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文蘭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qū)口泉鄉(xiāng)衛(wèi)生院 山西大同 037006)
腹腔鏡手術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護理臨床療效分析
幸文蘭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區(qū)口泉鄉(xiāng)衛(wèi)生院 山西大同 037006)
目的:探討腹腔鏡手術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將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宮肌瘤患者分為A、B兩組(各40例),A組行腹腔鏡手術,B組行開腹手術,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方法及護理效果。結果:A組患者的導尿管留置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腹脹護理時間均顯著短于B組,術后嘔吐次數明顯少于B組,P<0.05。結論: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但其對護理工作也有著較高的要求,臨床上應做好圍術期相關護理措施,以確保手術療效。
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子宮肌瘤;護理
在臨床婦科中,子宮肌瘤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生殖系統(tǒng)良性腫瘤疾病,目前關于本病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近年來,有研究發(fā)現子宮肌瘤的發(fā)生與雌激素分泌過盛有關,并且子宮肌瘤的發(fā)病趨勢呈現了年輕化特點[1]。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日益成熟,其在子宮肌瘤治療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其作為一種新型的治療手段,對臨床護理工作也有著較高的要求?,F將我院行腹腔鏡手術和開腹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的圍術期護理方法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病理檢查明確診斷為子宮肌瘤。年齡36~47歲,平均(40.6±5.8)歲,子宮肌瘤直徑5~15cm,平均(7.2±2.6)cm,單發(fā)性腫瘤67例,多發(fā)性腫瘤1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宮肌瘤剔除術手術指征,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A、B兩組(各40例),A組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B組行開腹子宮肌瘤剔除術。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術方法
A組在全麻下實施手術,在臍下緣、兩側髂前上棘與臍連線中外1/3處分別做1個操作孔,置入腹腔鏡后,在鏡下行子宮肌瘤剔除術。B組在腰硬聯(lián)合麻醉下行開腹子宮肌瘤剔除術。
1.2.2 護理方法
1.2.2.1 術前護理
兩組患者的術前護理方法相同,包括:完善術前檢查;心理護理;腸道準備、皮膚準備等。
1.2.2.2 術后護理
(1)常規(guī)護理:A組患者術后去枕平臥,并將患者的頭部偏向一側,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直至生命體征恢復穩(wěn)定。做好保暖措施,并給予低濃度氧氣吸入(<30%),確保呼吸道暢通。B組患者術后對手術切口進行沙袋加壓以止血,加壓時間為5h。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尿量及切口情況,隨時保持切口及會陰部清潔,以免發(fā)生感染。幫助患者取舒適體位,指導患者通過聽音樂、看電視、看書等方式來分散注意力,減輕痛感。對于疼痛嚴重者,遵醫(yī)囑應用止痛藥物。(2)飲食護理:A組患者術后6h若無惡心、嘔吐等癥狀,即可開始進食半流食;B組患者由于腹部切口較大,故需延遲進食時間,通常在術后24h后進食流食。(3)腹脹護理:B組患者在術后第1d常會出現腹痛、腹脹癥狀,而A組患者因操作環(huán)境封閉,故術后的腹痛、腹脹癥狀較輕微,患者通??扇淌?,由于手術體位、建立氣腹的關系,所以患者術后容易出現肩背酸痛。術后,護理人員要鼓勵患者進行適量運動,勤翻身,并盡早下床活動,以減輕腹脹、腹痛癥狀,同時也能防止血栓形成和肺部感染。(4)導管護理:對導管進行妥善固定,隨時檢查導管有無扭曲、阻塞、滑脫,確保引流通暢、有效,并注意觀察引流液的性狀、顏色。每日對會陰進行擦洗、消毒2次。A組患者在術后1d拔除導尿管,B組患者在術后2d拔除導尿管。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導尿管留置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以及術后嘔吐次數、腹脹護理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計量資料比較分別進行卡方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組患者的導尿管留置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腹脹護理時間均顯著短于B組,術后嘔吐次數明顯少于B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s)
注:*表示與B組比較,P<0.05。
項目A組(n=40)B組(n=40)導尿管留置時間/h19.32±2.08*49.85±4.27術后排氣時間/h23.84±5.72*34.15±9.07下床活動時間/h27.11±2.69*70.84±4.98術后嘔吐次數/次2.65±0.93*6.96±1.34腹脹護理時間/h18.02±5.61*41.72±6.97
子宮肌瘤是臨床發(fā)病率最高的婦科疾病,目前臨床治療本病仍主要采用手術療法[2]。腹腔鏡手術目前在子宮肌瘤的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十分廣泛,該術式是在完全封閉的盆腔中將子宮肌瘤剔除的,不僅避免了臟器暴露,同時也減少了組織損傷,故術后發(fā)生盆腔粘連的風險更低。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療效確切、并發(fā)癥少、術后恢復快等明顯優(yōu)勢,但對于子宮肌瘤較大且壓迫膀胱、直腸,疑似惡變者,存在重度貧血者則不宜選用該方法[3]。
腹腔鏡手術的護理工作側重點應放在術后全麻蘇醒期的生命體征監(jiān)測方面,護理人員術后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直至生命體征恢復穩(wěn)定,以便早期發(fā)現休克、內出血等情況。在術后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還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疼痛程度,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常會出現肩背酸痛,開腹手術患者則主要為切口疼痛,護理人員可采用注意力轉移法或應用止痛藥等方法來緩解患者疼痛。此外,護理人員還應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做好相應的飲食、腹脹護理及并發(fā)癥預防等,以確?;颊唔樌冗^圍術期。本次研究結果顯示A組患者的導尿管留置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腹脹護理時間均顯著短于B組,術后嘔吐次數明顯少于B組,P<0.05。這表明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但其對護理工作也有著較高的要求,臨床上應做好圍術期相關護理措施,以確保手術療效。
[1]俞水娣.子宮肌瘤合并高血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1):2014-2015.
[2]莫建英.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27):39-40.
[3]宋雪花.綜合化護理在妊娠合并子宮肌瘤中的應用[J].河北醫(yī)藥,2014,(11):1743-1744.
R714.22+3
B
1009-6019(2015)11-02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