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兵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改變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不懂電腦可以說是文盲一個,所以國家把信息技術課納入中學的一門必修課,作為一個信息技術老師,怎樣才能上好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基本上掌握了上好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 素質教育 主動性
21世紀是電腦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學習方式。能否利用信息技術高效地工作和生活,已成為當今社會評價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目前,信息技術學科已成為中小學必不可少的必修科目,它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有著重要意義。那么怎樣才能上好一節(jié)信息技術可呢?
一、創(chuàng)設情境,啟迪思維
情境,是客觀現實存在的東西,同時兼有情感因素,不僅能引發(fā)人們思考,更能開啟人們的智慧。良好的情境,是學生產生興趣,產生聯想的物質基礎,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學,能起到舉一反三,融匯貫通的目的。我在教學回收站時,放了一段錄相,錄相的內容是一對新婚夫婦,有了一個新家,搬家那天,他們把所有的廢品扔在斗車準備處理,丈夫掃視一眼斗車里的廢品,發(fā)現初戀時送給愛人的一對小泥人,隨手從斗車里撿了回來,其他廢品倒入了垃圾車,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們之間戀愛時的信件也被當作廢物處理了,想找回來,可垃圾車已走了,她懊悔莫已。這段錄相雖然不很精彩,但學生興趣卻很濃,隨后我設置了幾個問題:1.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2.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復嗎?3.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4.回收站是硬盤上的一塊區(qū)域還是內存中的一塊區(qū)域?5.回收站的大小能改變嗎?學生通過比較、討論,很快就解決了問題,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二、強化練習,培養(yǎng)興趣
學生要熟練使用計算機,僅靠教師的講授和演示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練習,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練習的方式要多種多樣,如課堂問答,上機操作,課內外作業(yè)演示等。在進行上機操作練習時,一般給學生布置有針對性的練習內容。初中生對網絡都很好奇,尤其是一些網絡游戲更是情有獨鐘,要想成為一名游戲高手也要先練基本功,讓學習聯系打字游戲兵分組比賽。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三、任務驅動,加大容量
“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為學生營造一個建構知識、寓學于實踐的環(huán)境,讓他們在這個環(huán)境里,充滿興趣愉快地進行學習。例如,我在因特網的教學中,我可以分為這樣幾個大任務:在因特網上瀏覽信息、在因特網上查找信息、從因特網上下載信息、在因特網上收發(fā)電子郵件、閱讀網絡新聞、參加BBS等。對于“在因特網上收發(fā)電子郵件”這個大任務又可以分為:寫信與發(fā)信、收信與讀信、回信與轉信、信件的分類和整理、加入郵件討論組等子任務;針對“寫信與發(fā)信”這個子任務,又可以劃分為:寫信、發(fā)信、在信中夾一張照片、發(fā)送一個或多個文件、發(fā)送一段錄音或影像、把同一個文件發(fā)送給多個接收者、成批發(fā)送信件等子任務,這樣增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
四、分組教學,提高能力
分組教學可以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根據上課班級學生人數進行分組,每組人數不要太多,每個小組有固定的機位并設兩名小組長,上課前先進行培訓。當本組同學遇到問題時,由小組長充當小老師進行輔導。當有些問題較難時,教師要鼓勵全組成員一起研究解決。如果處理得當,教師要及時表揚,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喜悅。這樣一來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小組成員的動手能力,如果小組解決不了,可由其它小組提出方案或由教師進行指導。
以上是我在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中都運用過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必須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才能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新課標》
[2]《現代信息技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