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穹 黃晟昱
摘 要:隨著中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了將近半個世紀,越來越多的奇奇怪怪的建筑如雨后春筍般進入人們的視野,著名的有央視大樓,中國日報社大樓等等。國內從2010年以來陸續(xù)開始舉辦了“中國十大丑陋建筑”的評選,這意味著了中國人民在物質上逐漸富足了以后,在精神文化上的訴求日益增加,導致了一些設計師和甲方在建筑的外觀上嘩眾取寵,希望奪人眼球,不僅做丑了建筑,在建筑的功能和實用也一塌糊涂。但不乏不錯的建筑,如國內貝律銘先生的香山飯店,集美觀的藝術性與技術層面上的功能實用性為一體;再如香港建筑設計事務所OVA的創(chuàng)作團隊所提倡的“疊疊樓”的新理念酒店建筑,利用集裝箱可以隨意移動各個房間的位置,都很好地在為功能性和形式上融合了一個不錯的結果。本文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搜集了廣泛的酒店設計的資料,寫作背景是以國內外的相關領域的現(xiàn)狀來進行構思,并且在文中舉不少生動的例子來完善觀點。開頭敘述了酒店建筑的發(fā)展歷程以及當今社會酒店建筑的形式化設計,接下來用就功能性和形式化的酒店分別舉例論述,并就形式與功能對酒店建筑的對立性和統(tǒng)一性做了詳細的分析,并把觀點賦予到國內外酒店的設計現(xiàn)狀和展望。最后總結全文,簡要提出對酒店建筑的形式和功能根據(jù)外部因素相互的融合的看法。
關鍵詞:建筑形式化;實用性;酒店建筑
1 研究的背景意義和目的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技術與藝術的夾縫中求生存來形容一下中國的建筑設計師再不為過,酒店建筑設計由于其類型的特殊性而要滿足各類人群的居住習慣,更對這兩方面平衡要求達到了極致。其中就功能性而言在設計的過程中,甲方會經(jīng)常就資金問,所選外立面材質的價格,機構造價的成本,房間數(shù)量的多少而不斷給你施壓。而政府則就結構是否牢固,防火是否合理,人防工程的標準而嚴格要求你,最后到了人民群眾檢驗的時候還要看下你的房間是否舒適等等一系列功能性的問題。而藝術層面,直白地說就是是否好看,能不能表達出設計師的審美傾向和所反映的文化意圖,因為酒店也是一個地方的名片,以一方文化底蘊的體現(xiàn)。這兩個方面看似是設計團隊和資方的博弈,其實更是功能性和形式感的對弈,這種博弈還一直延續(xù)到建筑施工直到后期建造完成。而酒店更是一個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的地方,更需要考慮兩者的平衡。
而在藝術和技術中取舍的程度,大概每個建筑設計師的標準都不太相同,更有自己的標準,這是一個矛盾而統(tǒng)一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前赴后繼的設計師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導致全國各地經(jīng)常冒出來各種奇形怪狀的酒店建筑物,這不是很好的良性循環(huán),我們應該放慢嘩眾取寵的腳步,停下來仔細地回味一下中國各地的文化底蘊,嘗試著在完善酒店功能的同時找到藝術的突破口,這對每個城市文化傳承以及酒店本身的顧客群都是一個具有進步意義的事情。
1.2 研究目的
目前我國內的酒店建筑分類化不明確,大多數(shù)酒店有著驚人雷同,從裝飾風格到布局再到家具的擺放都有高度的相似,可能唯一不同的就是外立面材質。但近期崛起的一些酒店在外立面材質都一致選擇了類似顏色玻璃幕墻。國內大多數(shù)酒店在一方面兼顧遵守政府或者相關單位的一些設計規(guī)范的同時;另一方面想要盡可能地多增加房間布局,增加收益,今兒選擇了最為簡單的建筑形式,類似直筒式方塊大樓,這種大樓造價相對較低,而且施工簡單,最為符合投資方意愿。但在酒店建筑開始同類化的同時,他們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的酒店毫無亮點。研究的目的就是在我國的酒店建筑提取一些優(yōu)良的形式元素重新賦予酒店建筑本身,不管奇形怪狀奪人眼球的酒店也好,功能單一實用至上的酒店也好,如何提取兩者的精華加以統(tǒng)一正是本文的研究所在。
通過資料的收集,大量案例的查閱,不斷分析各個案例中的差異并分類研究,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對建筑理論的認識,同時開拓了對事物認識的觀點,最后得出的結論,對今后的設計生涯有著不可多得的珍貴認知。
2 酒店建筑的設計藝術性
2.1 酒店建筑的由來和研究范圍
酒店是建筑里一個重要的建筑類型的分支。隨著旅游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地球村理念的不斷推進,人們可在很短的時間內領略到世界各地的風光,所以酒店產(chǎn)業(yè)日益增大,而酒店的建筑設計作為酒店產(chǎn)業(yè)的重中之重也越來越被重視起來,從以前簡單的功能單一的客棧形式不斷變化為種類繁多,風格各異的類型化酒店。
酒店(HOTEL)一詞來源于法語,當時的意思是貴族在鄉(xiāng)間招待貴賓的別墅,在港澳地區(qū)及東南亞地區(qū)被稱為酒店,在臺灣被稱為酒店,在中國大陸被稱為“酒店”、“飯店”、“賓館”、“旅店”、“旅館”的。我們從酒店的稱謂與功能,可以找到對酒店的定義。然而,在當今社會,我么對酒店的定義也是五花八門,眾說紛紜。酒店建筑的設計也隨著社會的進步有了很大的變化,功能性和實用的酒店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
酒店建筑不僅要滿足客人居住的舒適性,而且還要讓入住者有流連忘返的視覺體驗,可謂將功能性和藝術性的矛盾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也是全世界有想法的建筑師所面臨的一個重要難題。
2.2 酒店的建筑形式的藝術性
除去酒店建筑的基本功能需求,物質與精神上的雙重標準是越來越多酒店入住者所重視的。
在我學習美術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說過“構成基礎”這門課,所有頗具藝術館的建筑都是利用了構成的元素,從點、線、面到重復,從材質的肌理到矛盾空間,藝術無時無刻不蘊含在建筑中,空間的處理手法多種多樣。從W酒店和最新的上海水舍都能看出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摒棄了虛華煩瑣感覺,開始向極簡主義轉變,這是酒店多樣化種類的一種進步。層層疊疊的空間效果也有很多設計師去嘗試,如婺源婺里度假酒店以及隈研吾的北京瑜舍酒店等等。這種酒店的空間、室內的質感等藝術形式的構圖,要求在建筑空間組合中,結合定的創(chuàng)作藝術性的差別,而達到豐富空間層次的效果。
W聞名世界的連鎖高端酒店W酒店應該是每個設計師都較為認可的酒店設計,設計者根據(jù)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和當?shù)氐牡貏萁Y構來設計每個地方獨一無二的W酒店。這種人性化的設計理念不僅尊重了當?shù)厝罕姷膶徝懒晳T,而且在建筑的形式上還可以做得豐富多彩。由于考慮了每個地方的地勢和外部自然因素,所以在功能上也和當?shù)氐淖匀缓颓闆r如何的相得益彰。
3 形式與功能在酒店建筑中的對立和統(tǒng)一
3.1 偏向形式化的酒店分析
酒店作為一個地方的文化低于的載體,具有當?shù)匚幕乃囆g性是必然的,但是考慮到文化藝術性對于建筑整體功能的影響,我們不得不提到這位大師——貝聿銘,他的著名作品“香山飯店”,這是一個把藝術性和功能實用性的矛盾減到最少的好作品。
本人在高一時期去北京探親,決定把握好這次機會,一探大師的手筆。象山飯店是貝律銘先生于1984年設計的,對設計有興趣的同學基本上都會有些了解,這是中國酒店建筑史上有著重要意義的建筑。在我心中沒他的地位不下于貝律銘先生的另一作品“蘇州博物館”。
參觀象山博物館的時候正值秋季,秋高氣爽,酒店內人不多,以現(xiàn)在的先點化的眼光看著這座酒店,你仍然不覺得它會過時。碩大的力量和傳統(tǒng)式的中國元素在這座建筑里你隨處可見,但是這種元素經(jīng)過貝律銘先生的提取和簡化,你完全感受不到類似北京西站的那種生搬硬套,是一種混凝土真正與文化底蘊的融合。經(jīng)過20多年風吹日曬,這位老建筑更散發(fā)出一種自然古樸的味道。
這位先進的開拓者在20年前就為中國的建筑師上了生動的一課,但是國內的大多建筑師并沒有追隨者他的腳步,而是不為所動地蓋起來一棟棟方塊式的大樓?;匕⒗锏穆飞下愤^北京西站,以它代表的眾多偉大的“中式”風格建筑真是令人大開眼界,不僅在功能設計上有一定缺陷,而且在外形上生搬硬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發(fā)指。
3.2 偏向功能實用性的酒店分析
在功能實用性節(jié)點類型中,我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曾經(jīng)的第一高樓,南京市的標志性建筑物“金陵飯店”作為分析案例。在80年代,它不僅是曾經(jīng)的中國第一高樓,還是江蘇省第一家豪華五星級酒店,有著數(shù)不清的名頭,如“中國第一部高速電梯,中國第一個高樓直升機停機坪,中國首批六家大型旅游涉外飯店之一”等等。這是一座中國現(xiàn)代化下酒店建筑的代表,代表著中國的酒店設計和建造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利用最簡單毫無新意的設計語言制造出最為完善的功能體系,從客房布局,到高速電梯,再到第一家旋轉餐廳,金陵飯店無不處處向可和體現(xiàn)著自己的無微不至,把酒店的功能和服務做到了當時的極致,這在80年代的中國確實是一種進步的體現(xiàn)。
3.3 形式與功能的對酒店建筑的影響
(1)矛盾性。圖7是西班牙地圖,可以看出一些地圖上的一些靠近海的城市被標注出來了。從90年代到2010年的本地常住人口我們從圖中可以粗略地發(fā)現(xiàn):在20世紀60年代人口激增,主要原因是這些城市已基本上被開發(fā)為濱海城市。但是還有一個我認為比較有意思的原始完善的空調系統(tǒng)在這個時候剛剛被研發(fā)。這個數(shù)據(jù)深刻地反映了“空調”這個所代表著建筑功能性的用品對于人的生活影響到底有多大。如果再把時光倒退幾百幾千年,讓我們回到古羅馬、古埃及,或者近一點的凡爾賽宮,你們能在這偉大的建筑作品里住得習慣嗎?你不可以,最簡單的一個馬桶就把我們打敗了,功能把我們寵溺得麻木了起來,對違心愿的事情的反應也是一直抱有情緒性的。但是誰能說古羅馬的旅店、古希臘人的住宅以及凡爾賽宮的建筑沒有藝術性嗎?答案顯而易見,除去了功能適用性的建筑不能為人服務的,只能作為純粹的藝術品去觀賞。但是按照顯示情況,再藝術化形式化的酒店也不可能把這些基本的居住功能性的儲物摒除。所以秉承著絕對的形式化與藝術化的建筑都不是為人服務的。
(2)統(tǒng)一性。造房子就像塑造一個人,最初的純功能性的建筑就像一個赤身裸體的人,但很快,人們就會對自己的赤身裸體到厭倦與羞恥,于是用越來越多的衣服來裝飾,但是又很快引起新的厭煩,覺得身上的這件衣服不再適合自己了,想摒棄掉再換一個新的衣服,這個不斷改進又拋棄的循環(huán)不停地運轉著,至少目前也看不到盡頭。但是在這種不斷的循環(huán)過程中,始終有人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這里我們再次舉例貝律銘先生的作品Kips Bay Towers酒店,(圖8)可看到此建筑遒勁的粗野主義立面,但是由于沒有安放空調機的合適位置,酒店住戶就提抗議。經(jīng)過貝律銘先生的重新設計在外表面錯落有致的空調外機的擺放位置(圖9),我們又看到了一種新的建筑外觀,在此問題上,功能性和藝術性得到了協(xié)調,我們可以看出功能與形式在某些情況下結合外部的因素是能得到很好的統(tǒng)一。
4 現(xiàn)代酒店建筑的設計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4.1 國內酒店設計研究現(xiàn)狀
國內的酒店設計繼續(xù)秉承了實用至上的設計理念,千篇一律的直筒式的建筑造型毫無新意,且是室內的布局以及周邊景觀的規(guī)劃也驚人的相似,導致了現(xiàn)在顧客對于國內的大多數(shù)酒店不抱希望,從而導致了導致很多及對岸經(jīng)營疲軟,競爭無力,給當?shù)卣图追皆斐纱罅康膿p失,同時也不利于當?shù)氐穆糜螛I(yè)的發(fā)展。
但是隨著中國設計師逐步與世界接軌,很多海外歸來的設計學子帶來西方的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思想,做出了比較不錯的酒店,在藝術性和功能性上達到了一個比價好的契合度,比如說“上海水舍”酒店。水舍酒店本是有上海黃浦區(qū)老碼頭一角的舊房改造設計而成,酒店是整體的工業(yè)型簡約設計,以及對于“見”與“被見”的設計側重理念,則同樣令人難忘。部分客房比鄰相對,僅以位于鏡子內部的一板相隔,換言之,與隔壁房間的客人談天說地不再是件難事。這種人與建筑相互交融的理念在上海水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
4.2 國外酒店建筑設計研究現(xiàn)狀
國外酒店的設計尤其是歐美的西方國家有著很多很先進的理念,在建筑的特色性以及體現(xiàn)當?shù)匚幕L格的表現(xiàn)形式上做得具有進步意義。例如,據(jù)西班牙《世界報》報道了“疊疊樂”這種如堆塔式的可任意變動房間位置的新型建筑理念,他預計將在2017年被建造出來。這種酒店建筑通過固定在建筑四周的網(wǎng)架來實現(xiàn)各個房間的移動,類似于有些平時“ps3game”中的模擬建造游戲。他不僅很好地解決了建的交通流通性問題,而且開啟了一種新型的居住生活理念。并且這種模式下酒店還可以廣泛地運用到公寓當中,如果人們要出行,就可以把自己所居住的房間隱藏起來。這種新興的設計理念在兼顧了美觀的同時,也注重開拓了技術層面上的創(chuàng)新,為人們提供了的居住方式理念。
4.3 發(fā)展趨勢
酒店是一個及其功能性和尾數(shù)特色一體的獨特建筑形式,它不僅要在外部的形式上做些文章,體現(xiàn)自身或者本地的文化特色底蘊,還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越來越多的酒店建筑提倡給予入住者全新的入住體驗,這種理念逐步摒棄了是建筑形式更重要還是功能實用更重要這個經(jīng)典的問題,而是向著一種兩種相互融合,不分彼此側重比的理念進步著。
5 結語
不論什么形態(tài)的藝術風格用在設計酒店建筑上,首先必須要尊崇的是建筑的基本規(guī)范以及當?shù)氐淖匀簧鷳B(tài)環(huán)境。做到更好的前提不是奪人眼球、嘩眾取寵的奇奇怪怪的建筑,也不是那種規(guī)規(guī)矩矩不求新意只求簡單的方塊大樓,而是根據(jù)不同地方的文化風格、地勢條件,在遵循建筑以及力學的客觀規(guī)律下,把藝術化的建筑形式感融于自然。所以酒店建筑的形式感和功能性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時間段、特定的地勢環(huán)境下是矛盾的,但這個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功能性,畢竟這是為人服務的東西。但是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兩者并不沖突,而且還能很好地結合,化矛盾為統(tǒng)一。如果在一個酒店設計項目中,既能滿足客戶的各項指標要求,又能在這些復雜的要求中保持自己的設計個性,表達自己的設計思想,提倡新的設計理念,給入住者一個全新的居住理念,那倒不失為一個優(yōu)秀的酒店建筑作品。
參考文獻:
[1] 楊高飛.關于星級酒店建筑設計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10).
[2] 王曉俊.風景園林設計[M].江蘇科學出版社,2001.
[3] 王受之.世界現(xiàn)代建筑史[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9.
[4] 李成,陶花明.談現(xiàn)代酒店的建筑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35).
[5] 肯尼斯·弗蘭姆普敦(美).現(xiàn)代建筑——一部批判的歷史[M].張欽楠,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
[6] 建筑設計資料集(4)(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4.
[7] 賓館·旅館[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
[8] 建筑設計師和建筑經(jīng)理手冊——無障礙設計[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楊穹,上海理工大學附屬中學高三(4)班。
黃晟昱,同濟大學設計創(chuàng)意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