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吉林
學校布局調整后,我校成了一所農村寄宿制九年一貫制學校,現(xiàn)有18個教學班,每班38人左右,由于教師編制相對緊張,在新課改背景下,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根本轉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成為工作在教學一線教師的第一要務。本學期,我?guī)迥昙壱粋€班語文課程兼班主任,就如何盤活“師友”小組建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合理組建“師友”組,管理化“大”為“小”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它的組建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我班有39名學生,其中男生20人,女生19人,根據(jù)性別、學生成績、個性特點、守紀狀況等方面建立相對穩(wěn)定的3人組13個,保證組內各成員之間的差異性和互補性,保證教學過程中組內成員的主動參與和互相合作。
我們的“師友”三人組,由一個“小師傅”,兩名“小學友”組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組組有計劃、有目標、有組名、有實施過程,是教學個體上的“三人行”,又是集體學習的戰(zhàn)斗機群。
二、盤活“師友”組,做學習的主人
組內成員確定后,明確職責和分工,根據(jù)組內學生的相對特長,進行合理分工,如,作文水平高、文筆優(yōu)美者的學生充當“記錄員”,對小組學習結果進行文字加工;膽子大些、語言組織能力強、表達條理清晰的學生當“匯報員”,對小組學習結果向外發(fā)布信息,并隨時解答別人提出的疑問;動手操作能力強些的學生當“操作員”;嚴于律己的學生擔任小組紀律監(jiān)督員的職務,隨時提醒在小組討論過程中隨意講題外話或做其他與討論無關行為的學生;繪畫特長者充任小組美工工作,為展示小組的學習結果進行美化加工,以期圖文并茂一目了然?!皫熡选苯M中“小師傅”負責本組成員的時間把握,上課認真聽講,守紀律、按時完成作業(yè),組內討論、背書、日記等方面,組內學友有問題及時向師友匯報、請教,有困難或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小組共同討論、共同解決。
三、科學量化“師友”組,提高競爭力
只有明確了目標,小“師友”組在學習上才會有的放矢。我為“師友”組合作學習設定了一個量化統(tǒng)計表,通過五個方面,ABCD四個等級來反映學生合作的狀態(tài)。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評比打分:
1.紀律方面。能遵守學校紀律,遵守班級紀律,記A等次,根據(jù)組員當天當堂記錄,來評定等次。A為100分,B為85分,C為70分,D為60分及以下,依此記入總分。
2.課堂上。上課專心聽講,能積極發(fā)言,小組討論熱烈,在組內和班級展示效果好,活動有活力。
3.作業(yè)的完成情況。針對當天的語文練習、練習冊、作文等,能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教師及時給予評分,把組內3個人的分數(shù)相加,得出平均分,記入總分。
4.寫好周周轉日記。通過自評自改到小組互評互改,選出組內優(yōu)勝者,把“杰作”在班級文化櫥窗展出,對優(yōu)勝者給予獎勵,并記入量化考核表。
考試量化??荚囀菣z測的一把尺子,針對期中、期末考試,考后進行細致的分析,算出組內總分,評出優(yōu)勝者組,樹立榜樣,激勵共同提高。
四、轉變教師角色,深入小組合作指導
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理念是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合作伙伴、引領者、組織者,教師要及時參與到合作小組中去,和學生共同探討、交流,適時點撥、引導,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shù),為進一步開展全班交流做準備。一是多給學生幫助;二是要了解學生的想法;三是要鼓勵不同的觀點;四是要適時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五是要多給予激勵。
總之,實驗證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不但有利于發(fā)揮集體的智慧,解決學生個體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合作交往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促進學生主動性的發(fā)展,為打造有效課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