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蘭志勛
(1.廣元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四川 廣元 628017;2.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072)
△通訊作者
不同麻醉方式老年良性腫瘤患者術后肺部感染分析
張 莉1,蘭志勛2△
(1.廣元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四川 廣元 628017;2.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072)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式老年良性腫瘤術后肺部感染影響,為臨床選擇麻醉方式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實施上腹部開放手術的老年良性腫瘤患者84例,采用簡單隨機法分為全憑靜脈麻醉組(A組)、吸入麻醉組(B組)和硬膜外阻滯復合全麻組(C組),比較三組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率。結果 C組術后肺部感染率明顯低于A、B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 硬膜外阻滯復合全麻減少了丙泊酚與芬太尼的用量,在藥物消除代謝加快的情況下患者自主呼吸恢復較快(易蘇醒)有利于早期拔管,從而降低肺部感染率。
麻醉方式;老年良性腫瘤患者;術后肺部感染;臨床分析
伴隨老年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發(fā)生退行性改變且機體免疫防御功能降低,肺部感染成為老年患者上腹部手術并發(fā)癥中最為常見一種,可隨機引發(fā)患者機體多臟器功能的損傷,嚴重時導致死亡[1]。本文分析不同麻醉老年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發(fā)生情況,為臨床選擇最優(yōu)麻醉方式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84例患者中男52例,女32例;年齡60~78歲。排除明顯心肺肝腎疾病與麻醉禁忌證患者。采用簡單隨機法分配分為全憑靜脈麻醉組(A組)、吸入麻醉組(B組)和硬膜外阻滯復合全麻組(C組)各28例。三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全身狀況、基礎疾病、腫瘤情況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術前均禁食禁水,無術前用藥。入室后立即建立外周靜脈通道,連接監(jiān)護儀連續(xù)監(jiān)測生命體征(MAP、HR、SpO2、PETCO2)[2]。3組均采用靜脈麻醉誘導,通過面罩以6 L/min速度吸氧3 min去氮將SpO2穩(wěn)定達到98%以上。靜脈注射2 mg/kg丙泊酚、3 μg/kg芬太尼、0.05 mg/kg咪唑安定、0.1 mg/kg順式阿曲庫銨。在麻醉誘導充分時置入氣管插管,定位無誤后行間歇機械正壓通氣(IPPV),實施麻醉維持。術中當HR<50次/分鐘則單次注射阿托品0.5 mg;當MBP下降幅度超過基礎值20%則單次靜脈注射麻黃堿10 mg。待患者完全清醒、自主呼吸良好后,清除口腔分泌物,進行氣囊放氣拔除氣管導管。1.3 肺部感染診斷標準[3]①術后1~3 d咳嗽咳痰(痰量增加)呼吸道感染癥狀,發(fā)熱、體溫>38 ℃;②聽診肺部呈現(xiàn)病理性呼吸音改變,有啰音(干、濕性);③輔助檢查白細胞數(shù)量>11.0×109/L,嗜中性粒細胞增加,痰細菌培養(yǎng)結果呈陽性,X射線胸片顯示肺部出現(xiàn)炎性浸潤性病變(雙肺廣泛點片狀陰影)。
表1 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3.0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患者蘇醒時間、拔管時間比較 C組老年患者蘇醒時間、拔管時間明顯短于A、B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2.2 三組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發(fā)生率 術后肺部感染A組6例(21%);B組7例(25%);C組2例(7%)。C組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率明顯低于A、B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表2 三組蘇醒時間、拔管時間比較 (min)
*與A組比較,P< 0.05;a與B組比較,P< 0.05
老年患者作為“機體活力弱、功能儲備低”等生理功能逐漸發(fā)生著退行行改變的特殊群體,極易發(fā)生術后肺部感染這一并發(fā)癥[4]。在傳統(tǒng)上腹部開放手術中硬膜外麻醉因“操作困難、呼吸管理風險高、內(nèi)臟神經(jīng)抑制較弱”等劣勢逐步被氣管插管全麻所替代[5]。但國內(nèi)外相關文獻指出,氣管插管全麻的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率遠高于非插管患者,這是由于鼻道與口咽在氣管導管的作用下喪失了人體防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線的作用,全麻機械通氣過程中存在的“反常氣道壓力、高濃度吸氧”均會對人體產(chǎn)生不利影響?!盁o菌操作、機械通氣時間、氣管黏膜損傷”等均與術后肺部感染有著密切相關性[6]。硬膜外阻滯復合全麻減少了丙泊酚與芬太尼的用量,在藥物消除代謝加快的情況下患者自主呼吸恢復較快(易蘇醒)有利于早期拔管,從而降低肺部感染率[7]。而且我們的數(shù)據(jù)顯示,全憑靜脈麻醉組、吸入麻醉組及硬膜外阻滯復合全麻組的全身狀況、基礎疾病、手術方式、腫瘤大小及腫瘤類型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因此,幾乎可以排除麻醉方式以外的干擾因素的影響。對此,筆者認為臨床應依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麻醉方式,并通過嚴格的術前“麻醉機、麻醉器械”的消毒工作防范降低患者術后肺部感染問題的發(fā)生。
[1] 萬福紅,張瑋,梁寧.麻醉機通氣系統(tǒng)污染與全麻術后患者的肺部感染[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3:166-168.
[2] 魏利娟,許波,賈可源.老年患者腹部手術與麻醉相關肺部感染病原學分析與控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4:187-189.
[3] 辛學東,于建設.全憑靜脈麻醉和復合硬膜外阻滯全麻對術后肺部感染免疫功能的影響研究[J].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4:345-347.
[4] 鄧銳.老年人肺部感染誘發(fā)多器官功能不全35例分析[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1,8(3):131-132.
[5] 張華.不同麻醉方法對老年食管癌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4,6:167-169.
[6] 孟旭.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影響[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10:108-110.
[7] 呂紅杰,董麗娟,吳亞輝.全麻患者術后感染與麻醉相關因素的回歸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16:200-201.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nesthesia methods on the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benign tumor
ZHANG Li,LAN Zhi-xun
R614
B
1672-6170(2015)05-0221-02
2014-10-27;
201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