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芳
【摘要】讓信息技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樂園,將信息技術手段很好地融入到信息技術教學之中,搭建自主學習模式。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中,通過多種“探索研究式”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要使學生具有自行獲取知識的能力,更要具有在實踐中應用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自主 ?合作
【中圖分類號】G62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142-02
自從開展《信息技術條件下自主學習模式的探究》課題研究以來,如何讓信息技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樂園,是我一直探索和追求的目標,從開題之初到歷經(jīng)一年多的今天,圍繞這一主題,我開展了一系列實驗研究?,F(xiàn)將自己的點滴體會淺談如下:
一、情境引探
創(chuàng)設情境中,教師要下降權威意識,調(diào)動學生學習情感。課堂上的教學氣氛、學生的態(tài)度情感對教學效果有著很大的直接的影響。創(chuàng)設情境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利用比喻教學法創(chuàng)設情境 ?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一些概念的名詞術語最難被他們接受,適當應用一些形象生動的比喻,對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尤為重要。這樣一來,不僅有助于提高他們聽課的興趣,而且還能達到幫助理解和記憶的目的。
2.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 ? ?情境學習中,我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富有情趣的課件,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比如在學《圖文并茂的小作文》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演示兩張關于雙塔山的幻燈片,其中有一張是有圖的,另一張不帶圖,讓學生通過認真觀察比較后說說喜歡哪一張,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喚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進行探索。
3.利用富有趣味的教學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 ? ?如在教學《美化文字》一課時,讓學生戴頭飾當小助手介紹修飾文字所用的工具,學生能以飽滿的情緒投入到學習中。
助手1說:“大家快來看,我是字體,我可以使你的文字富于變化,比如可以讓你的文字變得莊重大方、秀美流暢,看我的作用多大呀,快在你的格式欄中找找我吧!”
助手2說:“想讓你的文字變得更加醒目、讓別人一看就有興趣嗎,快來找我加粗吧,看誰第一個在格式欄中找到,找到的我這可有獎品喲!”其余學生在他們介紹時在工具欄上找到這些工具,學生興趣高昂,其中有個學生帶著驚奇的目光說:“老師這個課件做得真美”、“老師,我也要做”,由此可見,從他們的語言中流露出對知識的渴望,從他們幼小的心靈深處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意識。
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通常,在學科教學中,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理解主要是通過教師向?qū)W生的授予完成的。學習過程中的交流實際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單向“授—受”,因此,學生獲得知識是“標準化”的、理解方式是“統(tǒng)一”的。
1.巧設自學任務和自學提示,提供自主學習的前提 ? ?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前,必須明確自主學習任務。自學任務的設定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生、不同難度的知識點設計不同的任務。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自學任務下開展有序地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
2.教師給予充足的自學時間和必要的自學指導,構(gòu)建自主探究的平臺 ? ? 課堂教學中,要多安排“自學”環(huán)節(jié),注意不同類型學生的個性,適時變換課堂角色,順應他們的志趣、愛好,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獨立思考的機會,多讓他們發(fā)表各自的意見,多給學生“跳摘果實”的嘗試,多照顧學生的特長。
3.小組交流與合作學習,形成自主學習的高潮 ? ? 學生之間的討論和觀點的碰撞,是產(chǎn)生智慧火花的極好契機。教學中可采用隨機分組,小組責任制。在小組合作中,小組的靈魂(或說領袖人物)容易產(chǎn)生,以此激發(fā)組與組之間的競爭,而形成學習探究的高潮。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常會出現(xiàn)各種矛盾和問題,就此來向老師“求救”。比如,“老師,這個怎么辦”、“老師,他們不聽我的”、“老師,給我們拿個主意吧”等。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采取“啟發(fā)型管理”,可以提出建議,但無須發(fā)布指令;要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利??梢韵嚷犎W生的意見,而后作補充;也可因勢利導讓小組就自身的問題展開討論,以民主的方式解決。更為有效的,老師制作探索表,以引導和加強小組合作,給學生以明確的方向,使學生從學習的一開始就注重協(xié)同與合作。通過探索、合作而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實踐應用、大膽創(chuàng)新
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使學生具有自行獲取知識的能力,更要具有在實踐中應用知識的能力。
1.信息技術教學中,鼓勵、指導學生大膽、靈活地運用已學知識 ? ?如指導學生運用WINDOWS中的畫筆軟件繪制簡單的彩圖,并發(fā)揮想象力制作書簽、友情卡等。學習了打字以后,有個學生自豪地對我說:“老師,我爸表揚我了”!我說:“為什么”?他說:“我爸特忙,我?guī)退蛄艘黄遄印!蔽覍@個學生也進行了表揚。學了Word以后,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辦各種各樣的電子小報,信息技術學科與其它學科密切相關,他們的學習興趣可濃了。
2.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去學習 ? ?這一階段,給學生一點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多給學生一點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多給學生一點機遇,讓他們自己去把握;多給學生一點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多給學生一點題目,讓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在操作中,教師要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疑問并分層指導,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求,進而達到個性發(fā)展的目的。
3.組織學生積極進行“效果評價” ? ?讓他們先進行自我評價,再進行學習心得、體會的交流,以產(chǎn)生“共生效應”,不斷補充、完善他們各自的知識結(jié)構(gòu)。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得到學法指導,使他們受到了很強的思想教育。
總之,在這種信息技術條件下自主學習模式課堂中,學生既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和價值,又充分發(fā)揚了學生的個性。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巧妙挖掘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各種因素,讓學生樂學、會學,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小主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創(chuàng)新的精神,讓信息技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樂園。
參考文獻:
[1] 鄭芳.興趣是最好的的老師[J] .《教育信息化及其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實施》,2006,(15):12-13.
[2] 溫寒江、連瑞慶.創(chuàng)設趣味課堂,讓教學活起來[J].《構(gòu)建中小學創(chuàng)新教育體系》,2008,(7):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