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娟 張 婷 劉 玲
失效模式和效應分析在腦卒中患者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梁 娟 張 婷 劉 玲
目的:探討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FMEA)在腦卒中住院患者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2年1~10月神經(jīng)內(nèi)科住院的腦卒中患者103例為對照組,按照神經(jīng)內(nèi)科護理常規(guī)進行護理;選擇2013年1~10月神經(jīng)內(nèi)科住院的腦卒中患者106例為觀察組, 除執(zhí)行神經(jīng)內(nèi)科護理常規(guī)外,應用FMEA對腦卒中患者住院期間常發(fā)生的不安全事件(護理風險)主要原因進行分析,選擇其中失效模式優(yōu)先風險數(shù)值(RPN)的5個失效模式,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同時制定改善措施并落實。比較觀察組實施FMEA管理模式前后RPN值、兩組護理工作滿意度、護理風險發(fā)生率。結(jié)果:觀察組改善措施實施后失效模式的RPN低于實施前(P<0.05),護理工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風險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應用FMEA護理管理模式能降低腦卒中住院患者不安全事件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失效模式;效應分析;腦卒中;護理風險管理
腦卒中患者多數(shù)伴有記憶力降低、理解力下降、反應遲鈍、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患者住院期間容易發(fā)生墜床、跌傷、走失等不安全事件而引發(fā)醫(yī)患矛盾。因此,加強預防式護理對預防不安全事件發(fā)生有著重要意義。失效模式和效應分(failure mode and elfeet analysis,F(xiàn)MEA)屬于前瞻性護理管理方法[1],以發(fā)現(xiàn)問題、預防問題為主, 能夠避免和消除失效模式起因, 是幫助人們解決缺陷的有效工具。我科應用FMEA進行腦卒中護理風險防范管理,大大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發(fā)生率。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2年1~10月神經(jīng)內(nèi)科住院的腦卒中患者103例為對照組,其中男52例,女51例;年齡62~83歲。選擇2013年1~10月神經(jīng)內(nèi)科住院的腦卒中患者106例為觀察組,其中男54例,女52例;年齡65~85歲。所選擇的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國腦卒中診治指南中的診斷要點[2],并經(jīng)顱腦CT或MRI確診為腦卒中。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種類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神經(jīng)內(nèi)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應用FMEA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組建團隊 科室全體護理人員采用自愿報名的原則組建團隊,團隊成員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條件:(1)接受過FMEA知識的系統(tǒng)培訓。(2)各層級人員比例均衡。最后選定區(qū)護士長、護理組長、高級責任護士和初級責任護士共10人組成。
1.2.2 繪制流程圖 通過團隊成員討論,把腦卒中患者住院期間最有可能發(fā)生不安全事件的因素羅列出來,以操作流程的形式討論每個因素,找出所有可能的原因,繪制操作流程圖。
1.2.3 分析風險原因 找出流程中每個步驟可能的失效模式,即可能發(fā)生不安全事件的所有因素,進行原因分析。
1.2.4 計算優(yōu)先風險數(shù)值(RPN) 算出每個失效模式的RPN。RPN=Occ×Det×Sev。RPN值越高說明安全隱患越大,是急需采取防范措施的部分。Occ為失效模式發(fā)生的可能性,以1~10分計分,1分表示非常不可能發(fā)生,10分表示非??赡馨l(fā)生。Det為被發(fā)現(xiàn)的可能性,以1~10分計分,1分表示非??赡鼙患皶r發(fā)現(xiàn),10分表示非常不可能被及時發(fā)現(xiàn)。Sev為嚴重度,以1~10分計分,1分表示后果不嚴重,10分表示后果非常嚴重。篩選得分最高的5項高風險因子作為最需改善的失效模式,結(jié)果見表1。
表1 腦卒中患者護理風險失效模式與潛在風險原因分析
1.2.5 針對RPN值最高的5項失效模式制定改善措施 (1)使用墜床/跌倒風險評分表,量化評估患者墜床/跌倒危險因素,如果評分>25分,須采取防范措施,分值越大,患者墜床/跌倒風險越大。由當班護士進行評估。住院期間由主管責任護士定期進行評價(每周不少于1次)。充分了解患者年齡、意識狀況、生活自理能力、既往疾病、所用藥物等資料,并根據(jù)這些資料對患者進行風險評估,給予針對性的護理風險預防。針對生活自理能力差、個性要強或倔強的患者應重點進行看護和加強巡視,將患者所需生活用品、信號燈等放在患者隨手可取之處。對部分記憶力障礙、定向思維紊亂患者,護理人員應建立患者聯(lián)系卡,加強看護與巡視,以防走失。(2)及時評估病房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針對性加強安全防范以杜絕病房布局不合理所引起的不安全事件發(fā)生;對病床、地面、門檻等易引發(fā)不安全事件的地方進行改建;增加扶手、護欄等保護措施;保持病房地面清潔、干燥,避免過滑;放置尿壺以利于夜間小便;輪椅等可移動設備加設安全鎖,并定期檢測其安全性能。針對個別煩躁不安、躁動患者應放低病床、使用床欄,同時做好交接班及加強巡視。(3)設立醒目警示標志,對病房拐角、廁所等易發(fā)生跌倒場所應設置安全提示牌,預防不安全事件發(fā)生。(4)強化安全防范教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方面要加強對腦卒中患者的安全防范教育,多數(shù)腦卒中患者記憶力降低、理解力下降、反應遲鈍,護理人員應通過直觀形象的方式使患者了解安全防范知識,必要時可通過錄像、書面等方式讓患者及其家屬了解相關(guān)安全防范知識;另一方面護理管理上應組織護士分享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事件的原因,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從而得到警示。通過安全防范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以減少護理人員因疏忽所引發(fā)的護理風險。(5)加強護理管理。主要包括對護理人員的管理及健全安全規(guī)章制度,對護理人員的管理充分體現(xiàn)在對其業(yè)務能力、責任心等方面的考核,護理人員對工作的責任心與熱情直接與護理質(zhì)量、護理安全密切相關(guān),因此必須加強對其主動服務意識與工作責任心培養(yǎng),同時不斷健全安全規(guī)章制度,改進護理工作流程,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制定應急預案。
1.2.6 監(jiān)控實施的效果 護士長每天檢查改善措施的落實情況,注重效果評價和反饋。
1.3 評價方法 (1)比較觀察組實施FMEA管理模式前后5項高風險因子RPN值。(2)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颊叱鲈簳r,由護士長、護理組長共同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調(diào)查,滿意度調(diào)查表為自制問卷,包括10個問題,滿分100分。(3)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期間護理風險的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觀察組實施FMEA管理模式前后5項高風險因子RPN值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評分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觀察組實施FMEA管理模式前后5項高風險因子RPN值比較(表2)
表2 觀察組實施FMEA管理模式前后5項高風險因子RPN值比較(分,±s)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評分比較(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評分比較(分,±s)
表4 兩組患者護理風險發(fā)生率比較 例(%)
腦卒中患者給社會及家庭帶來了沉重的醫(yī)療負擔及精神負擔,在住院期間發(fā)生的不安全事件極易引發(fā)護患矛盾而影響患者對醫(yī)院的信任及醫(yī)院的聲譽[3]。降低腦卒中患者不安全事件的發(fā)生率是腦卒中護理中的一項重要課題。FMEA是前瞻性制定和管理向心性護理服務流程的科學工具[4];它是一種結(jié)合理論知識與實踐經(jīng)驗的風險預測方法,通過計算RPN值,明確需要優(yōu)先解決的問題和不同階段的工作重點。對于每一個高風險因素,小組成員都要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深入討論,尋找對策,不僅提高了護理工作質(zhì)量,還培養(yǎng)了護理人員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增強了護士團隊的凝聚力[5]。
FMEA的應用使每位護士在質(zhì)量改進中既是管理者又是實踐者,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通過營造正性文化,使更多護理人員參與護理質(zhì)量的改進,同時管理者能及時得到信息,共同與臨床一線護士商討制定切實可行的護理計劃;應用FMEA護理管理模式,將護理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降低了腦卒中患者護理風險的發(fā)生率;防范教育到位,內(nèi)容全面,使患者感到受重視,獲得更多心理安慰,患者和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護患關(guān)系融洽,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和積極配合,共同參與護理計劃的落實,更能有效地預防護理風險的發(fā)生;根據(jù)FMEA這種系統(tǒng)化、前瞻性的風險分析方法,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更加科學地改進了工作流程并得到持續(xù)改進[6];FMEA失效模式可以作為流程制定與改造的方法指引,改造出的護理流程各步驟緊密、系統(tǒng)、符合本科室工作實際,利于護士操作;FMEA護理管理模式的建立,增強了護士的風險防范意識,提高了護士對護理風險評估能力,強化責任心及工作成就感,保證了臨床護理質(zhì)量持續(xù)改進; FMEA護理管理模式,提供簡單、可操作性強的預防模式,使風險防范常規(guī)化、程序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不但讓患者受益,也讓臨床護士和護理管理者受益。
FMEA管理模式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7]。FMEA在腦卒中住院患者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將護理風險發(fā)生降到最低,患者滿意度評分明顯提高。由此可見,該種管理方法對提高護理質(zhì)量,改善護患關(guān)系,提高患者對醫(yī)院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
[1] 謝春梨,廖維芬,唐素榮,等.應用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提高防范針刺傷的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3):230-232.
[2] 劉 鳴,張?zhí)K明,饒明俐,等.中國急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10,43(2):1-8.
[3] 黃愛華,將宏玲,賁 然.腦卒中病人常見的護理安全問題分析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0,8(27):2481-2482.
[4] 包新慈.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及其作為護理流程改造工具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5):79-80.
[5] 蔣谷芬,彭麗麗.應用醫(y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預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3):273-274.
[6] 成 瑤,劉 丁,黃慶寧,等.醫(y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呼吸機相關(guān)性肺炎控制中的研究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1):2693-2695.
[7] 呂 芬,高 原,李 霞,等.失效模式和效應分析在腦卒中后預防誤吸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1):33-36.
(本文編輯 崔蘭英)
Application of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in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f cerebral apoplexy patient
LIANG Juan,ZHANG Ting,LIU Ling
(Hefei Second People′s Hospital,Hefei 230011)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 in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Methods:From January 2012 to October 103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urology care routine nursing.Chose January-October 2013 10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y were received FMEA,the main reason was analyzed,including failure mode was preferred risk selection number (RPN) of five failure mode,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were analyzed,and at the same time develop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implementation.Comparated observation group RPN valu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FMEA management mode,two groups of nurses job satisfaction,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to improve the measures after implementation failure mode of RPN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FMEA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inpatients unsafe events,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work.
Failure mode;Effect analysis;Cerebral apoplexy;Nursing risk management
230011 合肥市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
梁娟:女,本科,副主任護師,護士長
2014-09-01)
10.3969/j.issn.1672-9676.2015.0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