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華
甘肅省中醫(yī)院藥學部,甘肅 蘭州 730050
正交實驗優(yōu)選歸芪無糖顆粒劑的水提工藝
張中華
甘肅省中醫(yī)院藥學部,甘肅 蘭州 730050
目的:優(yōu)選出歸芪無糖顆粒劑處方藥材的最佳水提取工藝。方法:以加水量、回流時間和提取次數(shù)為因素,按正交實驗設計進行實驗,結果以得膏率和芍藥苷含量為指標,確定最佳條件。結果:最佳提取條件為8倍量的水回流1.5小時,提取3次。結論:該工藝設計合理,穩(wěn)定可行。
腦卒中;赤芍;工藝研究
結果益母草壓制飲片的溶出曲線比傳統(tǒng)飲片在較短煎煮時間方面略高,隨著煎煮時間的延長兩者溶出曲線相近,不同時間點鹽酸益母草堿和干膏收率無明顯差異。
從實驗結果可知,中藥壓制飲片與未壓制飲片相比其指標性成分和干膏率均有所提高。由于增加了飲片的密度使其在浸泡和煎煮時更易進入水中,避免飲片漂浮,更有利于飲片浸潤及成分溶出,達到湯劑煎煮中“藥力共出”的要求[2-3]。
壓制飲片穩(wěn)定性考察采用留樣觀察法。將已包裝的益母草壓制中藥飲片置溫度(40±2)℃,相對濕度 (75±5)%的綜合藥品穩(wěn)定性實驗箱中放置6個月,分別于0、1、2、3、6月取樣,結果表明,6個月內益母草壓制中藥飲片加速穩(wěn)定性良好
我們知道中藥材的需求日益擴大,花類、全草類、葉類及部分質輕或不規(guī)則飲片,因密度小、流動性差、體積大而增加飲片生產(chǎn)、包裝、貯藏、運輸、調劑等環(huán)節(jié)中的困難[4-5]。壓制飲片是針對這類飲片,在不改變飲片外觀形狀及內在質量,不添加任何輔料條件下將中藥飲片壓制成定量單體,制備工藝簡便,設備簡單,易操作也便于臨床飲片的調配;中藥壓制飲片已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目前四川部分醫(yī)院已用于臨床,為實現(xiàn)傳統(tǒng)中藥配方的標準化、自動化生產(chǎn)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1] 宋英.金銀花壓制飲片和傳統(tǒng)飲片的比較[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6):26-27.
[2] 宋英,盛蓉.中藥飲片的定量壓制研制[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2,32(18):1459-1460.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5:223-225.
[4] 宋崎.益母草炮制工藝的優(yōu)化[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9,20(3):709-710.
[5] 謝海洲.傳統(tǒng)中藥的精制與改革之我見[J].中醫(yī)藥學刊,2003,21(2):177.
腦卒中[1]是一組以腦部缺血及出血性損傷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疾病,又稱腦中風、腦血管意外,主要分為出血性腦中風和缺血性腦中風兩大類,以腦梗塞最為常見。腦卒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多發(fā)生于中老年人群,且病情纏綿,后遺癥多。歸芪無糖顆粒是在古方“佛手散”的基礎上,按辨證論治的治療原則,結合臨床經(jīng)驗篩選參合而成,療效確切,是腦卒中恢復期的常用藥。本研究通過查閱文獻,對方中的黃芪、赤芍和甘草的提取方法進行優(yōu)化,采用水為溶劑,以得膏率和芍藥苷含量為指標,按正交實驗進行實驗。
1.1 儀器 高效液相色譜儀(檢測器:Waters 2487;進樣器:Waters 1525);ODS C18(Aglient,5 μm,4.6 mm×250 mm);旋轉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提供);電子分析天平(上海天平儀器廠提供);超聲波清洗機(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電熱恒溫水浴鍋(上海醫(yī)療器械五廠提供)。
1.2 藥材及試劑 黃芪、赤芍和甘草(購自甘肅省中醫(yī)院中藥房);甲醇(色譜純);磷酸;芍藥苷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2.1 芍藥苷的含量測定
2.1.1 色譜條件 色譜柱:ODS C18(Aglient,5μm,
4.6 mm×250 mm);流動相:0.1%磷酸水-甲醇(66∶34);檢測波長:230nm;柱溫:室溫;進樣量:10 μL;流速:1.0 mL/min。
2.1.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5.7 mg,用甲醇定容于5 mL的容量瓶中,作為對照品溶液(1.14 mg/mL)備用。
2.1.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分別取提取的干膏0.3 g,加入適量甲醇,超聲5分鐘,提取2次,0.45 μm微濾膜過濾,定容于10mL容量瓶中,備用。
2.1.4 標準曲線的制備 分別精密吸取芍藥苷對照品溶液(1.14 mg/mL)定容于5mL容量瓶中,濃度分別為0.45、0.4、0.32、0.205、0.164、0.131 mg/mL對照液,測其吸收度。以吸收度和對照品溶液濃度求得回歸方程為Y=1.5416X+0.0478,r=0.999 2。在0.131~0.45 mg/mL有良好線性關系。
2.1.5 精密度實驗 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 μL,重復進樣6次,測得峰面積,其RSD為4.24%,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1.6 重復性實驗 精密吸取1號供試品溶液10 μL,每隔1小時進樣1次,共進樣6次,測得峰面積,其RSD=3.6%,表明樣品在6小時之內穩(wěn)定。
2.1.7 樣品測定 將制備好的供試品溶液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進樣,代入標準曲線計算芍藥苷的含量。
2.1.8 加樣回收率實驗 精密稱取已知芍藥苷含量的2號樣品干膏約0.10 g共9份,于5 mL的容量瓶中,分別加入芍藥苷對照品。按“2.1.3項”操作,進樣測其吸收度,并計算平均回收率為99.1%,RSD為1.90%(n=9)。見表1。
表1 加樣回收率
2.2 正交實驗設計[2-7]
2.2.1 因素水平確定 采用正交試驗法對提取工藝進行優(yōu)選,根據(jù)文獻報道[2-4],本實驗以加水量(A)、回流時間(B)、提取次數(shù)(C)為試驗因素,每個因素設計3個水平,應用L9(34)正交表安排實驗。見表2。
表2 提取溶劑及時間的因素水平
2.2.2 正交試驗設計及結果 為綜合考量提取工藝對兩個指標的影響,本試驗對測得的得膏率和芍藥苷含量兩個指標用權重法進行評分,將兩個指標中測得的最大值定為100分,其他數(shù)據(jù)與最大值的比值計算得分。將得膏率與芍藥苷含量的權重系數(shù)定為0.6和0.4。見表3—4。
綜合評分=得膏率×0.6/43.57+芍藥苷含量×0.4/0.76。
表3 提取溶劑及時間的正交實驗
表4 提取溶劑及時間綜合評分的方差分析
通過表3和表4的綜合分析,3個因素對本實驗結果均沒有顯著性影響(P>0.05),三因素的影響大小為:A2>A1>A3,B2>B3>B1,C3>C2>C1。確定的最優(yōu)組合為A2B2C3,即8倍量的水回流1.5小時,提取3次。
多指標的正交設計實驗分析方法有綜合平衡法和綜合評分法。綜合平衡法就是對測得的各個指標,先逐一分別按單指標計算分析,找出其因素水平的最優(yōu)組合,再根據(jù)各項指標重要性及其各項指標中因素主次、水平優(yōu)劣等進行綜合平衡,最后確定整體最優(yōu)組合。綜合評分法是將每個實驗所得各指標實測值轉化成一個總評分,然后以此評分作為單指標來進行統(tǒng)計分析。本實驗采用綜合評分法優(yōu)選出最佳組合。
由主觀分析可知三因素對本實驗的影響順序為提取次數(shù)、回流時間和加水量,由方差分析看出3個因素對本實驗結果均沒有顯著性影響(P>0.05),最終確定工藝為A2B2C3,即8倍量的水回流1.5小時,提取3次。
參考文獻
[1] 徐偉峰,錢小剛.中藥治療腦中風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7,16(35):5389-5391.
[2] 王云濤,王莉梅,金向群.赤芍的高效液相指紋圖譜及液-質聯(lián)用分析[J].中成藥,2010,32(7):1089-1092.
[3] 王彥志,石任兵,劉斌,等.赤芍化學成分的分離與結構鑒定[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6,29(4):267-269.
[4] 黃海蘭,王國明,徐波.赤芍抗氧化活性及其成分研究[J].食品科學,2007,28(7):76-82.
[5] 周紅濤,駱亦奇,胡世林,等.赤芍與白芍的化學成分含量比較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03,38(9):654-657.
[6] 阮金蘭,趙鐘祥,曾慶忠,等.赤芍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3,20(9):965-966.
[7] 劉鷹翔,馬玉卓.白芍化學成分與藥理研究進展[J].中草藥1995,26(8):437-439.
收稿日期:2014-09-27
作者簡介:張中華(1984—),男,碩士研究生,中藥師。研究方向:中藥鑒定與炮制。
Water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GuiQi Sugar-free Granules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Design
ZHANG Zhonghua
Pharmacy Department of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50,China
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best water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the herbs in GuiQi sugar-free granules.Methods:By taking the amount of water,reflux time and extraction times and the factors,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orthogonal design,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assessing the results with extract yield and peoniflorin contents.Results: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eight times of the amount of water,refluxing for 1.5 hours,extracting three times.Conclusion:The technology is reasonable,stable and feasible.
cerebral apoplexy;ChiShao;technical study
R284.2
A
1004-6852(2015)10-0056-03
2014-12-14
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11SZ0311)。
楊紅梅(1989—),女,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藥炮制與制劑。
△通訊作者:宋英(1959—),男,碩士研究生導師,主任藥師。研究方向:中藥炮制與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