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珠妹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二十一世紀創(chuàng)新人才是教師的重要任務,而更新教育觀念,大膽創(chuàng)新是投身于教育改革的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構建新型的育人模式是現代教育研究的重大課題。
一、用心靈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把教師凌駕于學生之上,教師對學生缺乏尊重、信任和理解,而學生是有理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個體,現代教育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以人為本”,研究新型的師生交往策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不僅要給學生母親般的和風細雨,父親般的風雨電閃,更應給他們朋友般的關愛與人格的渲染。
1.用真實的情感滋潤學生的心田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說過這樣一段話:“從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學生中間,我的手牽著他們的手,我的眼睛注視著他們的眼睛。我隨著他們流淚而流淚,我隨著他們微笑而微笑?!边@種天然的、純真的情感,與任何利益無關,與權利、責任、義務等通通無關,它是無緣無故的,它是教師天性的一部分,有了這份情感,教師的愛就有了基礎,師生心里就有了共鳴,教師的奉獻就有了可能。
我常跟學生說的一句話就是:“學校是我們共同的家,老師是你們中的一員?!睘榱巳谌脒@個溫馨的大集體,作為校長,我常常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比如,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遇到學生問些關于他們生活、學習的小事,這時我覺得自己和學生的感情融為一體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術的頂峰——即師生間心靈交往的和諧境界?!?/p>
2.理性是師愛的最高境界
教師要尊重學生、了解學生、理解學生、引導學生,這才是教師在愛學生這一基礎上的發(fā)展方向,初中生逐步走向獨立,理性的愛意味著尊重。教師要盡量使自己具備“學生的心靈”——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理性的愛,就是要讓學生在自主發(fā)展的空間里馳騁,教師只做一縷和煦的陽光。
二、遵循教育規(guī)律,構建“三園”教育管理模式
我校位于城關仙樓山東側,是一所寄宿制學校,寄宿生占學生總數的80%。針對學校的特點,我們創(chuàng)建了“學生抓、學生管”的獨特管理方式。
1.完善學生會自主管理機制
學生會是學生“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自治組織,在一定職權范圍內的學校下設機構,是溝通學校與學生的橋梁和紐帶,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窗口。學生會干部隊伍是學校教育、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就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生會干部隊伍的建設。我校充分利用學生會,在原有自我管理體制上,進一步依托學生會建立“一會三樂園”管理框架,即在學生會內部分設“衛(wèi)生樂園”“安全紀律樂園”“宣傳教育
樂園”。
衛(wèi)生樂園下設兩支督導隊,一支負責宿舍、廚房、餐廳衛(wèi)生,一支負責教室、包干區(qū)衛(wèi)生,主要職責是安排、檢查、督促、評比量化教室、包干區(qū)、餐廳、宿舍和校園周邊環(huán)境的衛(wèi)生,發(fā)現問題有權責令相關者及時整改,抓好打掃衛(wèi)生后的保潔工作,建立了“衛(wèi)生評比細則”“保潔制度”。
安全紀律樂園下設四支督導隊,1隊負責晚自修紀律,每晚每班由兩位隊員坐在講臺旁維持、評比班級紀律,評分細則做到寬嚴一致,要具體而又有可操作性,隊員由學生會成員每月循環(huán)輪換。
2隊負責校園課后安全紀律,查禁賭博、破壞公物、打架斗毆、折損花草樹木、攀爬圍墻等違紀行為。3隊負責生活紀律、蒸取飯紀律、餐廳就餐紀律、就寢紀律,杜絕不按秩序排隊、鬧糾紛、浪費食品等違紀現象,杜絕不按時就寢、影響他人休息現象的發(fā)生。4隊負責兩操紀律(排隊要快齊靜、準時出勤、認真做操)評比。建立了“寄宿生活動管理制度”“公物保護制度”“學生考勤制度”“兩操評比細則
制度”。
為確?!耙粫龢穲@”架構的正常運轉,采取兩條措施:(1)每天有一位值日行政對學生會工作進行評比指導;(2)采用激勵機
制,每學期對學生會工作進行兩次總結表彰。通過量化學生會干部工作,激勵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制訂了“學生會自我管理方案”“學生會工作考評獎勵方案”,用以對學生會干部進行考評與獎勵。注重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相結合的方法,提高學生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保障學生會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此外,對于學生會干部在管理中出現的各種管理問題,指導教師要進行冷靜客觀地分析,決不輕易予以肯定或否定。如果遇到學生會干部解決不了的問題,指導教師立即出面處理,堅決支持學生會干部的正確工作,為學生會干部承擔一切因指導失誤而出現的過失。為學生干部提供了發(fā)現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自我的舞臺,提供了管理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自我的良好外部條件。
在政教處、團委及生管保衛(wèi)教師的引導下,通過“一會三樂園”的自我管理模式,放手讓學生干部參與學校管理,形成了“三位一體”的自我管理模式,并獨立運作,獨自管理各種日常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學生在管理中提升了自身的各種能力,感嘆在這個管理樂園中其樂無窮。
2.在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集體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使他們的聰明才智得以發(fā)揮,特長得以展示,使他們的表現欲望得到滿足,同時,也為學生架起了橋梁,使他們由相識到相知、相容、相助,激發(fā)他們拼搏向上的勁頭,使他們的人格受到尊重,參與意識、主人翁精神大大加強。我校充分利用各種機會,積極舉辦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1)為搞好宿舍文化建設,提高宿舍的文化品位,把宿舍建成溫馨、團結、文化氛圍濃厚的“家”,在全校范圍內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文化進宿舍”藝術布置競賽活動。在活動中強調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自己喜歡的、有特色的宿舍,讓宿舍更人性化,有效改變以往生硬強迫的、容易造成師生對立的宿舍管理模式?;顒又袑W生閃爍出創(chuàng)意的火花,如,將寢室命名有“溫馨夢苑”“環(huán)保小屋”等。寢室內整潔清新,各類物品擺放齊整有序,寢室裝飾品都是學生自制的手工藝品、書法作品,富有美感,風格鮮明,展現出積極向上的健康情操,體現了當代鄉(xiāng)村中學生的風采,營造了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圍。學生在快樂的活動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形成良好生活習慣,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2)引導學生自主組織活動的開展,發(fā)揮學生會的獨立作用。學校的“認養(yǎng)樹”活動,先從理念上讓學生理會和接受它,然后以班為單位,落實到具體個人上。每個學生為樹取名字,每天去呵護它們,除除草、澆澆水,學生的勞動不僅美化了校園,還樹立了熱愛祖國、熱愛校園、熱愛環(huán)保的理念。
(3)讓學生自主開展系列主題播音活動。以班級為單位承包每天20分鐘播音時間的稿件,播放身邊軼事,展示學校、班級特色,樹新風揚正氣。同時,錄制教師寄語,讓學生聽到教師心底的聲音,感知教師心目中的他們,用真誠的溝通溫暖彼此的心靈,來構建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使每一個班級——這個校園內最基本的集體蓬勃發(fā)展。學生無不高興地說,我們學校就是一個大樂園。
堅持“以人為本”,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建立新型的育人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關鍵。我校在“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精神的引導下,積極探索適合我校自身特點的教育發(fā)展新路子,形成我校獨特的管理與育人模式,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參考文獻:
邱祖發(fā).高校教育管理現代化問題研究[J].學術論壇,2005(06).
?誗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