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姍姍
(浙江省東陽市人民醫(yī)院放射科 浙江東陽 322110)
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的掃描技術及臨床應用
任姍姍
(浙江省東陽市人民醫(yī)院放射科 浙江東陽 322110)
目的:探討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的掃描技術及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和20例無心臟疾病的志愿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西門子somatom Plus4,Volume Zoom多層螺旋CT進行掃描及Leonardo工作站進行圖像后處理。結(jié)果:所有研究對象均檢查成功,橫斷面顯示冠狀動脈的情況準確可靠。三維圖像經(jīng)過對橫斷面圖像的重建處理整體觀顯示較好。結(jié)論:MSCT冠狀動脈造影術對冠心病的篩選、普查和病變血管的評價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臨床應用
隨著MSCT的應用,與單層螺旋CT相比顯示出技術上的優(yōu)勢,同時可利用工作站配備的MPR、CTVE和VR等軟件,獲得方位清晰的結(jié)構(gòu)圖像等特點,已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的重要檢查手段[1]。選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和20例無心臟疾病的志愿者作為研究對象。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和20例無心臟疾病的志愿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齡37~81歲??刂菩穆试?6~78次/min。
1.2 掃描方法
采用西門子多層螺旋CT掃描。首先采用前瞻性心電門控序列進行冠狀動脈平掃,根據(jù)平掃結(jié)果計算冠狀動脈鈣化積分。掃描期間相關工作參數(shù)設置為:準直器寬度取值4.0mm×2.5mm,床進動取值5.5mm,螺距取值4,重建層厚取值2.5mm,管電壓取值140kV,管電流取值35~45mAs,每層掃描時間0.42s。
選擇主動脈根部層面做小劑量試驗,試驗方法為:選擇濃度為370.0mg/ml的碘帕醇試劑作為非離子型對比劑,注射劑量為20.0ml,注射方法為肘靜脈注入,注射流率控制為2.5ml/s~3.5ml/s,注射完成后延時10.0s~14.0s做同層動態(tài)掃描,掃描層數(shù)為15層。
得到最佳延遲掃描時間后,選擇同等濃度碘帕醇試劑,注射劑量為80.0ml~100.0ml,注射后做同層動態(tài)掃描。掃描期間相關工作參數(shù)設置為:準直器寬度取值4mm×0.8mm,床進動取值1.5mm~2.0mm,螺距取值1.5~2.0,重建層厚取值0.75mm,重建間距取值0.mm5~0.8 mm,管電壓取值120kV,管電流取值300mAs。
1.3 后處理方法
將掃描數(shù)據(jù)傳送到Leonardo工作站,采用3DVirtuoso成像軟件進行重建。主要進行容積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薄層MIP(STSMIP)、多平面重建(MPR)等方法的重建。
1.4 評價方法[2]
冠狀動脈造影下評價冠狀動脈狹窄情況應用目測直徑的方式實現(xiàn)。造影結(jié)果顯示冠狀動脈血管狹窄水平計算標準為"(血管狹窄部分近心端血管直徑正常值-狹窄部分血管直徑實際值)/血管狹窄部分近心端血管直徑正常值*100%"。
所有研究對象均檢查成功,三維圖像經(jīng)過對橫斷面圖像的重建處理整體觀顯示較好。冠狀動脈各段各分支的顯示率以及三維圖像對冠狀動脈的顯示率見表1。40例患者中檢出冠狀動脈狹窄61處。
表1 冠狀動脈橫斷面顯示率及三維圖像顯示率(%)
在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之下,醫(yī)用領域?qū)τ贑T技術,特別是多層螺旋CT技術的應用呈現(xiàn)出了顯著發(fā)展的趨勢,多層螺旋CT診斷技術在的冠狀動脈相關病變診斷中的價值是值得肯定的。相關研究資料中顯示,冠狀動脈急性閉塞的一大誘因是的冠狀動脈內(nèi)形成斑塊。故而可通過CT造影的方式顯示冠狀動脈內(nèi)斑塊的鈣化水平,對避免發(fā)生急性冠狀動脈病變至關重要[4]。目前多層螺旋CT仍存在一些缺點,如掃描時間與空間的分辨率較低、患者的心率及其他一些因素影響成像質(zhì)量等。
從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橫斷面圖像雖然對冠狀動脈情況的顯示較為清晰,但顯示圖像不夠立體,因此在判斷病變部位時存在一定局限性。通過應用三維重建的方式,能夠造影顯示橫斷面,同時顯現(xiàn)冠狀動脈的三維結(jié)構(gòu),在判斷具體病變部位時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多層螺旋CT在診斷冠狀動脈病變時有較高的靈敏度,對冠狀中段顯示率較高,對遠段顯示率較低。綜上,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術對冠心病的篩選、普查和病變血管的評價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1]雷子喬,等.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掃描技術及圖像質(zhì)量的影響因素[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5,24(1):77-80.
[2]李占全,主編.冠狀動脈造影與臨床.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6.
[3]孟雷,許崇永.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與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冠心病的意義比較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32):84-85.
[4]趙中慶,張峰,朱銘.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與冠狀動脈造影的影像對比及臨床應用[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07,30(2):117 -118.
R4
B
1009-6019(2015)11-0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