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新燕
(新疆石河子141團醫(yī)院檢驗科 新疆石河子 832000)
兩種血液樣本對血常規(guī)結果影響的分析
韋新燕
(新疆石河子141團醫(yī)院檢驗科 新疆石河子 832000)
目的:比較靜脈血與末梢血這兩種血液樣本在測定血常規(guī)時對結果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者70例,對著70例患者同時抽取血液,本實驗研究采取的是隨機、對照的研究方法,將這些患者的實驗結果分為兩組,其中甲組數據為患者抽取靜脈血,乙組數據為患者抽取末梢血,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測定血常規(guī)結果,將兩組的臨床數據進行分析比較。結果: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測定靜脈血與末梢血兩組患者血常規(guī)數據結果來看,甲乙兩組患者血常規(guī)的數據中白細胞(WBC)、紅細胞壓積(HCT)、血紅蛋白(Hb)這3項指標檢驗的臨床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紅細胞(RBC)、血小板(PLT)、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平均紅細胞容積(MCV)這5項指標檢驗的臨床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進行血常規(guī)檢測時,從整體來看,抽取靜脈血與末梢血這兩種血液樣本來測定血常規(guī),其結果差別不大;但采用末梢血會有稍微的差異,做血常規(guī)檢驗時選用靜脈血更佳。
靜脈血;末梢血;血常規(guī)檢測;全自動血液分析儀
臨床應用中,血常規(guī)是一個十分基礎的常見的化驗檢查項目,血常規(guī)之中的血紅蛋白、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多種指標與人體內許多病理改變具有十分緊密的相關性,檢測血常規(guī)能夠幫助診斷機體的健康狀態(tài),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在臨床上使用靜脈血與末梢血的血液樣本是檢驗血常規(guī)的重要方式。過去大多數醫(yī)院使用末梢血檢查,可能會導致血液與抗凝劑之間的比例不易掌握,最后導致出現誤差[1]。靜脈血檢查隨著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受到關注。本文隨機抽取在我院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的患者70例,對于患者靜脈血與末梢血的檢驗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兩組血液樣本血常規(guī)的差異?,F將分析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3年1~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者70例,對著70例患者同時抽取血液,將這些患者的實驗結果分為兩組,其中甲組數據為患者抽取靜脈血,乙組數據為患者抽取末梢血,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測定血常規(guī)結果,將兩組的臨床數據進行分析比較;選取的患者中男性為38例,女性為32例;患者的年齡為3-48歲,其平均年齡為3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自然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則沒有統計學意義[2]。
1.2 實驗方法
患者在進行實驗之前應保持空腹狀態(tài),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患者的靜脈血與末梢血作為血液樣本,再將患者的靜脈血與末梢血血液樣本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按照標準操作程序測定血常規(guī)結果,在采血的操作及儀器計數的操作中由專業(yè)人員來進行操作,以此來保證臨床數據的準確性。
1.3 檢測指標
在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進行血常規(guī)檢測時,對兩組患者的血小板( PLT)、紅細胞(RBC)、白細胞(WBC)、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平均紅細胞容積(MCV)、紅細胞壓積(Hct)、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血紅蛋白(Hb)這八項指標進行檢測。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10.0對實驗中的各項血常規(guī)八項指標的臨床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若P<0.05則說明該臨床數據差異明顯[3],具有統計學意義。
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測定靜脈血與末梢血兩組患者血常規(guī)數據結果來看,甲乙兩組患者血常規(guī)的數據中白細胞(WBC)、紅細胞壓積(HCT)、血紅蛋白(Hb)這3項指標檢驗的臨床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紅細胞(RBC)、血小板(PLT)、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平均紅細胞容積(MCV)這5項指標檢驗的臨床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如表一。
表一 甲乙兩組患者8項血液檢驗常規(guī)指標平均檢驗結果比較
目前,在基層醫(yī)院由于觀念和設備的原因常常都是使用的末梢血來檢測患者的血常規(guī),但在臨床上規(guī)定的則是應當是使用靜脈血進行血常規(guī)檢測,但是使用末梢血來檢測血常規(guī)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4],可能會造成一定的誤差,導致實驗結果不準確。末梢血和靜脈血檢測血常規(guī)時,其抽血方式不同,一個是微量吸管吸血,一個是采用的是真空管,可能導致誤差的幾率變大;在采血時的擠壓嚴重,不當穿刺,組織液的擠入,混合不均勻等不同因素,都會影響血常規(guī)檢測的結果。
隨機選取2013年1~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者70例,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測定靜脈血與末梢血兩組患者血常規(guī)數據結果來看,白細胞(WBC)、紅細胞壓積(HCT)、血紅蛋白(Hb)這3項指標檢驗具有統計學意義;而紅細胞(RBC)、血小板(PLT)、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平均紅細胞容積(MCV)這5項指標檢驗具有統計學意義[5]。
從結果上看,使用末梢血檢驗患者要忍受著"十指連心"的疼痛之苦,讓很多患者覺得疼痛難忍,在檢驗時由于反復的擠壓,可能會造成組織液的混入,檢驗結果不夠準確,也會對儀器設備的使用壽命產生影響;二采用靜脈采血則會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保證了結果準確、穩(wěn)定,對儀器也很有益處[6]。所以在臨床上對于一些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的檢測時,應當使用靜脈血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按照標準操作程序進行測定,這樣可以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對于臨床治療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
[1]李晶.靜脈血與末梢血在血常規(guī)檢測中的結果分析.中國當代醫(yī)藥[J].2012,19(6):1008-1009.
[2]黎長征.靜脈血與末梢血對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的影響分析.醫(yī)藥前沿[J].2011,01(13):25-25.
[3]賈鳳美.血液分析儀測定靜脈血與末梢血血常規(guī)的結果對照分析.健康必讀[J].2011,21(10):2568-2569.
[4]徐惠泉,張秀峰.嬰幼兒采集動脈血做血常規(guī)檢查的可行性分析[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雜志,2008,20(8):667.
[5]俞勝琴血液標本采集后放置時間對血常規(guī)測定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2(24):2699.
[6]李順義.血細胞形態(tài)學漏診分析與對策[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8,28(9):140-141.
R331.1
B
1009-6019(2015)11-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