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一、背景闡述
時下在一線教師中常會聽到“現在的孩子批評不得,說輕了,他比你還會自我諷嘲,根本不疼不癢。說重了,要么頂撞,要么自縊;”2010年12月11日,藍田縣普化鎮(zhèn)初級中學初二女生疑因被老師批評成績不好在家喝了農藥,用極端方式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2013年1月27日,P縣某重點高中高二學生余某從校園一高樓上墜下,后經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據說是看課外書被老師批評,受了刺激。孩子認為老師嚴重地傷害了他的自尊……一個接一個的教育悲劇,讓我們不得不思考:一方面,我們的學生怎么了,如此的稚氣“另類”、脆弱,動不動就選擇極端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我們的教師除了批評懲罰,難道就沒有其它“招數”了嗎?近日詳讀了一篇標題為《寬容“另類”尊重“叛逆”》的文章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釋懷。
對于這些老師眼中“另類”“叛逆”的學生,寬容和尊重更能使他們干涸的“心”生根發(fā)芽……
二、情景描述
1.“另類”“叛逆”的“阿斗”
一提“阿斗”在我們班學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阿斗”是我們班同學給“小C”起的一個綽號,小C何許人也?小C,性格內向,但行為散漫,無心向學,上課不認真聽講,家庭作業(yè)更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隨便涂了點交上來……面對這樣一個“大錯三六九,小錯天天有”“另類”“叛逆”的學生,我曾大動肝火,嚴厲地批評。而他就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樣子,前腳剛接受批評,后腳馬上“原形畢露”,因此同學們給他起了一個綽號“扶不起的阿斗”。
小C來自一個普通的家庭,爸爸騎三輪養(yǎng)活全家,媽媽待業(yè)在家,因為文化程度不高又望子成龍,爸爸的教育方式粗暴而簡單,動不動就以武力來解決問題,用他爸爸一句話“他皮厚實著呢”,“原來這個孩子已經被大人訓斥慣了。對他來說老師慣常的批評只是“隔靴捎癢”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毫無作用…….
2.重罰不服的“阿斗”
一天中午剛吃完午飯,我正在辦公室里批作業(yè),一個女同學氣喘吁吁地跑來告訴我“小C剃光頭了,教室里炸鍋了”當我將信將疑來到教室時,只見教室里“一道亮光”閃過。一大群女生圍著小C七嘴八舌,頓時覺得“五雷轟頂”,小C怎么又“犯事”了,一股無名火串上來。一頓“電閃雷鳴”之后,“一言不發(fā)”的小C被我請送回家了…。后來,我無意中聽到他跟同學說了這樣一句話:他以為他是誰,回就回,我才不怕。由此看來,“水潑不進,槍打不進”的小C,連我的百試不爽的法寶“請回家“都沒能鎮(zhèn)住他,重罰下甚至還不服,我也無解了……
3.另辟蹊徑:寬容和尊重
幾天后,小C回到學校,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眼含恐懼,顯然小C為這次“離經叛道”的行為再一次付出了“應有”的懲罰。本來我還想加把柴火,把這把“教育的火”再燃燒的更旺一點,然而看著小C臉上從未有過的恐懼?!爱吘惯€是孩子?!边€是再給他一次機會吧!
一頭光頭的小C成了同學們課余的“調劑品”。學生們以此為樂,然而此時小C不干了,有一次差點跟一男生打起來了,還好我及時制止了他,杜絕了“打架”事件的發(fā)生。低下頭當他跟我回辦公室等著挨批時,我卻神情泰然地對他說:“你還是孩子,偶爾犯錯誤是很正常的事。但打架對不對?不用我說,你自己想一想。老師送你一頂我“精心準備”的帽子,希望你“從頭”重新開始?!迸牧伺囊荒樸等坏男的肩膀,我把他送回了教室。
放學后,小C“主動”到辦公室找我,臉帶慚愧狀,輕聲說到:“老師我會從頭開始,相信我”。小C說話的狀態(tài)有點不一樣哦……
4.寬容、尊重比“懲罰”有力量
小C變了,上課時總是挺直地坐著,認真聽講,回答問題的次數也多了,學習成績明顯提高,期中考試從班級倒數進步到班級三十四名,期末考更是青云直上到了十四名。扶不起的“阿斗”一去不返了。后來,不經意中聽到他跟同學說了這樣一句話:“其實,我根本不怕父母和老師打我罵我,反正我經常挨打罵,習慣了。但他們要是一夸獎我,一信任我,我心理就不安了,總不能讓別人看我是名實不符呀,起碼要對得起老師和父母的信任才是。”聽到這,我打心底笑了……
同時也令現在的我心有余悸的是假如我當時加了那把“火”…只能說寬容有時比懲罰更有力量。
三、反思與心得
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睂捜菔且环N沁人心脾的美,她讓人如沐春風;寬容是一種溫柔的力量,她可以叩開人的心扉;寬容是一粒愛的種子,她會在學生心中萌芽。
初中生,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變。生理上在變,心理上也在變。這個時候,老師常常會發(fā)現個別學生難管教;家長也會抱怨孩子越來越任性。這種與常理背道而馳,以反常心理狀態(tài)來顯示自己高明、非凡的行為,往往來自于逆反心理。目前,逆反心理是中學生中存在較為普遍的一種心理現象,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當教師與這樣的學生發(fā)生“沖突”時,我們應該選擇寬容,用豁達的情懷去對待學生稚氣的“另類”,用愛的語言去處理學生成長的“叛逆”。對學生寬容就是給他期待,給他機會。當教師不再是以強制和粗暴的方法使學生走向成熟時,教育將不再是蒼白的。內心反省的自尊和自制,將促使學生走上一條健全的自我發(fā)展之路。對可塑性和自尊心極強的學生來說,寬容是一種極富有魅力的教育方法,是對學生成長權利的一種尊重,是對學生擁有反省改正的機會的一種認可。它的教育力量往往超出我們的想象。許多事實證明:寬容有時比懲罰更有力量。學會寬容,于人于己都有益處,對人寬容是一種修養(yǎng),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美德;而對學生寬容不僅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教育,是一種勝過懲罰的教育,它可以讓一顆顆愧疚的心靠近你。
(作者單位:浙江省平陽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