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彩燕
【摘要】19世紀的浪漫主義時期是文學、繪畫、音樂等姊妹藝術結(jié)合得很好的一個時期,而舒曼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具有很深的文學功底,他的很多鋼琴作品都直接或間接地和文學有著關系,音樂與文學的結(jié)合,使他的鋼琴音樂帶有濃厚的詩意和幻想性。
【關鍵詞】舒曼 ?浪漫主義 ?鋼琴作品 ? 文學性
【中圖分類號】G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231-01
羅伯特·舒曼是19世紀德國杰出的作曲家、音樂評論家,是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在書商家庭文化的熏陶下,使得他從小對文學與音樂就有特殊的執(zhí)著與熱愛,在音樂創(chuàng)作中或多或少的加入了文學的意味。當時浪漫主義文學作品的影響更加重了其作品的文學性。其中,文學家讓保爾、霍夫曼的文學作品對舒曼的影響尤為突出。他曾在他的日記中寫道:“讀霍夫曼的作品,欲罷不能。簡直詩歌新天地?!盵1]
將文學的內(nèi)容和表現(xiàn)手法引入到音樂當中,是舒曼的大多數(shù)鋼琴作品所具有的特征,而這一嘗試獲得了同時期以至后來更多的浪漫主義音樂家的認同,并形成了浪漫主義時期音樂相對于古典主義時期發(fā)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綜上所述,諸多因素的影響,使舒曼的鋼琴音樂作品常常表現(xiàn)出很強的文學性。筆者就舒曼鋼琴作品與文學的聯(lián)系,大致歸納了以下三種表現(xiàn)形式:
一、富有詩意的標題音樂
所謂標題音樂,是以文學性的小說、詩歌、繪畫及民間傳說等為題材,在音樂作品中用音響來描繪情節(jié)故事、自然形象或心理的客觀途徑等具體內(nèi)容,并用文字(標題)說明創(chuàng)作意圖,其音樂形式、題材和結(jié)構布局受故事及形象的制約。[3]
浪漫主義時期是標題音樂繁盛的時期,而舒曼的出現(xiàn)才真正帶來大量有標題的鋼琴作品。他非常喜愛寫標題音樂,重視用文學來揭示音樂的內(nèi)涵和自己的構思。他寫道:“據(jù)說好的音樂不用這樣的標題,但是好的音樂絕對不會因為有了標題而失去自己的好處,對于作曲家來說,這是預防曲解作品性質(zhì)的最可靠的方法。詩人不也利用標題么?他們不是把自己的全部詩歌的意義表現(xiàn)在名字里面么?那么音樂家為什么不能這樣做呢?” [4]
我們在演奏或欣賞舒曼的鋼琴套曲時會發(fā)現(xiàn),樂曲的標題有很好的提示作用,曲名會使我們腦海里浮現(xiàn)相關聯(lián)的場景。如《童年情景》,正如標題所述,是回憶童年時代情景的鋼琴小品集。帶有標題的音樂把我們帶入一個幻想中的兒童世界。
二、從文學作品中吸取靈感與素材
舒曼的許多音樂作品深受文學詩歌的影響。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深深迷戀著歌德、席勒、讓·保爾等作家的作品。他總是對像霍夫曼、海涅等這些大詩人的作品進行細致的研究后才著手創(chuàng)作,他很注重從文學作品中吸取靈感和素材。這在作品《蝴蝶》、《幻想小品集op.12》中都有體現(xiàn)。
舒曼的鋼琴小品《幻想小品集op.12》,是為了留念他與英國女鋼琴家安娜·羅培納·萊特羅之間曾經(jīng)有過的一段美好回憶而作。此曲的標題是受到了德國小說家霍夫曼的小說《用卡羅式手法寫成的幻想小品集》的啟發(fā)。他用獨特的文學式的創(chuàng)作方式描寫著音樂中的詩和歌,使它充滿文學式的氣氛。
三、音樂字謎游戲
舒曼的音樂常常具有一種“隱秘的意圖”,在創(chuàng)作中,他經(jīng)常選擇一些有創(chuàng)意、并且頗具神秘感的主題來隱喻。從他的作品中,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像阿貝格、克拉拉、蝴蝶等詞語的出現(xiàn)。
例如作品《阿貝格變奏曲》曲題上的“阿貝格”一名的原文為“Abegg”,實際上它是一位令舒曼的朋友為之傾心的富家千金梅塔·阿貝格(Meta.Abegg),舒曼將她的名字Abegg譯成了音樂符號?!栋⒇惛褡冏嗲分校媛鼘-B-E-G-G設計成此曲的主題,依照此主題作一系列的變奏,進而完成了此首鋼琴作品。
譜例:
同樣的,作品《蝴蝶》》則是運用了另一種文字手法——“一詞多義”,它源于讓·保爾小說的其中一章《假面舞會》(LarventanZ)。標題“Larve”,在德語中兼有昆蟲幼蟲和假面具的兩重含義,因此該曲也被稱作“幼蟲之舞”。
四、結(jié)語
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緊緊圍繞舒曼鋼琴作品中的文學性的表現(xiàn)形式:1.從文學作品中吸取靈感與素材2. 音樂字謎游戲3. 富有詩意的標題音樂,這三個方面進行了初淺的探索性的研究。通過對舒曼鋼琴作品中文學性的分析,使我進一步了解了舒曼成長的歷程、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也進一步了解了舒曼鋼琴作品的創(chuàng)新亮點和主要特色,以及藝術底蘊和獨特魅力。
在音樂事業(yè)不斷進步的今天,加深對舒曼的分析與研究,對于我們進一步了解舒曼的音樂作品、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時期的進步音樂語言以及我國音樂事業(yè)的發(fā)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的鋼琴作品中發(fā)出的熱情打動了無數(shù)的演奏家和聽眾,對于文學與音樂的結(jié)合,舒曼無疑是后人學習的一個很好的典范,希望能進一步引起人們對他的關注,盡可能地發(fā)揮舒曼的模范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曉婷.《幻想性與審美追求——淺析舒曼鋼琴變奏中的幻想性》[J] 山東大學學報 2007年第5期
[2] 姚芳.《浪漫主義音樂盛宴——從鋼琴套曲〈狂歡節(jié)〉看舒曼音樂浪漫主義風格》[J] ?太原師范學院學報 2008年5月 第7卷 第三期
[3] 姚愛蓮.《淺析浪漫派鋼琴標題音樂及其教學》[J] ?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1年9月 第3期
[4] 劉羽飛.《舒曼鋼琴創(chuàng)作的特征》[J] ? 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1年9月第3期
[5] ?[6] 黃琳華.《舒曼》[M] ?東方出版社出版 ? ?1998年11月第一版,第154頁、第2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