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珠
讓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能激發(fā)他們展開想象,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提高創(chuàng)新素質(zhì)。教師指導學生習作時,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無拘無束地想象,引導學生自由地描繪多彩的童心世界。
一、激發(fā)興趣,鼓勵想象
喜歡想象是學生的天性。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充分激發(fā)學生主動挖掘素材的欲望,改變習慣的思維方法,找出與眾不同的素材,讓學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1.詞語想象,構(gòu)思精妙
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給學生一些詞語,讓學生編故事。學生能將詞語連綴成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比如,“玫瑰、小草、花園”這三個詞語,學生便巧妙地抓住了玫瑰和小草和諧相處,花園才會更加美麗這個主題來編寫故事。在這充滿挑戰(zhàn)的情境中,學生對每一次創(chuàng)作都充滿了激情和靈感,閃現(xiàn)出許多絕妙的構(gòu)思。
2.圖畫想象,異彩紛呈
圖畫無運動無聲音可尋,讓學生的想象力賦予它生命,就能創(chuàng)設出有趣的情節(jié)和鮮明的形象。
在一次“創(chuàng)意作文比賽”活動中,教師在黑板上畫了四個由小到大的圓,要求學生添上幾筆組成新的圖形,然后再寫作文。學生看著這些圓,大發(fā)奇想:有的同學把圓加個小柄變成了“溫柔的蘋果”;有的同學把圓畫成太陽……真是異彩紛呈,令人賞心悅目。
3.音樂想象,浮想聯(lián)翩
音樂使人思緒萬千。教師可以放一段或舒緩或歡快的音樂,讓學生細細聆聽。學生的思想隨著音樂任意遨游,一定能描繪出一幅幅精彩的畫面。
二、有效引導,放飛想象
教師對學生的想象力要給予肯定,同時也要因勢利導,給他們的想象插上語言的翅膀,讓其朝著正確的方向自由飛翔。
1.積累語言,拓展視野
教師不僅要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背誦好詞佳句,還應指導他們多閱讀課外書籍。久而久之,學生漸漸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積累了豐富的素材,習作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聯(lián)想,有話可寫了。
2.感悟生活,豐富想象
學生的生活五彩繽紛,記憶的“庫存”琳瑯滿目,然而他們不善于捕捉,很多細膩的感受、突然迸發(fā)的靈感都會稍縱即逝。為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本筆記本,把自己的感受、一個趣聞、一次訓練……都記下來。在習作課上,教師引導學生感悟生活,學生的想象如泉涌,其思路之寬,想法之新,是教師始料不及的。
3.勤思巧練,童心飛揚
平時的小練筆能為大作文服務,大作文也在小練筆的基礎上獲得成功。因此,教師可充分利用教材來設計小練筆。
比如,學了《小攝影師》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續(xù)寫小男孩兒會不會再來。學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假如我就在街上”等。
三、正確評價,培植想象
學生完成習作的初稿后,教師要指導學生修改、完善,讓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習作能力。學生滿心歡喜寫好的一篇想象作文,教師千萬不能漠視,應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讓學生自己先大聲朗讀,仔細推敲,發(fā)現(xiàn)不順口的地方,進行修改,直到改得讀起來順口為止。學生將自改后的作文與他人交換修改,聽取他人的意見后再進行修改。教師要做到“評多改少”,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寫一些激勵性的評語,以激發(fā)學生再次創(chuàng)作的自信心,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獲益。
有想象才有創(chuàng)新,才有創(chuàng)造發(fā)明,才有不斷變化的今天和充滿希望的明天。讓我們放飛童心,還孩子一片想象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