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虹
興趣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它能喚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持久熱情,激勵學生,使其不斷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教師的教學理念要科學,要有不斷的創(chuàng)新。那么,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呢?圍繞這個問題我們學科小組進行了探究,這是我們在實踐教學探究后的幾點體會:
一、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口語文化素養(yǎng),用地道、純正的英語口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踐證明:學生對優(yōu)美的語音、語調特別感興趣,學生喜歡仿效。久而久之,通過耳濡目染,學生就會愛上英語課。同時,課堂上的語速要適中。從開始學英語起,教師就應該教給學生運用連續(xù)、不完全爆破等語言技巧。總之,這樣一來,學生對英語教師也會敬佩不已,于是他們便會親其師而信其道。
二、充分研究教材,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增加趣味性
1.溝通師生情感,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課堂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過程,學生對教師的喜愛程度直接關系到對這個教師所教學科的興趣。不同學生對感情的要求不同,比如,有的學生能自主地激發(fā)學習動機,有的需要他人的鼓勵和安慰,有的則希望能隨時得到教師的幫助與指導。不同的學生對社會的要求不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跑則跑,能走則走?!碧貏e對基礎較差的學生,要在日常的教學中降低對他們的要求。給他們多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有了成功,就有了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多有情感的付出,才能使你的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設計課堂活動的目的主要在于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活動之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是因為學生在積極參與語言活動中完成了任務,并掌握了語言知識與技能,獲得了用英語做事情的成就感。從而使學英語的好奇心和對英語的喜好轉化為持久的、穩(wěn)定的學習興趣。最終成為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另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盡可能地多創(chuàng)設各種有助于教學的情景,從而喚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比如,課前播放英語歌曲(結合本節(jié)課的實際教學)調節(jié)課堂氣氛。
3.實施靈活的教學方法,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通過變化課堂教學形式來組織課堂教學,教師要用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法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主題討論、游戲表演、朗讀競賽、值日生報告、佳作欣賞、模仿改編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通過變化練習渠道來組織課堂教學。聽、說、讀、寫不僅是英語教學的內容,同時還是學習英語的方法。因此,教師要從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方式的練習渠道,通過聽力練習、提問練習、對話練習、表達練習等,使課堂練習與練習手段相互作用。
(3)通過教學手段來組織課堂教學,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把每一堂課上得生動有趣是重要的,在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靈活采用各種教學手段相結合或交叉結合的教學方法。例如,運用直觀教學用具——多媒體技術,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巧設問題,激發(fā)情趣
新課標下的中學英語教材是集思想性、科學性與實效性于一體的好教材。每個模塊下分若干個部分,而每一部分又分若干主題,這些主題涉及中外文化習俗、世界文人傳記、飲食習慣、環(huán)境保護及日常生活習慣等。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目標來設計問題,讓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進來,努力讓學習的過程充滿探究的氣氛。
總之,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事物或者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好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提高,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以及發(fā)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