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伍 張飛
【摘 要】 此次赴四川省成都市學習考察,不但發(fā)現(xiàn)了自身的優(yōu)點,同時也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定會以更大的熱情、蓬勃的朝氣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關(guān) 鍵 詞】 考察;學習;學校
明媚春光,柳樹舒展,在美好的季節(jié)里,我非常有幸地來到成都進行考察學習,在短短的三天學習時間里,參觀考察了四所不同風格的學校:有富有生機、充滿活力的泡桐樹小學;有以“花文化”聞名的三圣鄉(xiāng)中心小學;有歷史悠久深藏“雅”味的成都實驗小學和一座富有現(xiàn)代生活理念與古典氣息相結(jié)合別具一格的草堂小學。這次學習考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受益匪淺,靜下心來回顧與思考,也頗有感受和啟發(fā),更加明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一、考察學習的感悟
(一)辦學理念彰顯了校長辦學風格
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zhì)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牽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努力搖動一棵一棵樹,進而搖動整片森林?!币粋€校長就是一面教育的旗幟,校長的思想就是學校的辦學思想,就是學校的靈魂。一個有思想、有文化品位、有內(nèi)涵的校長,能將先進的辦學思想、文化品位感染他人,引領(lǐng)學校發(fā)展。參觀的四所各具特色的學校,從學校的校容校貌,學校的辦學理念可以看出作為學校發(fā)展的領(lǐng)頭羊——校長,他們肩負起了學校發(fā)展的重任,頗具思想,把對教育那份獨特的愛融入他們辦學的全過程中。從泡小“和諧教育、自主發(fā)展、成人成才”的辦學思考實踐中看到校長的理想與目標。三圣鄉(xiāng)小學立足當?shù)剞r(nóng)村——花,校長以花一樣的精神,在花上做足了文章,帶領(lǐng)教師們創(chuàng)造了花一樣的教育。成都實驗小學“小學堂大雅堂”,校長在雅學上開發(fā)了教育的亮點。草堂小學深挖詩文化,提升辦學的文化品位,他們用心提煉的教育理念,打造學校特色,彰顯了校長的辦學風格。
(二)特色打造提升學校辦學品牌
所參觀的這些學校共同之處就是:有先進的辦學理念,雖然大部分辦學理念不盡相同,然而正是這些不同的理念,造就著特色不同的學校。走進每所校園,育人思想的火花隨時會在眼前呈現(xiàn)?!芭菪 苯Y(jié)合自己的實際,從和諧入手,進行和諧課程、和諧課堂、和諧德育、和諧管理、和諧家教、和諧校園的實踐。漫步在三圣鄉(xiāng)小學校園里,一朵朵絢麗的鮮花綻放,以花為媒體,提升著師生的品位,陶冶高尚的情趣,進而影響著村民的素質(zhì)。成都實驗小學從儒雅的教師、文雅的學生、和雅的家長、高雅的學校,呈現(xiàn)了小學校大雅堂。草堂小學屋檐的青瓦、淡綠色的墻體給人一種寧靜,杜甫的雕像讓人感覺到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厚重和儒雅的氣質(zhì),從中迸發(fā)出濃濃的書香味;一棵棵濃陰的大樹,一片片如茵的草地,點綴著美麗的校園——一個優(yōu)雅舒適的生態(tài)空間,一個文化底蘊豐富的學習空間,一個弘揚個性發(fā)展的活動空間,一個關(guān)系和諧的情感空間。正是一校一品,獨具特色,才有學校品牌的形成。
(三)著力打造學校文化內(nèi)涵的顯性標志,提高學校知名度
學校文化就是以學校價值觀念核心的各種觀念、制度、行為、環(huán)境、歷史等要素的集合體,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就是愛、責任與希望,這體現(xiàn)在每位從教教師的言行舉止中。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將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主要內(nèi)容,同時校園環(huán)境也將要充分發(fā)揮育人的功能,讓每一面墻都會說話。再者,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學校禮儀、學校服飾、學校語言也體現(xiàn)了學校的辦學理念,這些內(nèi)容都是學校文化內(nèi)涵的一部分。
二、考察學習后的啟示
(一)堅持走學習、借鑒、創(chuàng)新之路
雖然這次外出考察、學習的時間、內(nèi)容有限,但收獲卻是無限的,學習的成果必將以顯性或隱性的方式呈現(xiàn)在今后工作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之中。學而思變,學則思進。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井底之蛙,閉門造車,都是狹窄的,借鑒別人的閃光點,以此點燃智慧的火花。只有不斷地學習,多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著力點高一些,多融入現(xiàn)代化的辦學思想,并結(jié)合自身實際,因地制宜,從而形成自己的辦學風格。
(二)用心提煉升華學校的辦學特色,達到新的境界
要加強實踐到理論的學習,從細節(jié)入手,多思考,多總結(jié)。我們平時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而所做的每一件事就像一顆珍珠,散落在教育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之中,缺乏的是用心把每顆珍珠串聯(lián)起來的工夫,我們應注意把所做的工作從理論的高度加以提煉、升華,達到新的境界,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人優(yōu)我新,從而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三)要有滴水穿石的工夫才能取得成功
作為一名校長,要把工作作為事業(yè),而事業(yè)的責任在于奉獻。校長的發(fā)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最好是一時的目標,更好是永恒的追求。古人曰:不積小溪,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校長的成功不是一早一夕之功,這是逐步積累、逐步孕育的過程。中國有句成語叫做“根深葉茂”,一棵參天大樹綠蔭如蓋,歸功于它的根。樹根有兩個特性,一個是“沉默”性,它的根深深扎在地下,它沉寂、它默然,人們看到?jīng)_天的樹干,如茵的綠蔭,卻未能看到它的根正在默默地向四周伸展著。二是它的“堅定性”,根在地下,地下可能是瘠土一片,但它卻把根堅定地扎在地上吸收營養(yǎng),茁壯成長。由此想到了在校長成長的道路上,“欲速則不達”,要像樹根那樣具有“沉默性”“堅定性”。在辦學的過程中,應該沉下心來,立足自己學校,要有長期奮斗、堅持不懈的精神,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認準目標前進,才會成功。
此次的學習考察,不但發(fā)現(xiàn)了自身的優(yōu)點,同時也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定會以更大的熱情、蓬勃的朝氣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參考文獻】
[1] 雅斯貝爾斯. 什么是教育[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1.
[2] 木木. 全國特色學校考察路線五[J]. 贏未來(學校品牌管理),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