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堂
當下,不少學生在習作中存在著重寫輕改的傾向,有的學生甚至抱著“奉命作文”、作完“交差”,事不關(guān)己的態(tài)度。教師含辛茹苦改了錯字、病句,連一個標點符號也不放過,還要寫上眉批、總批,殷殷期望融于字里行間。結(jié)果呢,學生一拿到作文本,瞅瞅作文成績,高了沾沾自喜,低了收進抽屜,哪會顧及老師的良苦用心?更談不上仔細看看老師的精批細改了。
怎樣扭轉(zhuǎn)學生“應(yīng)付了事”的心態(tài)呢?我認為,轉(zhuǎn)換角色,讓他們作為一名“小老師”,試著改一改同學作文,在批改作文中變被動為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在一次學生互換批改后,有一名書寫不大工整的學生在日記中寫道:“今天,老師讓我們也來當回‘小老師,改一改同學的作文。因為我的字比較潦草,很多同學都不愿和我交換著改,我只好找同樣搭不上伴的小馬虎同學互改。哪知他的字也跟我一樣潦草。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容易幫他改了一小段,累得我眼疼脖子酸。
想想,老師每次幫我們?nèi)?8個同學批改作文,不知要有多辛苦!原來,當老師批改作文還真不容易呢。于是,我慎重地對小馬虎同學說:‘咱們都把作文重新抄一遍再改,好嗎?哪知小馬虎同學也正嫌我的字潦草呢!“從此以后,這位同學每一次作文都盡量書寫得工整一些,好看一些??梢?,學生通過參與批改,增強了寫作責任感,從而逐步養(yǎng)成認真寫作的好習慣。
老師雖然天天和同學們生活在一起,但是因為年齡、經(jīng)歷、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處境等方面的差異,所以老師對事物的關(guān)注點和體會,與同學們其實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同學們的作文,從選材、立意、構(gòu)思到具體表達,無不是童真、童心、童趣的表現(xiàn),老師來改,畢竟隔了一層,而同學們相互之間則更能體會其中三味。讓他們自改,就更容易從選材立意、謀篇布局,到每句話、每個詞、每個字,甚至標點符號提出自己的見解。這種有熱情的參與,無疑更能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例1、我們的小汽車“嘟嘟嘟”地帶我們上山了!一路上,云霧繚繞,路旁的松樹“沙沙”作響,好像是在迎接我們的導(dǎo)游,前面的景物若隱若現(xiàn),整輛車就好似浸泡在牛奶里?!肮?,汽車也喝起牛奶啦!”我高興地拍手。
【在本段的修改中,大家發(fā)現(xiàn)了什么?那就是小讀者增加了環(huán)境描寫(“加進環(huán)境描寫”這一點老師可以在指導(dǎo)或簡單點評時告訴孩子),多了幾分童真、童趣。你看,小汽車的“嘟嘟”聲、松樹的“沙沙”聲,無不包含著小讀者獨特的體驗。而汽車在這樣的山路中行駛,就像在喝牛奶,有趣極了?!肮眲t是小作者有了新發(fā)現(xiàn)時發(fā)出的得意之聲。這樣的修改,雖然沒有將環(huán)境寫得美輪美奐,但童心可嘆!】
例2、嘿!三根香腸熟了,兩條玉米也熟了,一陣陣濃郁的香味直往我們的鼻孔里鉆。美味搶先試!我們一人一條香腸,把兩條玉米留給了兩個小弟弟。
【在本段中,沒有讓梨的孔融,只有純真的孩子——美味搶先試!搶的當然是香腸,留下的當然是玉米了。活生生的孩童形象就呼之欲出了。我們仿佛看到了正在大快朵頤的孩子和一旁邊啃玉米便流口水的小弟弟啦!這就是孩子的原味生活,也是只有孩子才會改出來的細節(jié)?!俊兑按豆?jié)選》
葉圣陶先生指出:“教師改文,業(yè)至辛勤,茍學生弗曉其故,即功夫同于虛擲?!苯處熗ㄟ^多種方法批改作文,其目的主要在于通過評判,引起學生的思考、修改。
學生如果不思考,不修改,教師的批改工作等于白做。而如果讓學生都參與作文批改,教師就不必再把大半的時間用在作文批改上,而把時間花在巡視學生的批改上,及時地啟發(fā)、指導(dǎo),完善學生的修改。
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批改的效率,也讓學生體會到當“小老師”的酸甜苦辣,他們的自豪之情是不言而喻的。學生在習作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體現(xiàn),作文教學效率也就高了。
例3,《考試的煩惱》節(jié)選:咦?這一題怎么做?我瞪大了眼睛看著題目——給短文選擇正確的解釋??擅總€解釋的意思都很相近,我該選擇哪一個答案呢?我猶豫不決,一會兒咬著筆蓋兒,一會兒撓了撓腦袋,一會兒托著下巴想,一會兒又在嘴里念念有詞,希望能找到靈感!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出來,最后只好不管三七二十一,狠下心來選擇了“A”。
開始檢查了!啊,錯了一個字,我拍了拍胸脯,趕快把它訂正過來。糟了,又錯了一個字!我拿起筆剛想改,卻突然忘記那個字該怎么寫……我該怎么辦呢?慢慢想吧,還有多長時間?后面都沒有檢查呢!跳過去吧,分數(shù)會不會白白流失呢?要是考不好就慘了!哎,先檢查吧!
【讓學生自改前,老師在點評中可以提示——活用“一會兒”,寫活“猶豫不決”!回憶檢查時的所做所想,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那么,學生就能夠結(jié)合自己考試時的實際情況,寫出當時的場景?!?/p>
例4、夢的風波 ? ?【六年1班:楊瓊芳】
小鳥嘰嘰喳喳地在窗外叫早了!我窩在床上,揉揉眼睛,睜開朦朧的睡眼。突然,我想起那件可怕的事,“哇——”的一聲哭了。
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聞聲走了過來,輕聲細語:“怎么啦?”她(同一段話中,盡量不要重復(fù)使用稱呼)一臉溫柔,輕輕撫摸著我的小臉蛋。要知道,這時的媽媽心情最好。
【“我”在床上,怎么知道媽媽在廚房里洗碗呢?改為忙碌更合理。】
“我……我……”我緊張極了,雙手抓著床單,臉色有點兒蒼白,心想:媽媽要是聽了我的話,會不會罵我呢?要不要告訴她呢?
【心理活動可以看出“我”此時的矛盾想法?!?/p>
媽媽坐在床邊小聲地問:“說吧,別怕。”她用手托起我的下巴,對我微笑,那神情就像一只溫順的小貓。
我打了個哈欠,隨后吞吞吐吐地回答:“是……是……是我偷了一個同學的文具盒?!闭f著,我的雙手不安地動來動去,眼睛里含著閃閃發(fā)亮的淚花。
“誰的?”媽媽臉色大變,轉(zhuǎn)眼間變成了一只兇惡的大老虎,手高高抬起,似乎隨時都有可能重重落下來。【比喻能使人物的神態(tài)更具體、形象。】
我滿臉通紅,強忍淚水,叫道:“是小軍的,那文具盒很漂亮,上面有米老鼠和唐老鴨,是我最愛的,所以……所以偷了。”(神態(tài)描寫寫出了我的委屈與害怕。)
媽媽雌性大發(fā),“啪——”的一巴掌重重地落在我的臉上。
“什么時候偷的?”眼里火花四射的媽媽叉著腰,早已站到床前。
“……”
“說呀!”媽媽提高了嗓門。
我解釋道:“是,是我剛才做夢的時候。”我的淚不由自主地滾了下來。
“啊!?明明,是媽媽不好,媽媽給你買文具盒,好嗎?”媽媽大驚失色,撲到床頭,摟住我,露出了懊悔的神色?!疽贿B串的動作以及神態(tài)暴露了媽媽的自責與懊悔。】
我一臉懇求,小聲說:“媽媽,我不再做這樣的夢了,好嗎?”
“……”
溫暖的陽光照在了我的床上,照在了窗前那只羽毛潔白如雪的小鳥上,我的心伴著小鳥的歌聲飛出了很遠很遠……【環(huán)境描寫把“我”如釋重負的輕松愉快寫活了,照應(yīng)開頭,襯托巧妙!】
【點評:本文的題目有吸引力,能引起讀者的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同時,本文能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來寫,而且利用環(huán)境前后照應(yīng),不僅使文章結(jié)構(gòu)緊湊,而且烘托了人物心情,充滿了詩情畫意?!?/p>
總之,作為語文老師的我認為:作文批改,就是對作文進行評判、修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作文批改,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dǎo)下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缺點,更好地在習作中學習作文。但是,學生是作文教學中的主體,如何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真正發(fā)揮主體作用,這才是關(guān)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