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銳
【摘要】十二生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內(nèi)涵。英語中沒有與之一一對應(yīng)的生肖文化,所以在翻譯時必然會出現(xiàn)部分文化信息的流失。本文主要探討在翻譯十二生肖時因翻譯中對應(yīng)文化信息的不同所產(chǎn)生的中西方文化差異。
【關(guān)鍵詞】十二生肖 翻譯 中西文化差異
2015年是中國傳統(tǒng)的“羊”年,外媒在翻譯“羊”年時卻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英語中對于“羊”有各種不同的對應(yīng)翻譯,如“goat”對應(yīng)“山羊”,“sheep”對應(yīng)“綿羊”,“ram”對應(yīng)星座中的白羊座,究竟哪只羊才是中國的那只羊呢?英國《伯明翰郵報》2015年2月13日以《2015年中國羊年:綿羊(sheep),山羊(goat)還是有角大公羊(ram)?》為題目,美國《紐約時報》則采用了另一種方式報道:《喜迎有角反芻動物年》,伯明翰中國節(jié)日委員會則采用了以下措辭:“中國綿羊&山羊農(nóng)歷新年的慶祝即將開始”。對于“羊”年或者其他的十一生肖年應(yīng)該怎樣正確翻譯呢?
一、翻譯理論
美國翻譯家奈達(E.A.Nida)曾指出:“絕對準(zhǔn)確的語言交際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在同一語言中也是如此。因為對于語言的理解從來就沒出現(xiàn)過兩人完全相同的情況,因此更談不上在兩種不同語言中會存在完全一致的對等關(guān)系?!敝形鞣轿幕举|(zhì)的差異,造成了文化負載詞匯的翻譯空缺,詞匯空缺和語義空缺在翻譯中并非罕見。
十二生肖的翻譯,不僅有語義空缺,更有詞匯空缺。十二生肖中,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都是自然界真實存在的生物,但是龍從誕生之日起便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存在,其真實性暫不可考,英語中并沒有與之相對應(yīng)的詞匯,所以對于十二生肖翻譯的爭議與分歧一直存在。
二、十二生肖的文化含義及其翻譯
1.鼠年。鼠在英文中有“mouse”和“rat”,“mouse”是“small rodent with a long thin tail”(長尾小鼠),而“rat”是“rodent that looks like,but is larger than,a mouse”(長尾大鼠),體型上“rat”要比“mouse”大,中國文化中的“鼠”一般來指代家里的鼠,體型較小,與“mouse”相符。英文中用“rat”來比喻“不忠的人”或者“討厭的人、卑鄙的人”,用“mouse”來指“羞怯、膽小的人”,中文中通常用鼠來比喻膽小的人,如成語“膽小如鼠”,也與英文里的“mouse”不謀而合,所以生肖鼠用“mouse”更加合適。
2.牛年。牛在英文中有“ox”,“cow”和“bull”三種?!皁x”是“fully grown bullock used for pulling carts,farm machinery,etc or for food”(去勢大公牛,供役使或食用),舊時也指“any domestic cow or bull”(飼養(yǎng)的牛),“cow”主要指母?;虿伺?,“bull”指公牛,尤其是西方斗牛里的公牛。中文中牛的形象主要是“老黃?!保谇趹?,任勞任怨,俯首甘為孺子牛,與英文中的“ox”更加相近,所以用“ox”比較合適。
3.兔年。兔在英文中有“rabbit”和“hare”。“rabbit”是“small burrowing animal of the hare family with long ears and a short furry tail(兔子)”,“hare”是“fast-running mammal that lives in fields,like a rabbit but larger,with long ears and a divided upper lip(野兔)”。生肖兔是家養(yǎng)兔的形象,溫馴,乖巧,可愛,廣寒宮里的玉兔也是一只純白的紅眼家養(yǎng)小兔的形象,而不是一只野兔的形象,所以從文化意義上來說,“rabbit”比“hare”更適合生肖兔。
4.龍年。目前生肖龍被翻譯成“dragon”或者“Chinese dragon”,這個翻譯筆者并不認同。
從外在形象上來說,中國龍中國龍由鹿角、牛頭、驢嘴、蝦眼、象耳、魚鱗、人須、蛇腹、鳳足構(gòu)成,能行云布雨、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太空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是東方文化中獨特的存在,并不是真實存在的生物。“dragon”是“imaginary animal with wings and claws,able to breath out fire”(想象中的動物,有翅膀和爪子,會噴火)。對中西方文化稍有涉獵的人都會發(fā)現(xiàn),中國的龍和西方的“dragon”擁有完全不同的外在形象。
從文化意義上來說,中國的龍,是圖騰,是神物,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歷史上有很多關(guān)于龍的傳說,如司馬遷撰寫的《高祖本紀(jì)》里,漢高祖劉邦便是其母劉媼夢中與龍結(jié)合而生,所以皇帝自稱為“真龍?zhí)熳印薄}堃彩窍槿鸬南笳?,如龍鳳呈祥、鯉魚躍龍門、望子成龍、龍馬精神等。西方的“dragon”,以《貝奧武夫》為例,它喜歡囤積并看守寶物、好奇心重、好報復(fù),承襲了基督教中的反面形象。“dragon”也用來形容“fierce person,esp a woman”(兇惡的人,尤指悍婦)。所以龍和“dragon”的文化意義也是不同的?,F(xiàn)在國內(nèi)有學(xué)者主張為中國龍正名,主張用“l(fā)oong” 或者拼音“l(fā)ong”,不再使用“dragon”來造成中國龍形象上的誤解和混淆。筆者建議使用第一種“l(fā)oong”,因為拼音“l(fā)ong”和英文單詞“l(fā)ong”(長的)拼寫方式一樣,容易造成混淆。
5.羊年。中國的羊是統(tǒng)稱,羊字諧音祥,代表吉祥之意,在中國民間傳說中,羊因盜五谷種籽給人間而舍身取義,為感謝羊的這種行為,人間每年舉行臘祭,并在聽說玉帝要挑十二種動物為人類生肖并賜神之后,人們一致推舉羊作為生肖之一。英文中的“goat”(山羊)、“sheep”(綿羊)都是羊的一種,并不是統(tǒng)稱。山羊雖然在中文中作為智慧的象征,在英文中卻經(jīng)常以不好的形象出現(xiàn),如act the goat(行為愚蠢),old goat(老色鬼),“sheep”卻是溫順善良的代表,比如“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區(qū)別好人與壞人,挑出智者)。2015年春晚的羊年吉祥物“陽陽”雖然是以“ram”(白羊座)的造型出現(xiàn)的,但是作為羊形象的卡通演變,倒也無傷大雅。從文化意義上來說,生肖羊更適合翻譯為“sheep”
6.雞年。雞在英文中有很多,如“chicken”(雞,小雞)、“hen”(母雞)、“cock”(公雞)、“rooster”(公雞)。“chicken”有“膽小”的意思,“cock”俚語中對應(yīng)男性生殖器,“hen”對應(yīng)的是母雞,生肖雞的形象是一只雄赳赳氣昂昂,每天召喚黎明日出的公雞形象,所以“rooster”更加貼切。
7.虎年、蛇年、馬年、猴年、狗年和豬年?;?、蛇、馬、猴、狗、豬在英文中的對應(yīng)分別是“tiger”、“snake”、“horse”、“monkey”、“dog”和“pig”,指代同一種生物,文化意義也基本吻合,所以對生肖虎、蛇、馬、猴、狗、豬的翻譯無異議。
三、結(jié)論
從對中國十二生肖的翻譯中,我們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差異不可消除,但可以通過對雙方文化的深入了解進行正確的翻譯,縮小不同文化之間的隔閡,更好地進行溝通與交流,學(xué)習(xí)其他文化的同時發(fā)揚本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
參考文獻:
[1]譚載喜編譯:奈達論翻譯[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4.
[2]牛津大學(xué)出版社(中國)有限公司.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四版增補版)[M].商務(wù)印書館,2002.
[3]劉白玉.對十二生肖漢英翻譯的思考[J].中國翻譯,2010(4).
[4]張雪晶.初探十二生肖的翻譯[J].海外英語,2012(4).
[5]張順生.從“龍”的英譯實踐談“龍”的英文名修改[J].蘇州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5(2).
[6]楊進.十二生肖英文翻譯趣談[J].新課程研究,2012(9).
[7]周方珠.翻譯多元論[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