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沫寒
一直有一個夢,雨中,在低矮的房檐下,獨(dú)自踏著古老的、被濺濕長著茸茸青苔的磚石,聆聽雨打的聲音,聆聽真實的自己講給自己的故事,直到漸行漸遠(yuǎn),在雨霧中迷茫。但我不敢奢求這么多,哪怕只是片刻稍縱即逝的孤獨(dú)靜謐,就足以令我癡迷陶醉。
一個人孤獨(dú)不孤單,一個人的時光自由不受約束。把壓抑著本性、束縛著自己的紛繁世俗拋在腦后,是時候摘下面具了!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張面具,抑或更多,我們只有在一個人的時候,才會小心翼翼地摘下,放在枕邊,好在清晨醒來時得以第一時間戴上它,為了生存,為了活著,而不得不把自己深藏在一個沒有生命的軀殼中。但此時,不必了。沒有什么會再來打擾我,我就是我,我不必刻意迎合別人,不必討好別人。這時,整個世界都是我的。在屬于自己的世界里,尋回一度丟失的本性,幾曾遺忘的靈魂。
享受一個人時的時光,也并不是絕對的悄無聲息,更不是將自己鎖在封閉的一隅,正如馮友蘭所說: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后保持靜默。在喧囂中久了,也累了,不如試著享受一個人時的時光。
在一個人的時光里,揭開夾在時光縫隙中的石子,翻開心中塵封的純真、圣潔的記憶,拂去粘落其上的灰塵,讓它們恢復(fù)本來該有的面貌。用幾乎快被遺忘的鑰匙旋開久經(jīng)忘懷的鎖,讓壓抑的思念、遺憾、悔恨縱情釋放,讓淚水縱橫決堤,讓苦澀卻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浮上臉龐。
在一個人的時光里,享受“微注小窗明”的愜意與自在。在熹微的暮色中,透過窗紗的金色夕陽灑在身旁,絢爛卻不刺眼。忘卻煩惱幽怨,讀書品茗,我愛那種意境,但更愛的是那種心境,那種只是用真實的自己與作者暢談,那是心與心的溝通,沒有任何隔閡。
在一個人的時光里,尋覓真實的世界。走到城市外面去,讓緊繃的神經(jīng)得以舒展,讓漂泊在外的心靈得以回歸。在山山水水之中,找到與自然的契合,融合在這個本該屬于的世境;抑或是在城市之中游走,搜尋被自己忽略的風(fēng)景。也許,擊中心靈深處的某個細(xì)節(jié)就在古老神秘的匾額中,在幽深悠長的窄巷里,在吵鬧繁華的煙塵之后,可能正是這些習(xí)以為常,但匆匆掠過的一瞥,才是這個世界最吸引入的所在。
置身于紛繁熙攘的人群中,穿梭于縱橫林立、堅實冰冷甚至冷酷的鋼筋水泥所局限的街道,無奈地抬頭望望頭上狹窄、四方卻早已不純凈了的天空。哀嘆,一個人的那種曼妙正與我漸行漸遠(yuǎn),想要珍惜都那么難?;挪粨衤返靥与x,最終的藏身之地競?cè)允撬姆降母褡?,只是望不見了慘淡的灰白。
也好,至少,我可以享受一個人時的時光。
讀后:
一個人的世界,很安靜,安靜得可以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和心跳聲。一個人的路,一個人的青春,這是專屬于青春期的孤單。一個人走,看似很孤單,但可以自得其樂:跌倒了,爬起來并給自己一個堅強(qiáng)的微笑;勝利了,獎勵下自己并定一個更高遠(yuǎn)的目標(biāo)。也許再絢爛的青春,也會有莫名的孤單;再荒蕪的青春,也有一個人獨(dú)舞的美麗。一個人,可以認(rèn)真地反省曾經(jīng)犯的錯和思考接下來的路;一個人,可以學(xué)會一種面對現(xiàn)實的勇氣和腳踏實地做一件事的習(xí)慣。一個人的清淺時光,不在乎歲月的冷暖,靜守內(nèi)心的安然。也只有此刻,世事才會如此波瀾不驚,靜觀這所有的悲喜,都融進(jìn)燦爛夕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