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權
【摘要】素質教育是伴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而提出的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與應試教育相比,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學生的多方面素質為目標,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模式。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當下值得探討的新課題。本文重點分析了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重點改革方向和合理有效的教育改革策略,為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素質教育背景 小學數學教學 研究
由于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國傳統(tǒng)教育模式多以考試為目的,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使得近年來我國學生“高分低能”現象與日俱增。這一現狀充分暴露出了應試教育的弊端,同時也揭示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1]。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全新的教育理念開始深入人心。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得到了極大地豐富,在要求學生掌握基本數學知識的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一、素質教育背景下改革小學數學教學的側重點
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處于課堂的支配地位,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課堂主體性。單調的被動教學方法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對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著不利影響[2]。長期處于填鴨式教學模式下,不僅阻礙著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還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應堅持以學生為本,保證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小學生處于思維活躍階段,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強烈的好奇心,在課堂上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會使教學環(huán)境變得輕松愉快,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同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都會被極大地調動起來。其次,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數學教師應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在提升數學成績的同時,綜合素質也能夠得以提高。
二、素質教育背景下改革小學數學教育的主要方法
(一)建立起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數學教師應不斷更新教育理念,確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建立民主、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數學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避免造成嚴肅緊張的課堂氛圍,加大學生的壓力。在課堂上,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倡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恰當引導,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3]。合作學習的過程不僅能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開發(fā),同時還會促進同學間的溝通交流,互幫互助,形成良好的學生關系。為了營造和諧、活躍的教學氣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一些競爭比賽,如算數比賽、畫圖比賽等,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數學教學模式靈活多樣,綜合運用
為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數學教師應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在教學過程中應善于運用對比方法,如講小數時,可將0.1與0.10進行對比講解,指出二者之間的不同和聯系,這樣可以使學生對知識有更深的理解和記憶。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還可建立學生的數學建模思想,從生活中引入教學素材。如小明家在學校附近開了間文具店,鉛筆的價格為0.5元,每包12支,如果買下整包鉛筆將優(yōu)惠一支鉛筆的價格,那么買下一包鉛筆要花多少元呢?學生可給出答案0.5×12=6元,再減掉優(yōu)惠的一支鉛筆的價格為6-0.5=5.5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運用了所學的乘法和減法算出了準確答案,同時加深了對貨幣的認識,成功地建立了學生的數學建模思想[4]。
(三)重視拓展性教學和素質教學
在進行拓展性教學活動時,數學教師可將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教學活動中,將數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既促進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的提高,還有利于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如在學習銀行儲蓄的相關知識時,學生可在父母到銀行進行儲蓄活動時,親身體驗儲蓄過程,根據儲蓄的本金、利率、儲蓄期限等相關數據獨立進行利息運算,并與銀行的利息數據進行對照。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除了專業(yè)知識的講授,還應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探究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教師可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出一些有難度的競賽題,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同時鍛煉學生的獨立解題能力[5]。
(四)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fā)展,我國小學課堂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資源的優(yōu)勢,大力引進多媒體教學設備,豐富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傳統(tǒng)的板書教學方式缺少生動、有吸引力的教學元素,無法將枯燥、抽象的教學內容通俗易懂地傳達給學生。而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可將抽象、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通過形象具體的方法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如小學數學課程中的抽象概念可利用幾何畫板或flash制成課件,將形象的事例呈現在學生眼前,揭示出事物發(fā)展的過程,加深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我們要不斷促進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數學教師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堅持做到以學生為本,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還要通過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資源得以充分運用,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松濤.談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J].南北橋,2014(8):140-140.
[2]陳云.論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實施[J].考試周刊,2013(23):66.
[3]劉桂香.論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J].新課程·上旬,2015(1):11-11.
[4]張翠娥.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芻議[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3):37-37.
[5]邵元利.論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改革[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3(22):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