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課是對中學生系統(tǒng)進行公民思想品德教育的課程,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之一,它對中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指導作用,能夠培養(yǎng)中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可見,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課對中學生而言,至關重要。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教學
初中思想品德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是每一位授課教師有待研究解決的問題。下面就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特點及初中生的實際,談談自己的幾點拙見和做法。
一、在教學中應堅持把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必須是德才兼?zhèn)涞暮细袢瞬拧W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更不是無緣無故形成的,而是在各種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在他們的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
1.把愛國主義教育同革命人生觀的教育放在首位。在教學活動中,應經常給學生講述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讓他們懂得我們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知道中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依據(jù)學生的發(fā)展變化及豐富的情感等特點,對初中生實施思想品德教育。可以結合教材的內容向學生介紹祖國的大好河山、地方風俗習慣,讓學生走進生活中,去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從而使他們正確認識社會,認識生活,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對祖國、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根據(jù)思想品德課的知識特點,努力尋求提高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
1.通過教師設疑,指導學生讀書,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通過教師在教學中有意進行設疑,激起學生帶疑思考的行為。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能夠自己擬出閱讀提綱,在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重點,突破難點,增強學生的閱讀及理解能力。
2.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歸納整理,訓練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在歸納時針對課堂所學內容進行,逐步形成整體的知識結構。這樣就有利于學生對知識形成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
3.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生了解相關知識的基礎上,以鋪疑、質疑、解疑的方式引導學生去自主探究問題,探尋問題的答案,從而使學生最終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
4.引導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學習中,鍛煉學生的參與意識。在知識的學習中,倡導學生去找尋學習的準備材料,廣泛地收集知識、信息,較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5.指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思想品德課教學不局限在教室這個小空間,教師應帶領學生走向社會,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了解生活,能夠把所學知識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