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薪讀書
形容勤學的典故。事出《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置產業(yè),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p>
此典一般以“負薪”或“負樵”的形式出現。有時,此典也用來形容未遇時的貧居生活。
十年窗下
形容長期閉門苦讀的典故。語出金元間劉祁《歸潛志》:“南渡后疆土狹隘,止河南、陜西,故仕進調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余載,號重復累,往往歸耕或教小學養(yǎng)生。故當時有云:‘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今日一舉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無人問也。”
后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載”“寒窗之下”“十載寒窗”“燈窗十載”等詞語來形容長期清貧自守,閉門苦讀。
夢筆生花
比喻文人文思大進,文筆優(yōu)美俊逸。典出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后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因此,后人多以“夢花”“夢生花”“彩筆生花”“筆花入夢”“花從筆生”等比喻文思大進。(來源:《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