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二仙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1-0092-01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達到閱讀教學的美感、語感、情感的和諧統(tǒng)一。朗讀在語文教學已成為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語文的學習過程已慢慢轉(zhuǎn)換為從“讀”到“悟”的過程了。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卻發(fā)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不少讀得不錯的同學在課堂上不愿舉手讀書,有的同學在眾人面前讀書時面紅耳赤,聲音放不開,還有的同學讀書時東張西望,有口無心......凡此種種,都說明學生對朗讀缺乏興趣。實踐證明,通過多種有效形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一、多種形式的對比朗讀
1.找出句子中的重音,進行比較朗讀
針對具體課文內(nèi)容中某些重點詞的理解,老師在必要的時候給學生范讀,并要求學生找出相應的重音,讓學生模仿老師的朗讀再進行對比朗讀。這樣,學生不但在朗讀時注意了這幾個詞的語氣重音,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語感,提高了學生對語言的領悟能力。
2.改變句型進行對比朗讀
課文中總有一些類型比較特別的句子,如感嘆句、反問句等,對這些句子改變句型進行比較朗讀,既能使學生讀出這些句子的特點,又有助于他們領悟到作者的情感。如《獅子和鹿》中的“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一句,教師可先將它先轉(zhuǎn)換為陳述句,再讓學生將反問句與陳述句對比朗讀,這樣學生就能在讀中尋求到對比的樂趣。
二、借助圖像看圖朗讀
低年級課文中,有許多與課文密切聯(lián)系的插圖,教師除了適時用插圖配合朗讀,還可以借助電教手段:如制作投影、多媒體課件等。這樣,既對學生進行看圖結合的訓練,也能收到良好的朗讀效果。
三、分角色朗讀
學生朗讀課文,意義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將無聲的文字符號,由視覺到思維經(jīng)過理解加工轉(zhuǎn)換成有聲語言來再現(xiàn)故事情節(jié),描繪景物,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讀不但能集中學生注意力,還能在活躍的氣氛中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如:《陶罐和鐵罐》一文中有兩個角色:陶罐、鐵罐。在指導朗讀時,我分為兩步,首先是分角色朗讀前的鋪墊,在分析課文時,讓學生歸納出陶罐和鐵罐的個性。陶罐——驕傲、傲慢、以貌取人、因別人的短處來譏笑、取笑、奚落別人;鐵罐——客氣、善良、理解他人、處處為別人著想、不斤斤計較。再返回到課文中和具體內(nèi)容一一對應,這一層次的鋪設在學生腦海中打下了兩個角色各具什么性格的深刻烙印,然后便進行分角色朗讀,先根據(jù)陶罐和鐵罐的個性,揣摩出讀兩者的話應用的語氣、語調(diào),并自己選擇好感興趣的角色進行朗讀,學生朗讀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從實質(zhì)上心領神會地讀出了對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做到了真正的形神一致。
四、利用身邊事物想象朗讀
情境的創(chuàng)設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想象,同時更有利于促使學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把學生一下子帶到課文的情境中,再啟迪想象,不僅能激起學生愉悅的情緒,還有利于引導學生準確把握文章深層的含義。如《我們的民族小學》這一課,在指導學生朗讀“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睍r體現(xiàn)了同學們朝氣蓬勃、團結友愛和來到校園后的快樂幸福的心情。再如教學《盤古開天地》中“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他發(fā)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東、南、西、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他的汗水,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一段時,先讓學生感受一下我們生活的大自然,而這一切都是由盤古的身體變化而成的。在這里我們就要體會,并能讀出盤古的這種獻身精神來。還能做到指著我們身邊的事物,能說說是由盤古身體的哪部分變化而成的。如此,就能使學生進入課文所描繪的境界,猶如身臨其境般。讀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景。
五、表演朗讀
低年級學生有很強的自我表現(xiàn)欲,在課堂上,教師應及時抓住時機,誘導他們進入角色。這樣,不僅可以使他們進入角色,表演課文中的內(nèi)容,加深對課文的了解,而且能啟迪他們的思維,發(fā)展他們的表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如在教學《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課時,讓學生進行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明白了為別人做自己能做的事、幫助比自己弱小的人是最快樂的,學生邊演邊說,再現(xiàn)了課文中的情景,同時在表演中又加入了自己的言行,這樣,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不但豐富了想象,深化了情感,而且也提高了朗讀水平,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又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受到了美的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