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存 盧啟奇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運動訓練觀察法、檢測法、對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上林縣中學2014年度28名體育考生考前集中訓練,通過對運動心率、血乳酸、尿常規(guī)三個生理生化指標的測試并分析,為提高體育考生科學訓練提供一定的具有參考價值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體育考生;訓練;生理;生化;指標
中圖分類號:Q59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5)06-0286-01
廣西體育高考每年在3月中下旬進行,考試項目有100米、800米、立定跳遠和雙手后拋實心球四個項目??荚嚽暗囊粋€月的時間里是集訓強化訓練月。在集訓期間訓練方法的設計以圍繞提高考生個體能力,以考生達到最終競技目標所需要的機能和運動素質,為提高運動成績發(fā)揮最終的綜合作用。所以,對考生進行醫(yī)務監(jiān)督是必要的,為此,本研究篩選了運動心率、血乳酸、尿常規(guī)與運動訓練密切相關的三個生理生化指標進行測試并分析。為基層體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廣西上林縣中學2014年度全體體育考生共28名,全部為男生,平均年齡(18.1±1.4)歲,平均身高(179.68±3.54)厘米。
1.2研究方法
1.2.1測試指標:運動心率、血乳酸、尿常規(guī)。
1.2.2測試儀器:心率表(芬蘭)、YSI-1500血乳酸分析儀(美國)、MA-4210尿液分析儀(北京)。
1.2.3運用方法:在集訓期間通過查閱文獻資料、集中座談、訓練觀察、檢驗測試、對比分析對全體體育考生進行醫(yī)務監(jiān)督。調整訓練計劃,消除機體疲勞。
1.2.4統(tǒng)計分析:應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所有測試指標以±s表示,配對t檢驗。P<0.05為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為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
2.結果與分析
2.1運動心率測試分析(表1)
運動心率對判斷運動疲勞是比較常用和直觀的指標,體育考生課時訓練從表1來分析;安靜心率68.6±4.8次/分到訓練后即刻心率190.4±5.1次/分及第二天清晨心率80.6±3.5次/分,研究顯示;運動訓練時,如果第二天清晨心率脈搏的正常變化幅度每分鐘超過10次以上,說明運動量過大,機體過于疲勞。表1中第二天清晨心率80.6±3.5次/分與安靜心率68.6±4.8多出12次,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此次課時訓練強度過大,容易對考生造成機體疲勞,應及時調整。
2.2血乳酸測試分析(表2)
在進行體育運動時,由于腎臟的小動脈血管收縮,腎臟血液供應減少,造成腎臟的氧供應不足,腎細胞機能下降,因而使腎小體濾過膜的通透性增大,蛋白質就很容易從腎小體的濾過膜透過去,于是尿液里就出現(xiàn)了蛋白質。這樣由于體育運動而出現(xiàn)的尿蛋白,叫做運動性尿蛋白。由此可看出尿蛋白變化與運動量,運動強度,負荷時間的長短密切相關。從表3所測試數(shù)據(jù)表明,本次課訓練后30min,尿蛋白出現(xiàn)到急劇上升,考生們的尿蛋白呈陽性,尿蛋白平均數(shù)為3.14±0.64,通過一個晚上的休息第二天清晨蛋白平均數(shù)為1.25±0.74,認為此次訓練訓練運動量、運動強度過大,通過休息也難以恢復。
3.結論
運動訓練時,運動心率、血乳酸、尿蛋白是評價訓練疲勞的常用指標,從上面所測試結果表明;體育考生在集訓期間,教練員為了提高考生運動成績,加大訓練強度,使考生機體產(chǎn)生疲勞,如果運動疲勞得不及時恢復將會影響考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在集訓期間更要加強醫(yī)務監(jiān)督,注意監(jiān)測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及時調整訓練計劃,促進疲勞的恢復。
(作者單位:廣西上林縣中學)
基金項目:2013年度南寧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課題編號:2013C502)
參考文獻:
[1]石儉,陳鳳珍.對我校龍舟運動員賽前訓練的生理生化監(jiān)控[J].大家,2012,(2):340
[2]體育學院通用教材.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9,
[3]張?zhí)N琨,丁樹哲.運動生物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