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206-01
眾所周知,美術在高中教學中的尷尬,不能不開,但永遠會被忽視。相對來說,小學美術課還比較正常,課時多課外活動豐富,動手機會也多,尤其是教師為了參加各種評比,也肯動腦筋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學生也樂于上美術課,故美術教育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下得到落實。但到了初高中,“美術教育”直接變成了“沒數(shù)教育”,有的初中學生說初一之后就再沒見過美術老師,美術教育在初中干脆斷層。迫于中高考的壓力,美術課流于形式,美術課自然就處在了“爹不疼,娘不愛”尷尬境地,當然這都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的事。多說無益,以下是我自工作以來美術教學的體驗和感受。
剛畢業(yè)時,一股憨勁的老師和一群單純的學生在一起度過了很多瘋瘋癲癲的日子,雖然那時并不明確美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但一直都知道“教育一個人,影響幾代人”的嚴重性,所以在美術課堂上不遺余力的影響著可以影響幾代人的源頭。從事美術教學的同仁都知道,山東省的美術教材更新了三次,基本上是三年一變的趨勢,隨著教材的革新,我的教學思路越來越清晰,由最初的滿堂灌,到美術課堂高考做主,再到美術課堂學生做主的局面。按說,只要自己喜歡講,學生也喜歡聽,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但總感覺缺少點什么,除了知道最初那如火一般的熱情沒那么高漲了,怎么還有一種找不著北的感覺呢?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是學生綜合素質的表現(xiàn),而現(xiàn)在的教學“智”字當頭,有點對應“一白遮百丑”的評價標準。作為本該和“智”字培養(yǎng)同等地位的美術老師一直只能享受后勤的待遇。但是,山東教育史冊永遠不會忘記曾經有這么一個名詞“基本能力”。不錯,在2007—2013年高考中設基本能力,考察科目是音樂、體育、美術、勞技、微機,看到沒?美術!雖然幾個學科加起來才60分,但是,美術榜上有名了,相信那幾年的“基本能力”教師都有一種“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感覺。我可以理直氣壯地走進教室里跟學生說:這節(jié)課上美術!加入高考的隊伍,雖然地位提升了,美術教師的春天到了,但是卻距離美育的目標越來越遠了,什么是美育?美育的任務: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感受美、鑒賞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而基本能力的美術教學,無非是把這是誰的作品?作品有何特點?它是什么風格的?它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及社會貢獻是什么?通通強加給學生,讓他們在掰爛揉碎了再重塑的綜合題目中找尋音樂、體育、美術、勞技、微機相關知識的影子。就像趙麗蓉老師的小品:探戈就是趟著走,三步一回頭,五步一招手,然后你再趟啊趟著走。高考只考口訣不論你真會與否。取消基本能力考試后有人總結:什么叫基本能力?就是基本沒能力。接下來老師們又被打回原形。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在找尋自己的定位,“別拿豆包不當干糧”,豆包是不是干糧?自己心里得有數(shù),所以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一直都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yè)操守。曾經在山東省高中教師遠程研修中,全省美術教師針對未來美術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展開了在線研討,結果是一切以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美術教學才是正道。所以,我從一開始對美術教學的盲目熱情,到只為高考那3-8分,再到一步步對美術教學的逐漸清醒,才真正明白美育的真正內涵。
從2011年以來,我開始確立自己的美術教學思路:以學生為主,在寓教于樂中讓學生從審美和創(chuàng)美的角度學會做人和做事。擺脫功利的束縛,擺正教與學的關系,還原教育本真,不讓教學流于形式。在高一年級我把所有班級化整為零,將學生按男女生分組,采用PK的形式讓他們將美術鑒賞從古至今、同類作品不同畫家,同一畫家不同作品,以橫向縱向形式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挖掘美術作品的內涵和魅力所在。在學期末舉辦美術鑒賞學生作品展。學校開展學生評教,美術課是榮評最多的“學生最喜歡的一節(jié)課”。高二年級,根據(jù)模塊教學的要求開設《裝飾畫》(杜海俠),雖然學生對美術課的熱情比高一略減,但并不影響期末畫展的質量,當學生們高興地圍著展板觀看自己的作品,那種滿足與自豪,一切都值了。雖然平時在課并非100%的學生都會參與學習,但我會全力以赴的讓所有學生盡可能的關注課堂,所以在我的威逼利誘下,這些可愛的學生就這樣被學習了??臻e時間學生與我聊QQ:老師,我覺得你不當班主任真是太可惜了。我問:為什么?他說:因為除了美術,我們一致認為你做我思想工作比班主任多多了。是的,這就是我教美術的法寶:上兵伐謀,攻心為上,只要攻下學生厭學的心理防線,所有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讓他們卸下心防,心甘情愿的跟著你走,只有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要學習了,他們才是學習的主人,才真正體現(xiàn)了教學以學生學為主,教師教為輔的教學思路。
隨著教育改革的步伐,未來的美術教學將會在更寬泛的教學平臺和更人性化更符合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的評價標準下有效開展,前途一片光明。
美術教育,且行且珍惜,美術教學,踐行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