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秀 芳
(1.山西省地震局,山西 太原 030002; 2.太原大陸裂谷動力學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山西 太原 030025)
太原市小店區(qū)建設工程場地特征初探★
馬 秀 芳1,2
(1.山西省地震局,山西 太原 030002; 2.太原大陸裂谷動力學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山西 太原 030025)
利用太原市小店區(qū)多個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成果,對小店區(qū)斷層分布及特征、覆蓋層厚度、等效剪切波速、場地類別、地震地質災害等工程場地條件進行了分析評價,為工程基礎設計提供了依據(jù)。
地震安全性評價,抗震,場地條件
地震災害的大小,除與地震的大小有關外,還與場地環(huán)境密切相關[1]。工程場地勘察是建筑工程地基設計的基礎,它關系到工程場地是否適宜建設,如果適宜,則為建筑物基礎設計中的地基處理與施工提供詳細的工程地質資料、技術參數(shù)。其中,巖土參數(shù)的科學、合理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基礎設計的安全性、可行性與經(jīng)濟性。而太原市小店區(qū)是太原市經(jīng)濟發(fā)展最快的一個區(qū),因此,對小店區(qū)建設工程場地特征的初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根據(jù)目前所掌握的地質資料,小店區(qū)共分布五條第四紀斷裂,本文將太原市小店區(qū)行政圖和斷層矢量化,得到小店區(qū)斷裂分布圖,各斷裂特征見表1。
表1 小店區(qū)第四紀斷裂
小店區(qū)位于太原市南部,第四紀沉積變化不大,厚度從58 m至79 m,主要變化規(guī)律是東部薄,西部厚。主要原因是東部緊鄰太原東山隆起區(qū)。本文對小店區(qū)范圍內廣泛分布的22個場地共57個地震鉆孔巖性屬性進行了整理。結果顯示,各場地等效剪切波速150 地震地質災害指的是在地震作用下,地質體變形或破壞所引起的災害,如砂土液化、地面沉陷、地裂、崩塌和滑坡等災害以及場地本身的斷裂錯動引起的破壞[2]。對于場地土液化,通過對小店區(qū)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報告和多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查看,存在場地土液化的條件。分析該區(qū)場地存在砂土液化評價的原因,有如下兩種:1)該區(qū)地下水位較淺,一般小于20 m;2)據(jù)鉆孔資料,太原市小店區(qū)0 m~20 m深度內存在飽和的全新統(tǒng)地層。以上兩種原因,據(jù)《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2010)第4.3.3條,初判存在液化問題。對于巖體崩塌和滑坡,太原市小店區(qū)地處太原沖積平原區(qū),地勢平坦,一般無陡坡,不存在滑坡和崩塌災害。對于地震斷層錯動對地表的影響評價,根據(jù)前述資料,太原市小店區(qū)只有一條活動斷裂通過,即田莊斷裂,該斷裂為晚更新世活動斷裂,據(jù)《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2010)第4.1.7條[3],可忽略斷層對場地的影響。 表2 太原市小店區(qū)場地特征表 1)太原市小店區(qū)工程場地可忽略斷層錯動對工程場地的影響,今后該區(qū)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關于這一部分內容的工作量大大減輕。2)太原市小店區(qū)的建筑場地土類型為中軟土,建筑場地類別為Ⅲ類。3)太原市小店區(qū)建筑工程場地不存在滑坡等地震地質災害。4)太原市小店區(qū)建筑工程場地一般具有產(chǎn)生砂土液化條件,是工程場地開展工程前應該關注的問題。 [1] 王學軍,宋會圖.安陽市建筑抗震場地條件特征初探[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9(19):190-191. [2] 盧壽德.GB 17741—2005《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宣貫教材[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3]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S].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sit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 Taiyuan Xiaodian District★ Ma Xiufang1,2 (1.ShanxiSeismologicalBureau,Taiyuan030002,China;2.StationofNationalFieldScientificDetection&Research,TaiyuanContinentalRiftDynamics,Taiyuan030025,China) Using the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results of Taiyuan Xiaodian District multiple engineering sites, this paper mad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n Xiaodian District fault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verburden thickness, equivalent shear wave velocity, site classification, seismic and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other engineering site condition, provided basis f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earthquake resistance, site condition 2015-06-03★:山西省地震局科研項目“山西地區(qū)新一代區(qū)劃圖與第四代區(qū)劃圖差異性研究”(項目編號:SBK-1308) 馬秀芳(1980- ),女,碩士,工程師 1009-6825(2015)23-0034-02 P642 A3 地震地質災害
4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