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菁
在近幾年的英語高考試題中,閱讀占的份量越來越重,幾乎80%以上的試題都與英語閱讀有關,都是借助閱讀理解能力來獲得的。因此,高中的英語教學不僅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四會”能力,還要注重培養(yǎng)閱讀理解能力。高中英語教學的核心是課文閱讀教學,它的任務具有雙重性:第一,對學生進行閱讀技能、技巧的訓練,培養(yǎng)其閱讀理解能力;第二,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不斷獲得新的語言知識,提高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閱讀能力是精確度(accuracy)和速度(speed)兩者的有機結合。精確度是指迅速抓住閱讀材料的中心思想(main idea),速度是指每分鐘所讀詞數(shù)(WPM—Words Per Minute)。換言之,一要理解率高,二要閱讀得快。只有提高兩者的綜合運用能力,才談得上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作為教師,如何提高學生閱讀的理解能力呢?
一、培養(yǎng)認知能力,指導克服詞匯障礙的方法
1.運用構詞法理解詞語意義 首先,掌握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所要求的詞匯及相應的短語;其次是掌握構詞法的基本知識,若對英語詞匯所包含的前綴、后綴及詞根含義有相當?shù)牧私獾脑?,自然能準確地推測出他們相互組合的字義。一般來講,前綴并不影響詞根的詞性,而僅對詞根的意義加以修飾或限制,可表示否定、相反、貶低、程度、方法、時序等。
2.根據(jù)語境理解詞語意義 在閱讀中,理解一個詞或詞語,不能停留在字面上,需進行轉換理解,才能揭示出它的確切含義,而這種轉換理解則要根據(jù)上下文形成的語境在有些閱讀材料中,一些句子的名詞常常帶有一些修飾語,它們可能是詞、短語或從句,修飾語的功能是對名詞進行限定或描繪 ,甚至作某種程度的解釋 ,以便使其意義清晰 ,具體形象。表示因果關系的詞匯常見的有result, reason result in, result from base on, due of ,owe……to…… , put……down ……to等。對于以上諸點,教師在平日教學中應逐一滲透,使學生逐漸學會化繁為簡,早日擺脫詞匯上的這一障礙。
二、培養(yǎng)英語句型構建能力,指導長句、難句的分析方法
有些學生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閱讀材料中沒有任何生詞,就是無法明白文章的意思,準確地選出答案。由此可見,長句、語法結構復雜的句子以及有多種意義的句子往往給閱讀帶來困難。指導長句、難句理解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其中最關鍵的是確定關聯(lián)詞。
三、傳授閱讀寫作理論,指導確定主題句的方法
文章是由段落組成的,段落總是為一個主題(topic)服務的,這個主題就是段落的中心思想。所以,每個段落均是由主題句(topic sentence)和使主題思想充實并具有說服力的主題支撐句(topic supporter)構成的。根據(jù)不同的寫作方法,段落的主題句的位置也會不一樣。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去尋找課文或閱讀材料中的主題句,幫助他們用幾何圖形△、○ 、◇、□分別表示主題句在段首、段末、段中及沒有主題句的段落,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或閱讀材料的理解,培養(yǎng)其閱讀能力。
四、培養(yǎng)整體閱讀能力,指導全文閱讀方法
所謂整體閱讀,就是一種著眼于全局效果的閱讀。依據(jù)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路去思考閱讀層次,分析文章的篇章結構,提示文章的信息組織方式。整體閱讀目的性強,并能夠強化對閱讀材料的篩選能力,吸取更多的有用信息,推動積極思維,克服反復閱讀,加快閱讀速度。指導學生在閱讀記敘文時,著重尋找五個“W”,即誰(who)、在什么時間(when)、在什么地方(where)、干什么事情(what)及為什么(why),并依據(jù)描述,通過聯(lián)想擴展,做出合乎邏輯的結果推斷。指導學生閱讀非故事文體時,如說明文(或科普文)和議論文,注意段落模式,找出主題句;再順藤摸瓜,找出論述句;最后,得出結論(conclusion)。
那么,又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速度?
一、抓住題目、首句、首段,推測文章內(nèi)容
每一篇文章的題目、首句、首段往往是文章內(nèi)容的高度概括。在學生開始閱讀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jù)這些推測文章的內(nèi)容,這樣做對理解文章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掃清了可能出現(xiàn)的理解障礙,加速理解過程,提高閱讀速度。
(1) 先看題干,帶著問題讀文章
即先看試題,再讀文章。閱讀題干,首先要掌握問題的類型,分清是客觀信息題還是主觀判斷題。客觀信息題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觀判斷題考察的是對文章的感情基調,作者未加陳述的觀點以及貫穿全文的中心主旨的理解等,這類題必須經(jīng)過對作者的態(tài)度、意圖以及對整篇文章進行深一層的推理等。其次,了解試題題干以及各個選項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針對性地對文章進行掃讀,對有關信息進行快速定位,再將相關信息進行整合、甄別、分析、對比,有根有據(jù)地排除干擾項,選出正確答案。此法加強了閱讀的針對性,提高了做題的準確率,節(jié)省了寶貴的時間。
二、利用略讀來提高閱讀速度
略讀,即指讀者以最快的速度粗略地對文章的內(nèi)容獲以梗概;而查閱,即指以最快的速度從一篇文章中淘沙揀金,獲取讀者所需的材料或信息,包括查找人名、地名、事件發(fā)生的事件或地點等。首先快速瀏覽文章的前面幾段,以便對文章的內(nèi)容、背景、寫作的風格以及作者的觀點等有所了解,而對后面的一些段落可以只讀每段的主題句。主題句一般位于句首、句末,也有少數(shù)插入段中。
三、根據(jù)構詞法推測詞義來提高閱讀速度
英語中許多詞由詞根和詞綴組成。引導學生掌握英語的詞根、前綴和后綴,并懂得構詞法,學生對構詞法有一定的概念,了解詞綴的意義不但是擴充詞匯量的一條便捷途徑,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在閱讀中判斷生詞的準確詞意,從而提高閱讀速度。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經(jīng)常提醒學生,一定要重視利用詞綴來擴充詞匯量和通過理解詞綴的意義來判斷生詞的確切含義,達到提高閱讀速度的目的。
閱讀速度與理解準確性是一個矛盾。進行閱讀技巧訓練的目的是提高閱讀速度,但這必須是在正確理解的前提下求速度,沒有準確的理解,速度也就失去了意義。在這方面,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做理解習題來調節(jié)閱讀速度,也就是每讀完一篇做一些理解選擇題。正確率一般不應低于70%,如果低于70%,就應當考慮適當放慢閱讀速度。
總之,教師應努力幫助學生獲得技能從而提高閱讀理解的準確性。在閱讀課上教師應精講多練,并采用不同的閱讀訓練的方式,引導學生運用各種閱讀技巧并最終獲得閱讀能力,從而使學生獨立閱讀能力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