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月華
(北華大學校醫(yī)院 內(nèi)科,吉林吉林132013)
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對患者胃腸動力的影響觀察
牛月華
(北華大學校醫(yī)院 內(nèi)科,吉林吉林132013)
目的:探討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對患者胃腸動力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各40例。對照組患者以5-氟尿嘧啶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以生長抑素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0%,胃腸引流量為(1155±85)mL,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7.5%,胃腸引流量為(1120±79)mL,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臨床效果顯著,并可改善患者的胃腸道功能,促進患者康復。
生長抑素;急性胰腺炎;胃腸動力;影響
急性胰腺炎是臨床上的常見病與多發(fā)病,引發(fā)該病的原因較多,若不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不僅可對患者的胰腺功能造成損傷,嚴重時甚至可威脅患者的生命[1]。雖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臨床上治療急性胰腺炎的方法不斷的增多,但大多數(shù)治療方法將影響患者的胃腸動力,降低患者后期生活質量。為了改善這一情況,在本次調查中,筆者將分析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對患者胃腸動力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均40例。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為22~65歲,平均(44.3±2.4)歲;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為21~65歲,平均(45.0±2.8)歲。兩組患者對于本次分組情況知情無異議,且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較強。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行常規(guī)治療,包括禁食、胃腸道減壓及靜脈輸液治療等。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5-氟尿嘧啶進行治療,詳情如下:5-氟尿嘧啶 (西安海欣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511)500mL+0.9%生理鹽水500mL,靜脈滴注給藥,每日1次,連續(xù)5d。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生長抑素進行治療,詳情如下:生長抑素(MerckSeronoSAAubonneBranch;注冊證號H20090929),持續(xù)靜注,25μg/h,連續(xù)5d。
1.3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消除,行血清淀粉酶檢測恢復至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行血清淀粉酶檢測有所改善;無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行血清淀粉酶檢測無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所得數(shù)據(jù)以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 (均數(shù)±標準差)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時差異顯著。
2.1 治療效果比較:由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其中觀察組顯效20例、有效16例、無效4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0%;對照組顯效17例、有效14例、無效9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7.5%,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2.2 胃腸引流量分析:由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胃腸引流量為(1155±85)mL,對照組患者胃腸引流量為(1120±79)mL,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923,P<0.05)。
急性胰腺炎是臨床上的常見病與多發(fā)病,相關資料表明,急性胰腺炎患者就診時通常為輕型,因此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往往可取得較好的預后。目前臨床上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藥物與治療方法均較多,但大多數(shù)治療均可影響患者的胃腸動力,引發(fā)腸麻痹或胃潴留等病癥,影響患者的康復[2]。因此,除了基礎的胰腺炎治療外,還需注重患者胃腸動力變化,以減輕治療過程中對患者胃腸動力所造成的影響。在本次調查中,筆者主要分析了藥物生長抑素與5 -氟尿嘧啶治療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并由調查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0%,明顯高于對照組77.5%,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胃腸減壓引流量上,觀察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調查結果可充分說明,生長抑素可減輕急性胰腺炎治療中對胃腸動力所造成的影響,改善患者的胃腸動力。
筆者對生長抑素的作用機制進行分析,詳情如下:(1)生長抑素可抑制胃腸膽分泌,進而減少胰腺外分泌;(2)生長抑素可使得Oddis括約肌松弛,進而使得胰管內(nèi)壓降低,減輕患者腹部疼痛感;(3)生長抑素可提高肝臟的功能,避免體內(nèi)聚集過多的內(nèi)毒素;(4)生長抑素可刺激胰腺細胞增生,保護胰腺細胞;(5)生長抑素可抑制炎性介質的釋放,避免對患者胃腸道功能造成損傷。而5-氟尿嘧啶主要通過抑制核酸形成而抑制消化作用。因此,生長抑素具有更強的治療效果,并可改善患者的胃腸動力[3]。
綜上所述,生長抑素對既能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療效果,同時可改善患者的胃腸動力,降低對患者胃腸功能所造成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患者的康復。生長抑素治療效果優(yōu)于5-氟尿嘧啶,值得推廣使用。
[1]盧義軍.急性胰腺炎治療過程中生長抑素對胃腸動力影響的臨床觀察[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1,23(1):57,64.
[2]劉建莊.急性胰腺炎治療過程中生長抑素對胃腸動力影響的臨床觀察[J].臨床醫(yī)學,2014,34(3):61-62.
[3]吉慶.急性胰腺炎治療過程中生長抑素對胃腸動力的影響 [J].臨床醫(yī)學,2014,22(5):12-13.
R576
B
1002-2376(2015)08-0158-02
201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