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海英
文言文承載著璀璨的民族精神,積淀了優(yōu)秀的文化精髓。在對它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心靈能夠得以凈化,學生的氣質能夠得以提升,有助于青少年優(yōu)秀品質的培養(yǎng)??墒情L期以來,在中學文言文教學中,教師上課注重的是字詞句的理解積累,學生總是忙著記筆記,思考的時間少,更不要說欣賞感悟文言文的美了。有關的心理學研究表明:相比于普通事物,人們往往對美的事物的投入熱情更高,更愿意與美同行。由此可見,只有學生在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文言文的獨特魅力,與文言文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才能真正推動文言文學習的進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推動學生與文言文的完美碰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作為依托,根據(jù)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學習,進而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熱情。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對所學的文章進行聲情并茂的演繹,通過自身的演繹給學生提供一個美的體驗,促進他們在感受美的基礎上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在自己的內心對所學的文章有一個自己的見解。例如在《愛蓮說》的教學中,先請同學猜謎:“一個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襖,坐在綠船上”,再輔以荷花的美麗圖片展示,學生仿佛來到了荷香撲鼻的池塘邊,沉醉其中,學習興趣盎然;教《出師表》之時,教師可以選用部分與《出師表》相關的、富有一定審美的句子進行演繹,引導在享受美的過程中提高對這篇文章的學習熱情。如教師吟詠并解釋陸游的“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這樣做能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得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的情境。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初中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步驟,學生在文章的朗讀過程中,能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也能體會文言文的情感之美。相比于現(xiàn)代文,文言文讀起來更加朗朗上口,更具有一定的音律美。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文言文閱讀時,對語氣、節(jié)奏、斷句等要有一個科學的指導。在指導朗讀《木蘭詩》,可以用“情讀”展現(xiàn)當時人物之情和當時情景之情?!盃斈锫勁畞恚龉喾鰧?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親人歸來,激動萬分,所以這里的畫面就是流動組像的,速度是快的。爺娘顫巍巍地相扶著走到村口,雖步履老邁,但也是竭力走快;阿姊在打扮,心情急又想打扮得漂亮;小弟舉刀一點不猶豫,恨不得可以馬上將美味佳肴端至久別的阿姊面前。朗讀時語調上揚,語速稍快,語氣歡欣。學生通過朗讀,引發(fā)聯(lián)想,可以再現(xiàn)當時的情景。由此可見,引導學生多角度的朗讀,獲得美的體驗,也是優(yōu)化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措施。
中國的語言之美博大精深,而不同題材的文章,其語言美又存在較大的區(qū)別。文言文的語言之美在于其用詞之美、其修辭之美,在賞析其精彩語段的過程中,在感受它語言之美的同時,也要帶領學生深刻品味文章的深刻含義,引起學生對文章的無限想象。如《與朱元思書》中,寫富春江的山,先引導學生從形、色、聲的角度看山,“負勢競上”、“爭高直指”。用來形容山的高大,仿佛相掙脫大地的束縛,與藍天進行親密接觸一般,層巒迭嶂。極為壯觀。而如此壯觀的高山所包圍的幽谷,也宛如世外桃源一般美好,“泉水叮咚,百鳥和鳴”清澈的泉水緩緩流過,各種鳥兒競相比賽唱歌,好一派生機勃勃之感。作者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將這些景物進行細致描寫,能夠引發(fā)學生的無限想象。通過品位語言,學生們仿佛看到了一幅動與靜、聲與色、光與影巧妙結合,充滿生命力的山水圖,享受到了富春江兩岸的“山川之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不同文言文的特點,充分挖掘文言文的語言之美,通過賞析教材語段,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喜愛之情。
文言文是古代人們表現(xiàn)情感的重要形式,通常文言文中塑造的人物是作者的內心的真實寫照。因此,我們在教師學,要引導學生探討文言文中所出現(xiàn)的人物形象,引導學生感受這些人物的人格之美。例如:教學《陳涉世家》時,就要引導學生對陳勝、吳廣這兩個人物的形象進行細致剖析,剖析他們的語言特點、神情特點等等,進而感受他們兩人的人格魅力。《春望》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寫一片蕭條的景象,而詩人感時落淚,展現(xiàn)了杜甫憂國憂民、心懷社稷的形象。屈原的《離騷》再現(xiàn)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頭,不屈服,執(zhí)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蘇軾的《定風波》讓我們看到了詞人在風雨中拄著竹杖,穿著芒鞋,吟嘯徐行豪放灑脫的形象?!粋€個鮮活的形象,向我們展現(xiàn)出人格美的光華。在浩如煙海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中,人格之美對人的影響最為深遠。因此,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文言文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人格美的熏陶之下,樹立自身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結語:文言文的美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激發(fā)學生探尋文言文之美的欲望,進而提升他們對文言文的學習效率。本文論述了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之美的四點措施: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審美欲望;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情感之美;賞析精彩語段,品味語言之美以及探討人物形象,感受人格之美,希望這些方法能使我們的學生愛上文言,愛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
[1]丁莉娟,趙志日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席勒.審美教育書簡 [M].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