塔莎·歐里希
如何使你下屬團隊的員工在工作中保持最大的能量?當你深陷我朋友達納·鮑勒稱為的“大量繁雜的細枝末節(jié)”的工作中時,不可能以最好的狀態(tài)來思考問題。
來自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專門研究了在完成需要精確度和專注力的任務時,定期讓員工得到休息可以產(chǎn)生的效果。研究人員要求參與實驗的學生記住幾組數(shù)字,然后讓他們完成一項需要關注細節(jié)的枯燥任務。研究人員向其中一組學生出示了一次數(shù)字,然后要求他們用40分鐘時間完成那項枯燥的任務。對另一組學生,則在學生們專注地完成枯燥任務的40分鐘期間,隔一段時間便向?qū)W生出示一次那些數(shù)字,一共出示三次,你可以把出示數(shù)字的時候視為“暫?!?,因為在那個時候,學生可以在幾分鐘時間,將他們的注意力從枯燥的任務轉(zhuǎn)到數(shù)字上來。這次研究的結(jié)果引人關注,那組獲得了“暫?!钡膶W生,不但完成任務的總時間要少一些,同時,他們在完成同樣工作量的任務時,精力也更充沛一些。
建議你的團隊員工每工作一小時便暫停一下,哪怕只休息1 分鐘。即使當他們正在完成那些需要格外專注的項目時,也要這樣做,比如撰寫提案或制訂預算。鼓勵他們起身做一下伸展運動、望一望窗外,或者看一看他們的微信朋友圈(但愿他們不會這樣)。我曾為這樣一位老板工作過,他在工作的間隙會走出辦公室,打一會趣味高爾夫球。我本人在完成一個乏味煩人的項目或者撰寫一份枯燥的報告時,過一段時間便讓自己的大腦休息幾分鐘,等到再坐下來時,思維又活躍起來。
除了白天的工作時間讓員工暫停,也可以把晚上和周末當成絕佳的暫停機會?,F(xiàn)代社會的職場,幾乎都希望員工能夠全天候地不離開工作。蘋果手機、黑莓手機、筆記本電腦、電視電話會議、網(wǎng)絡會議等,目的全都是幫助我們更加高效地工作,但這些工具,已經(jīng)變成了束縛我們的繩索。在跨國公司里更是如此。我最近和一位領導者交談時,她告訴我,她的一天是從早晨6點在中東的辦公室開始,到晚上10點接到亞洲客戶打來的電話而結(jié)束。這根本沒辦法生活,長久這樣會讓人身心疲憊。
我丈夫經(jīng)常告訴我,我就是那種自作自受的人。我經(jīng)常在晚上11點的時候回復客戶的電子郵件,于是,客戶以為我將來也同樣會在這么晚的時候回復郵件。如果我等到第二天的時候才回復客戶的郵件,我可以讓他們不至于對我形成不正確的期望,以為我總是利用晚上的時間回復郵件。此外,即使第二天回復,客戶也依然覺得我的回復很及時。
寄希望員工能夠持續(xù)不斷地投身于工作,是危險的。和我合作過的一位領導者曾加入一家發(fā)展勢頭迅猛的初創(chuàng)公司。一到那里,老板告訴他,他得買一臺黑莓手機,并且時時刻刻都帶著。起初,那位仁兄以為這臺手機是緊急情況下聯(lián)系他的時候才用的。很快,他天真的想法被現(xiàn)實無情地粉碎了。
一個星期六的上午,公司的一位創(chuàng)始人給高級領導團隊發(fā)送了一封電子郵件,而到那天下午5點時,有30多條回復要處理。他很快了解到,這家公司并沒有嚴格的上班和下班時間之分。他痛苦地向朋友們訴說,當他們幾個在酒吧里喝一杯,晚上10點走出酒吧的大門時,他還要收發(fā)電子郵件。到最后,他的朋友和妻子都忍無可忍了。
在幾個月的時間里,這位領導者開始變得習以為常了,他重新定義了他對“常規(guī)回復時間”的定義。不經(jīng)意間,他開始期望自己的下屬團隊也達到他為自己設定的標準,不論什么時間,只要一接到他的郵件,就得馬上回復。這是一種可怕的多米諾效應。最后,他明智地離開了那家公司,到另一家公司謀職才回歸正常的個人生活。
想一想。如果你在星期六的時候想到了一個絕妙的點子,并且把它用郵件發(fā)給你的團隊員工,他們可能會怎樣響應?如果你的老板在周末時給你發(fā)了電子郵件,而你是一名盡職盡責的員工,那么,你覺得自己必須馬上回復老板,對不對?我看到領導者經(jīng)常這樣做:當他們頭腦里冒出了一個絕妙點子時,他們只是想把郵件寫出來,并不指望員工馬上回復,只要能在工作日的時候回復就行。但是,收到那封郵件的員工可能覺得他們必須馬上回復老板的郵件。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我并不是說當你和你的團隊遇到緊急情況時也不回復,但是,讓員工在休息時間也回復你的郵件,應當只是期望,不應成為規(guī)則。
為了保證你允許下屬團隊的員工在工作日期間有足夠的暫停時間,密切關注你正在營造的“回復郵件”的文化。直接并經(jīng)常地告訴你的下屬團隊:“除非我事先告訴你們某件事情十分重要,否則的話,在八小時以外的時間里,你們不必馬上回復我的郵件?!被蛘?,你可以把周末和晚上寫出的郵件先保存為草稿,或者將電子郵件設定在工作日的時間再發(f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