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堃 聶鐘鳴
【摘要】在對比修辭框架內,分析英漢句子結構中“被動與主動”的差異,試圖幫助提高大學生英語寫作水平。
【關鍵詞】英漢對比修辭 主動 被動 英文寫作
美國學者Robert Kaplan與1966年首次提出對比修辭(contrastive rhetoric)這一概念。這一概念被用來闡述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與英語作為母語的作文之間的差異。(林大津)1988年Kaplan 把這益概念發(fā)展為“跨語言、跨文化之對比” (Kaplan)。Kaplan 認為英語的語話結構呈直線型(liner),而東方語言的語話結構呈螺旋型(circular/ spiral/ indirect)。由于絕大多數的中國高校學生都屬于把英語作為外語的英語學習者,而英語寫作不僅是大學英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專業(yè)英語的一門必修課。那么在英語寫作的教學中,英漢對比修辭的特點研究就是必要的。
對比修辭的一個主要觀點就是母語的負遷移會影響第二語言的寫作。即母語的語言和修辭習慣規(guī)則會干擾第二語言的寫作。(韓瑾)在寫作中,學生的寫作障礙通常會在句子結構、段落劃分、主題思想、篇章結構四個方面體現。而句子結構又是最基本的一個方面。句子結構時英語寫作中的基本構成單位,是僅次于單詞和短語來承載意義的主題。一旦句子結構出現修辭障礙,讀者就會出現閱讀障礙。因此句子結構中的英漢對比修辭時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
我們可以把句子結構問題又細分成三類:物稱主語(impersonal)和人稱主語(personal);被動(passive)與主動(active);形會(hypotaxis)與意合(parataxis)。 由于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水平的評估很大一本分取決與大學中個級別的英語考試(CET-4、CET-6、TEM-4、TEM-8)。在這些考試中,議論文是主要的考察文體。在英文議論文的寫作中,通常被動句的使用頻率高于主動句,而在漢語修辭中,主動句的使用頻率較高。因此,學生作為中經常會出現漢語思維下的寫成的英文主動句。
比如:人們覺得足球很流行。
主動:people think that football is popular.
被動:it is said that football is popular.
這樣的句子對于英語時母語的閱讀者來說會造成一定的閱讀障礙,另一方面,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文章的質量。
英語中的被動句式,其充當主語的大都是“非靈”(inanimate)物稱;反之,漢語具有人稱傾向,大多數都采取主動句式。例如:
如今家長花了大量的錢在孩子的教育上。
主動:Parents nowadays have spent substantial amounts of money on the childrens education.
被動:Substantial amounts of money have been invested on the childrens education by their parents.
由于漢語修辭方式的差異以及漢語句法的限制,漢語使用被動句較少。被動的意義大多由上下文來表達,而不是由句子結構來表現。那么這種負遷移使得中國學生在英語寫作中不太習慣使用被動句型,或者說中國學生不太喜歡用被動的方式來思考。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學生的習作。
Topic:Do you agree with the viewpoint that it is easier for people to become educated now than tiwas in the past?
過去的幾十年,政府采取一切盡可能的辦法來增加大學生的人數。
主動(學生):Government have done everything possible to increase qua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被動(修改后):Everything possible has been done to increase qua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人們普遍認為如今讀大學比以前幾代人要容易了。
主動(學生):Most people think that it is easier to become educated nowadays than it was in previous generations.
被動(修改后):It is commonly believed that it is easier to become educated nowadays than it was in previous generations.
這主要是由于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在當代強大的科技中大眾教育的重要性。
主動(學生):This is because that people have paid increasing awareness to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increased availability of modern technology.
被動(修改后):This is because that increasing awareness has been paid to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increased availability of modern technology.
試將本文開頭三個句子,也就修改后的被動句式連在一起:Everything possible has been done to increase qua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ast few decades.It is commonly believed that it is easier to become educated nowadays than it was in previous generations.This is because that increasing awareness has been paid to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increased availability of modern technology.
我們會發(fā)現:用被動句更能夠表達客觀事實這一概念,使得文章說服力更強,從而閱讀更流暢,考試中也可得到更高的分數。
綜上所述,在大學英語寫作課程中,教師應該把“被動與主動”這一基本的英漢對比修辭概念融入課堂。通過對學生習作的講解,在輔以一定的理論知識,學生很容易就能認識到英語與漢語修辭上的差異,從而在寫作中多用被動思維,提高英文寫作的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林大津.國外英漢對比修辭研究及其啟示[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07.
[2]Richard M.Coe,胡曙中.英漢對比修辭研究初探[J].外國語.1989.02.
[3]韓瑾.基于對比修辭的大學英語寫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
[4]彭宣維.英漢語在語篇組織上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
[5]劉士聰.寫好英語句子———永遠的基本功[J].中國翻譯,2006.
【基金項目】本文章為湖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3年度課題《對比修辭理論與英漢寫作差異分析》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3B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