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利萍
【摘要】由于種種原因,七年級新生對新的生活充滿了好奇也充滿了困惑,本文從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huán)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幫助學生適應新的學習三個方面進行探索研究,通過實踐證明能幫助七年級新生盡快適應初中生活。
【關鍵詞】七年級新生 適應 初中生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4-0262-02
九月,秋風送爽,丹桂飄香。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們都會迎來一批七年級新生。他們還帶著滿臉的稚氣和對新生活的好奇,然而伴隨著學生自身角色的轉變,學校課程的增多,人際關系的重新組合,學習負擔加重,種種問題撲面而來,他們對新的生活和環(huán)境充滿了不安和惶恐。有的心理學家把這一時期成為“心理斷乳期”。他們既希望離開成年人的保護,又希望成年人的幫助。這個時期又有人稱為“危險期”,他們或迷惘,或困惑,他們想前進,又容易誤入歧途。
那么,如何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初中生活、平穩(wěn)渡過這一時期呢?
一、細心幫助他們適應新的環(huán)境
1、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學生在新的班集體有一段磨合期,對班主任的管理也持觀望態(tài)度。如果班主任能夠在短時間內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將對開展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
案例1:在開學初的班會課上,我給每個學生發(fā)了一張小紙條,讓他們寫上自己的姓名、愛好,特長,曾經(jīng)擔任的職務、目前想擔任的職務、曾經(jīng)獲得的榮譽、對新班級的期待、對自己的期待以及家長聯(lián)系方式以及工作單位等。然后把這些信息整理成一張表格,隨時進行翻看。這樣有利于班干部成員的確定和班級其他工作的開展。對表格透露的一些特殊信息,如有些學生是單親家庭或者是留守兒童,我也能夠及時通過家訪和個別談話去把工作做得更細。
2、培養(yǎng)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團隊。班級團隊的建設是七年級新生培養(yǎng)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形成班級凝聚力,發(fā)揮團隊優(yōu)勢,啟動團隊力量讓新生比較快速地融入新環(huán)境的重要手段。由于年齡較小,班干部的能力很有限,很多人當了班干部以后沒有主見。班主任需要一開始對學生“扶著走”,抓好每個“第一次”,如第一次開主題班會;第一次大掃除……當班干部熟悉自己的工作之后,班主任就可以“放開手”,給予班干部足夠的信任和鼓勵,學生的潛在的能力和積極性也能被激發(fā)出來。高效率的班干部團隊能夠讓班級成員緊密團結在一起。
3、幫助學生盡快熟悉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逐漸消除他們對新環(huán)境的陌生感。小學和中學在管理上有很多差異,中學更多的是用制度去約束他們,讓他們自覺地在制度內自由活動。
案例2:從七年級軍訓那天開始,我就充分利用休息時間, 組織新生反復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本校校規(guī)以及本班班規(guī),并大量舉例從正反兩方面的事例進行教育、引導。開學后,我利用一切機會,對學生指出行為習慣的要求。如果有學生違紀,先專政后民主,在處理違紀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少數(shù)學生對于處理不滿意,這個時候我會及時做好疏導安撫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防止學生對校規(guī)班規(guī)的抵觸情緒。
4、培養(yǎng)學生自立自理能力,對住宿生的生活進行現(xiàn)場指導。初中之后班級有一半是住宿生,但是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基本上都是嬌生慣養(yǎng),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班主任的指導顯得很有必要。
案例3:311寢室里住著5個男生,我第一次到寢室進行巡查的時候,發(fā)現(xiàn)只有一個同學被子疊的還行,其他同學分明就是把被子一裹……讓我啼笑皆非。其他物品雖然也放在規(guī)定位置,但是很不整齊,很隨意。這5個男生看見我很不好意思。我沒有批評他們,進行耐心指導示范,還叫他們一個個一樣樣動手重新整理。之后每隔一星期的巡查指導效果很好,不久再去時學生的內務也越來越好了。
二、愛心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
1、幫助學生對自我價值的定位。因為本身是農村學校,優(yōu)秀學生大量流失,學生的綜合素質總體是比較差的。我在班級統(tǒng)計了一下,班級里沒有一個當過班長的,有兩個當過副班長的。學生對自我不是很認可,自卑心理比較嚴重。這個時候老師對他們的表揚就像久旱逢甘霖,孩子們特別的開心,做事情特別有勁。
案例4:鮑凱諾同學是以班級第7名進來的,但是她小學是在城區(qū)的一所小學就讀的,以前從來沒有當過班干部。在初中入學后,我一開始讓她擔任了英語課代表。她特別的積極。后來她在周記里說: “以前在小學的時候別人都很優(yōu)秀,自己就像一棵不起眼的小草,老師都看不到。進入初中后,得到班主任的信任,我一定要好好表現(xiàn),我很珍惜這個機會?!彼@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她每天積極性很高,成了老師的得力助手,
2、指導他們培養(yǎng)良好的人際關系。學生進入初中階段,自我認識和對他人的認識在逐漸提高,人際關系也變得比較復雜。為了保證七年級學生的心理在這種變化過程中健康發(fā)展,我特地開了一個關于初中生人際關系的主題班會。最重要的是教育學生學會看見他人的好的品質,關心他人的需要,關心集體榮譽,也學會自我反省。我更重視和學生的單獨溝通,會經(jīng)常利用課后、飯后、放學后和學生單獨聊天,聽聽他們的心里話,如果他們有什么問題也給予“對癥下藥”。幫助他們在實踐中建立起健康的人際關系,使他們愉快、順利地進行他們的學校生活。
三、耐心幫助學生適應新的學習。
初中的課程比小學多很多,作業(yè)量也大很多,學生的適應能力的差別開始顯現(xiàn)出來,如果不調節(jié)好,班級的兩級分化會越來越嚴重。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班主任這個“潤滑劑”是至關重要的。
1、幫助學生熟悉每門老師。七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很大,也很愛玩,老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每門學科的有趣之處和每個老師的優(yōu)勢,先入為主,讓學生對老師產生好感,有助于學生對課程的學習。
2、培養(yǎng)學生聽課的習慣。從自己的課堂出發(fā),嚴格要求學生聽課紀律,以及從各方面培養(yǎng)學生上課聽課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做作業(yè)的習慣。和小學不同,初中的午休時間比較長,學生很多作業(yè)在午休可以完成,而且完成質量比較好。開始的一段時間老師要加強對中午午休管理力度,讓學生先能坐得住,然后養(yǎng)成午休能自覺做作業(yè)的習慣。我實施班主任管理和值日班長制度相結合,對不遵守午自修習慣的學生進行及時的教育,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及時表揚,樹立榜樣的作用。
4、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促進自主學習?!蔼殞W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學生學習的靈感在合作中顯現(xiàn),學習的困難在合作中得到解決。反之,學生很容易知難而退,可能會養(yǎng)成抄作業(yè)的習慣。
案例5:王心雨是我們班的語文課代表,她的語文和英語都不錯,但是數(shù)學和科學的成績比較差。久而久之,她厭倦了理科的學習,開始抄別人的作業(yè)。知道這一情況后,我多次找她談話,讓她自己先意識到抄作業(yè)的嚴重性,規(guī)定她平時先做理科作業(yè),并鼓勵她在任何課余時間向老師請教或和同學探討不懂的題目。我自己也經(jīng)常教她做題。在我的再三鼓勵下,她慢慢改掉了抄作業(yè)的習慣。數(shù)學和科學老師也說她改觀了很多,成績也在穩(wěn)步上升。
結語:我常常在想,當班主任我可以有很多意外的收獲,看著一個班的孩子在自己的引領下逐漸成長,我很享受學生的進步。雖然七年級新生是過渡時期情況很復雜,但是只要我們用心、用情、用智慧耐心地陪伴他們長大,所有學生會以積極的心態(tài)融入新的環(huán)境、進入新的學習狀態(tài),順利適應新的生活。
參考文獻:
[1]朱建人. 讓教育成為有智慧的活動[N]. 教育信息報, 2007.10.20.
[2]王震剛.班主任如何建設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M].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8
[3]張紅.如何使初一學生盡快適應初中生活. [DB/OL] .巨人中考網(wǎng)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