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岐
【摘要】在我省高中物理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面臨著諸多不容回避的問題。本文以我校實施物理新課程的工作實踐為例,針對高中物理選修課的課程價值、特點及實施形式等方面,談談自己對高中物理選修課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 選修課
正文:
隨著義務教育階段新課程的全面開展,高中階段新課程改革也已經陸續(xù)展開。從2009年秋季開始,我校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也全面展開,目前已經走過了三個學段。高中物理新課程在保證每個學生達到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各學科分類別、分層次設計了多樣的、可供不同發(fā)展?jié)撃軐W生選擇的選修課程內容。但在實踐操作層面,面對千差萬別的學校實際,選修課什么時間開?開那些?如何開?我們面臨著諸多不容回避的問題。下面就以我校實施物理新課程的工作實踐為例,談談自己對高中物理選修課談一下自己的幾點思考:
一、研究并認同普通高中物理選修課的課程價值。
高中物理選修課的開設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需要,是保障人才培養(yǎng)多樣性的需要,是教育民主化進而影響社會民主化的教學制度創(chuàng)新。針對新一輪高中課改前后選修課內涵與外延的異同,比較研究了新課程的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關系。一致認為,二者不是主次關系,不是主從關系。選修課程不是必修課程的陪襯,更不是附庸。這兩類課程是相輔相成的,共同促進學生科學文化素養(yǎng)的形成,滿足學生們的個人發(fā)展需求。高中物理選修課程是學生學習現(xiàn)代物理知識的有效途徑。物理選修課的設置是高中教育特點的體現(xiàn)。選修課程設置是體現(xiàn)“以學生終身發(fā)展為本”的必然要求。物理學的發(fā)展.使得通常意義上的基礎知識日益豐富。物理教育教學者應該為那些在物理學習上有一定發(fā)展要求的學生提供學習這些新知識的條件,并且這些知識的學習也不應是零散的,而應該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高中物理選修課顯然是實現(xiàn)上述目標的有效途徑。高中物理選修課側重技術應用和實踐方面,對學生來講,學好物理選修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了解高中物理選修課的特點
物理選修課教學與常規(guī)課堂教學相比有其鮮明的特點:1、靈活性。不受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限制,走出“應試”的陰影,它可以跟隨學生的需求,依據(jù)學生特點,較深入地研究已學過的,或尚未接觸的,眾多學生迫切想學的物理知識和物理問題,課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更符合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則。2、開放性。物理學習本身就是讓學生廣泛接觸社會、生產實際及前沿的新科技成就,物理選修課教學可以沖破常規(guī)課堂教學的時間、空間,不限于傳統(tǒng)師講生聽的模板,而是采用講座、實驗、社會活動、專題辯論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間,使他們成為舞臺真正的主角。3、趣味性。為了保護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選修課課題由學生自己選定,并且教師在內容的趣味性上大下功夫,引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激起他們的探究心理,一旦有所收獲,就會有所創(chuàng)新,從而達到開發(fā)智力,提高能力的目標。
三、開設普通高中物理選修課的原則
高中物理選修課開設的原則: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精選物理知識,突出技術應用。長期以來,我國教育形成了以升學為主的固定模式,教學中基本采用一種課堂上“滿堂灌”、復習時“題海戰(zhàn)” 、平時圍繞 “ 考點轉”的教學形式。而我們的教育目的卻是“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yǎng)適應未來的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要求我們在育人時,抓好契機,講求方法,培養(yǎng)高能力之人。教育要真正適應未來社會需要并為之服務,就必須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所以教師必須改變我們的教學方法、手段,必須轉換自己的角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是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分析、提出問題,做出解決問題的猜想,嘗試解答并進行驗證的方式來揭示知識的規(guī)律。
四、探索研究普通高中物理選修課的實施形式
高中物理選修課選修系列1、2都是以物理學的核心內容為載體,而系列3要求較高,是較全面地學習物理學的基本內容,各系列的模塊數(shù)也不相同,本系列共三個模塊選修的各系列側重不同。本系列側重從技術應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學,突出物理學的技術應用特色。這就保證了可以使每個學生都能學到物理主干知識。另外選修課程的開設要掌握適時、適度的原則。經過實踐研究,我們認為,由于高一必修課的內容比較多,課程安排比較緊張,所以應主要進行必修課的安排,絕大多數(shù)高中學校根據(jù)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第三、第四兩個學段的物理開設選修1-1(文科傾向)和選修3-1(理科傾向)兩個系列的課程。高中課程設置與課程管理關系密切,高度集中的課程管理不可能實現(xiàn)課程設置的多樣化。長期以來我國高中的課程是實行高度的中央集中管理,國家教育行政機關頒發(fā)的教學計劃是指令性的,因此,課程的研制只是少數(shù)人的事,廣大教育第一線教師只是教學計劃的執(zhí)行者,他們只關心如何按教學計劃中的課程設置表教好課,很少關心如何設置課程。要真正實現(xiàn)普通高中課程設置的多樣化,必須認真研究如何落實學校的課程管理。要搞好普通高中課程設置的多樣化必須要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的廣大教師中,廣泛地開展課程理論的學習和研究活動,鼓勵學校的課程改革實驗,以推動普通高中課程設置多樣化的發(fā)展。
以上是對我校高中物理選修課實施中的一些思考。我們深知,普通高中選修課不斷推進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問題不能在短時間內解決,有些問題只能在實驗開展后才發(fā)現(xiàn)。隨著選修課的實施,諸如教師數(shù)量和教師本身素質的限制、學生的考核與評價辦法等等,這都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為此,我們的辦法就是不斷學習與提高、認真總結與反思、完善相關制度、加強校本教研,加強校際交流與研究。高中新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的教育工程,而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者是千千萬萬在教學一線的普通教師。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必須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發(fā)揮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探索,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議和實施方法,這是課程改革真正能落到實處的保證。課程改革如果不能深入人心,就會陷入形式化、表面化的命運。雖然實施高中新課程的時間已經一年多了,但是展望未來覺得還是任重而道遠。我們將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前進,堅定不移地實施新課程改革,為高中物理新課程的順利實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竇瑾著《叩開高中物理選修課之門——高中物理選修課教學實踐研究》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09年
[2]盧慕稚等《新課程與評價改革》,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3]任長松《走向新課程》,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
[4]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