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斌
[摘要]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特定語言環(huán)境的支持。如何改變當下中學英語教學特別是農村中學英語教學語言環(huán)境不理想的狀況,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是值得教師去探索的。教師的課堂示范、課堂活動設置、開發(fā)校園課程資源都是有效辦法。
[關鍵詞]英語教學語言環(huán)境課堂示范課堂活動課程資源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130064
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掌握,都離不開特定語言環(huán)境的支持。否則,機械式習得的語言在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下就無法很好地運用。我們常說的“啞巴英語”就是例證。英語課程的學科性質強調“英語課程的學習,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這里的“實踐活動”就是要求英語學習不能脫離實際運用這個環(huán)節(jié),它既是知識獲取的有效途徑,又是知識學習的最終目的?!队⒄Z課程標準》中指出:“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空間?!边@里所強調的“相互交流的機會”和“表現(xiàn)自我的空間”無疑就是指學生學習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梢?,良好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所在。
然而,當下的中學英語教學特別是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語言環(huán)境極不理想。一方面,沒有外教這樣的“行家”親臨指導,更沒有英語語言交流的生活需要和語言土壤;另一方面,由于高考應試的功利化色彩,使得英語教學在語言的“麻雀式”解剖與應試題型訓練中幾乎喪失了其工具性功能,以至于英語教學的成效令人憂慮。即使是一些講得好的老師和學得好的學生,面對真正的英語環(huán)境都幾乎是失語的,既聽不懂,又不能流利交流。近年來,中學英語教學受到了人們的廣泛質疑,對于這種紙上談兵、高耗低效的英語教學,有識之士提出了降低學科權重的建議,已被教育部采納,有可能在今后的高考中降低英語分值。
不論怎樣,英語仍將是中學學科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目前的中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必須改進教學模式,才能使英語真正成為一種語言工具,走出“啞巴”英語的窘境。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是一種理想選擇。為此,英語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從教學需要出發(fā),積極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英語情境中得到真實的英語語言情感體驗,使英語的學習與運用得到良好結合。那么,在英語教學中如何為學生創(chuàng)造有效的語言環(huán)境呢?
一、教師的課堂示范是最有效的方法
長期以來,傳統(tǒng)語言教學模式對中學英語教學的影響根深蒂固,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往往會讓學生死記硬背大量的英語詞匯,機械講解一些英語句型,肢解教材中的語言篇章,強行灌輸英語語法知識,反復訓練應試題型,重讀、寫,輕聽、說,重知識要點講解,輕交際能力訓練,從而忽視了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結果是學生費盡千辛萬苦,也只會做題,而無法進行真實情境下的口語交流與語言交際,進而逐漸喪失了英語學習的興趣。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教師的課堂示范是最有效的方法。課堂上,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輔以實物展示、掛圖呈現(xiàn)、動作體語演示、簡筆畫勾勒等方式方法,充分展示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活動,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設置有趣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切身體驗
現(xiàn)行高中英語教材,內容大多選取各國的歷史人文、風俗地理、民族風情、文學藝術等,教師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富有趣味性、知識性、代表性的主流文化內容,采取對話、故事和情景劇等形式,引導學生在英語語境下相互交流、互動體驗,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實踐,主動獲取英語語言文化知識和信息,領悟英語的交際魅力。這樣,既能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增強學生的語言文化體驗,又能展現(xiàn)學生的個性,還能在這種成功的語言體驗中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做到學習與運用的有效契合。
三、開發(fā)利用校園課程資源來拓展學用渠道
大多數(shù)中學沒有外教老師,農村學校尤其如此,讓學生接觸真實、地道的英語是相當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下,要重視開發(fā)利用校園課程資源,拓展學生英語學習與運用的空間。一方面要加大投入,課堂引入多媒體網(wǎng)絡資源,創(chuàng)建開放課題,繼續(xù)堅持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錄音錄像帶的課堂使用,運用影視文化教學光碟,為學生開展語言互動交流提供舞臺;另一方面要拓展豐富多彩的課堂內外活動,讓學生參與英語實踐活動,比如,建立學校英語之角、為校園花草樹木標注英文名稱、開展校園英語演講比賽、進行課堂英語看圖說話、開展英文游戲活動、講述英語小故事或童話,等等。這樣,既豐富了課堂形式,拓展了課外渠道,又實現(xiàn)了學習與運用的有效結合。
總之,語言是人們社會交際的工具,沒有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情境,語言就喪失了存在的意義。正如布魯姆所說:“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chuàng)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敝袑W英語教學中的語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有很多途徑,絕不僅僅局限于以上幾點,只要我們大膽探索,努力實踐,中學英語教學中缺乏語言環(huán)境的窘境就會得到有效改觀。
(責任編輯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