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平
【摘要】 通過參加國慶合唱節(jié)比賽,讓我對合唱團指揮有了非常全面深刻的認識。合唱指揮家是一個合唱團的靈魂人物,指揮的藝術性工作包含著自己對歌曲作品的深刻理解以及指揮整個合唱團演繹作品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過程。英語教學工作與合唱指揮的工作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如何將合唱指揮家的指揮功效巧妙地應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上來?為英語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如何讓教師從語言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zhuǎn)變?yōu)檎n堂教學的組織者、指揮家?讓英語課堂教學煥發(fā)出別樣的生機與活力。從這一角度去探索這一關聯(lián)研究,那么將對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產(chǎn)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 合唱團指揮家 課堂指揮 英語課堂教學 情感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5)02-021-02
在2009年的9月份,我加入了鎮(zhèn)的合唱團參加市的迎接國慶60周年的“歌唱祖國”合唱比賽,有幸受到了著名青年指揮家關序老師的指導。在關老師的指揮下合唱,讓我真正領悟到了一個優(yōu)秀指揮家的藝術魅力:他不僅對歌曲的音樂節(jié)奏、情感把握得恰到好處,對各個音部的問題能及時指出并加以修正,而且能指揮合唱隊員進入歌曲所要表達的藝術情感狀態(tài)。他指揮時的手勢時而舒緩、時而剛勁有力,他的眼神暗示,面部表情提示非常及時精準,我們的演唱極大的受到了他那強大的藝術感染力的熏陶,以致達到了一種非常愉悅的情感共鳴,受益頗豐。進而讓我對樂團指揮家的作用產(chǎn)生了深深的思考,也讓我聯(lián)想到這一樂團指揮的作用是否能轉(zhuǎn)移到我們的英語課堂上來?
合唱指揮家是一個合唱團的靈魂人物,指導整個合唱團的歌曲演唱,使多個聲部的演唱能夠成為一個整體。指揮家對合唱團的指揮也是音樂的一種詮釋和再創(chuàng)作,他的作用在于體現(xiàn)出自己對曲目的理解,將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和原創(chuàng)作者想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通過合唱團的演唱表達出來。好的指揮能迅速指出合唱隊的缺點并加以改進,指揮通過對整個合唱團的調(diào)整變化,使合唱團的演唱達到一個非常理想的狀態(tài)。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也是一個集體的“指揮”。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與這位“指揮”有著直接的密切關系。那么,通過研究樂團指揮的作用并應用于英語課堂教學就十分有必要了。在時下的英語課堂教學里,有些老師的課堂教學效果非常好,正是因為他們扮演好了“課堂指揮”這一角色,而有些老師的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其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沒有扮演好“課堂指揮”這一角色。
一、目前英語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當前英語學科教學中,很多老師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準備材料、組織教學活動,學生也積極參與了課堂教學活動。但是,很多學生的知識積累、技能提升仍停留在原地,較高地投入換來的是較低的教學效率。造成這種“高能低效”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以下這些現(xiàn)象能讓我們?nèi)缰笓]家般找到問題的原因。
現(xiàn)象之一:教師對教材沒有深入理解與取舍
很多老師只是原本的將課本內(nèi)容照搬進課堂,沒有結(jié)合中學新課程標準做出自己的教學前處理與取舍,課堂提問不結(jié)合課本與實際,造成學生的無序無效思維。通常提一些如 Yes or No,True or False? 等簡單的問題,沒有實際研究性。此種提問肯定是耗時低效的,學生也會在盲目回答里結(jié)束一節(jié)課的學習。
現(xiàn)象之二:教學手段過于依賴課件甚至濫用課件
現(xiàn)在很多學校每個課室都裝上了多媒體,使很多抽象的東西變得具體、形象、逼真,在視聽方面也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使教學產(chǎn)生動態(tài)效果。但也有些老師濫用多媒體課件,用大量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動畫簡單呈現(xiàn),學生似乎活躍、氛圍似乎熱烈,而教師卻沒有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思考,沒有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的效果。
現(xiàn)象之三:課堂教學節(jié)奏松散
具體表現(xiàn)為有的老師指令語不夠明確,學生不知道做什么;有的指令語太過啰嗦,學生活動的時間還沒布置任務的時間長。課堂節(jié)奏松散的另一方面是教師課堂調(diào)控能力不強導致課堂凌亂甚至失控。有時,學生對某些問題的討論時間遠遠超出了教師的設計;有時候?qū)W生對某些活動的操作出現(xiàn)困難,教師未能及時調(diào)控,致使教學環(huán)節(jié)被打亂,也浪費了時間。
現(xiàn)象之四:教師的課堂語言缺乏情感,沒有藝術感染力
很多教師上課時課堂用語從一節(jié)課開頭至結(jié)束都是使用一個平調(diào),沒有語言的抑揚頓挫,教學語言缺乏情感,不能有效調(diào)動課堂氣氛,課堂“指揮家”沒有發(fā)揮出相應的作用,因此也就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從而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
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要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是由多方面的要素決定的,如教師對教材的研究、對學生整體情況的把握以及教師在課堂上的個人魅力都會對教學效果產(chǎn)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1. 要充當好課堂指揮家的角色,先鉆研教學材料
(1)對教材的研究。
指揮家對歌曲和樂曲有著自己深刻的理解,那么教師研究教材則是展開教學的第一步。在上課之前,明確新課標里的各項具體目標,吃透教材,真正把握教材編寫意圖,抓住教學重點,找準活動的切入點,在此基礎上,才能確定教什么、怎樣教的問題。其次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把握語言的知識性與情感價值目標,結(jié)合英語國家的語言文化背景創(chuàng)造性的生成新教材、新活動。
針對人教版初一的教材
(2) 科學合理的利用好課件資源。
利用多媒體課件不能圖備課省時、簡單呈放,要有教學目的性。恰當合理的使用多媒體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情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進而增強學生對本課語言知識的理解、記憶效果。把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實踐性有效的結(jié)合起來,從而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
2. 熟知學生,把握好課堂
(1)在合唱之前,指揮家不是立即帶領隊員進入合唱狀態(tài),而是先練聲。以此推之,英語課堂教學也可以采取此種方式,給學生播放一些經(jīng)久傳唱的歐美英文歌曲或者節(jié)選的簡短電影對白,并讓學生跟唱或模仿,既能為下面的課堂起到預熱作用,還能提高學生的樂感與綜合素質(zhì)。
(2)指揮會把合唱隊員按他們的音質(zhì)特點分成高高、高低、低高、低低等不同的音部,這些音部的聲音融合到一起便匯聚成了一首動聽的合唱歌曲。在英語教學中則可以運用前蘇聯(lián)教育家維果斯基“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對學生實行分層遞進教學。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將全班學生分為4個層次:A、B1、B2、C。A層基礎較好的學生,約占25%;B層為中等生,約占50%,B1 接近A層但有可能滑向B2 層的學生組成;B2 層為接近B1 層又可能降至C層的學生組成,C層為學習困難生,大約占25%。這樣分層的目的:一方面,是表明分層不是為了給學生評定好中差,另一方面,是為了給各個層次學生的遞進留有階梯。分層不僅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生活習慣、先天因素、興趣愛好等等。采取師生協(xié)商分層。確定好學生學習目標層次后進行分組,根據(jù)英語課堂的需要采取合作小組活動的方式學習英語,不同層次的學生坐在一起,便于輔導,也便于他們之間的交流。這樣分組可以確保教學與各層次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相適應,讓學生的語言認知習得水平通過教學活動不斷推向前進。
3.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課堂指揮家作用
在現(xiàn)代教育界的普遍概念中英語是藝術性學科,在英語教學的實際進程中牽涉到許多無法給定量定序的變項。因此,英語教師不光是學生的指導者引路人,更是主持英語課堂舞臺的“指揮家”,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對學生起著藝術化的作用。初中學生的內(nèi)心對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需要感知與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相呼應的聲音、色彩、動作和語言;他們也盼望在一種愉悅的環(huán)境下接受語言、體驗語言、領悟語言、使用語言。所以教師發(fā)揮英語課堂“指揮家”的作用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有著非同尋常的作用。
(1)語言優(yōu)美。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林格倫認為:作為教育心理學家,教師扮演的主要角色之一是人的關系的藝術家——用多樣的技巧和力量進行工作以產(chǎn)生刺激學習的情境。那么,講究教師的課堂語言美就是其中多樣技巧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2) 教師的行動美。
教學動作被稱為“第二教學語言”。做好教學動作對于正確表達教學內(nèi)容,溝通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引起學生的注意,渲染情感氣氛等,都有語言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①教師的站姿。體態(tài)和站立姿態(tài)是一個人精神和個性的直接體現(xiàn),同時也構(gòu)成其風度美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在講課時,教師的體姿端正,站姿穩(wěn)重而有力,會增加講課的吸引度和知識的可信度,保持學生的注意力。
②教師的視覺范圍應大。指揮家對樂隊的指揮不僅有動作提示,還有及時到位的眼神、面部表情提示。研究發(fā)現(xiàn),指導教師多看學生,學生學到的東西也較多(布里德和克拉瑞塔,1974年)。教師的視覺所及范圍越大,注意到每個學生,可拉近師生距離,教師的視覺靠近,會被學生看作是對他們的喜愛、贊同和友好。
③教師的展示應大幅度、大面積的讓每個學生看到,引起學生的充分注意力,不能自言自語,否則只能稱之為自我欣賞。
④傾聽。教師的傾聽本身就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對學生所發(fā)出的信息的尊重。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唯有通過認真傾聽,才能及時從學生處獲取有效的學習信息反饋,教師才能及時地進行課堂的形成行評價,以調(diào)整教學進程。
(3) 教師是課堂表演藝術家
指揮家在舞臺上的指揮表演與藝術渲染力往往讓許多人羨慕不已,其實教學也是一門表演藝術。羅伯特·特拉弗斯認為:“教學是一種獨具特色的表演藝術,它區(qū)別于其它任何表演藝術,這是教師與那些觀看表演的人的關系決定的。”所以,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注意到自己的個性特點,并把個性因素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在平時通過觀察某些藝術家藝術特點進而將之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結(jié)合英語教學特點設計成為適合課堂教學的方法,將課堂表演得淋漓盡致,讓自己的教學工作更富有創(chuàng)造性。學生在這樣愉悅的課堂里學習,不僅語言學習會快速進步,他們也會非常喜歡這位具有獨特教學風格的老師。
總而言之,一個優(yōu)秀的合唱團離不開一位出色的指揮家;一堂成功的英語課就如合唱一般,要有一位能把握全局而又有著自己獨特魅力的英語教師,這位教師能真正成為學生語言學習的組織者、指揮者、引導者和促進者,能在課堂上充分調(diào)動其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標準與要求落到實處,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 參 考 文 獻 ]
[1]《英語課程標準解讀》 .陳琳、王薔、程曉堂等[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關于‘分層遞進教學的設想》 .胡興宏 [J]﹒《上海教育研究》, 1992(6).
[3]《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 林光彩 [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09 (18).
[4]《新課程標準理念下中學英語教學目標的確定》.應文琴 [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7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