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民
【摘要】小學階段是乒乓球啟蒙的黃金時期,作為體育老師我們必須要從學生的心理入手,以興趣為切入點,用合理的教學理念作指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形式,通過乒乓球的趣味性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發(fā)展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學生以后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乒乓球 課堂教學 有效性
1.改變理念,變競技為游戲
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乒乓球運動是由課桌上玩“簡易網(wǎng)球”逐漸發(fā)展起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成現(xiàn)在這種競技性很強的運動項目。當前快速多變的技戰(zhàn)術風格,已經(jīng)遠離了當初以“玩”為宗旨的游戲本質,也逐漸拉開了與初學者的距離。所以,在小學的啟蒙教學階段,我們不妨改變理念,開拓出一條興趣式的教學模式,抓住孩子們的心理, 讓其回歸“游戲”屬性,盡量結合“玩趣”開展教學,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如,練習顛球時可以配上明快的音樂,引導學生邊顛球邊隨著節(jié)奏自由扭動,在愉悅的練習中發(fā)展球性。在練習對墻擊球時,我們少用計時多用計數(shù)的方法,不要讓學生產(chǎn)生緊張感。對抗賽也不要氣氛搞得太緊張,可以采用“爭霸賽”“打擂臺”“接力賽”“晉級賽”等趣味形式進行。
2.優(yōu)化形式,變單調為新奇
變化、新奇是維持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呆板、單調的說教形式,只能使學生感到枯燥、厭煩。所以,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就要不斷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形式。 我在乒乓球技術教學中發(fā)現(xiàn),要達到好的教學效果,一個教練員只能帶教四五名學生。如,在教學左推右攻技術時,教練員需要給隊員邊“喂球”邊糾正動作,最后形成“動作定型”?,F(xiàn)在開展整班教學,學生接受單獨“喂球”的機會不多。如果讓這么多學生長時間重復練習單個動作,又會覺得很單調枯燥,容易失去練習興趣,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為此,我把乒乓球的技術動作編成乒乓球操的形式,拍攝了教學視頻,配上音樂組織教學。并把乒乓球操當成熱身運動,在每堂體育課和大課間活動中進行練習,讓學生在愉悅的節(jié)奏中逐漸掌握乒乓球的基本動作。在此基礎上,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再進行技術深加工,這種“以面帶點、先模糊后精化”的教學形式,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練習興趣,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創(chuàng)新教法,變抽象為直觀
現(xiàn)代的乒乓球技術,打法類型多、對抗強、速度快,往往使初學的小學生感到眼花繚亂、手足無措、遇難而退。為了減輕初學者的心理負擔,盡快培養(yǎng)學習興趣,我們應簡化教材、創(chuàng)新教法、以學定教,使學生一目了然,產(chǎn)生易學的感覺。積極利用多媒體增加教學直觀性 ,讓學生是通過“聽”“看”來感知技術動作的示范過程,而且“看”是學生主要的信息來源。乒乓球技術快速多變,學生很難把這些瞬間完成的動作看清楚,很難快速建立一個完整的動作表象。教師也不可能像武俠片里描述的那樣把球懸滯在空中完成動作示范。這時,我們如果把優(yōu)秀運動員的技術動作制作成演示文稿慢放出來,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觀察和模仿,同時結合畫面講解分析,就可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縮短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學習起來就會比較直觀輕松。
4.乒乓球教學要循序漸進
乒乓球教學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規(guī)律。雖然有些學生以前也掌握了一些技術動作,但是一般都沒有很好的基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以打基礎為主?;A打好了,學習新動作就沒有心理負擔了。如,先教會學生練習怎樣握球拍,然后利用顛球、對墻擊球練習球性,等到學生有了一定基礎,才進行推擋等技術的教學。教師的教學一定要結合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循序漸進,創(chuàng)新練習形式,讓學生對下一堂乒乓球課充滿期盼。如,顛球練習,我們可以采取高低、正反拍、轉體、雙拍交替自顛球和顛球“投籃”等練習。對墻擊球我們可以采用對墻變換距離連續(xù)擊球、向墻上指定區(qū)域連續(xù)擊球等練習。我們還可以組織多人參加三角“傳球”、 四人兩球對角賽等形式來激發(fā)學生們的參與興趣,讓學生在快樂的“玩趣”中掌握了技能,提高了課堂效率。
5.分層教學,晉級激勵 ,提高體育課堂效率
不同學生的乒乓球技術水平也不一樣。為提高課堂效率,我們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技術水平開展分層教學,根據(jù)不同的練習小組,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實行啟蒙組、初級組、中級組、高級組的臺階式順序晉級。先挑選一些技術好、管理能力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組員只要完成自己組的練習目標,經(jīng)組長考核推薦,就可以晉級到高一級別參與練習。高級組的學生,經(jīng)體育教師推薦可以進入校隊試訓。為了激發(fā)組長組織管理和業(yè)務指導的積極性,每晉級一名組員就給組長加一分,按小組長、標兵組長、精英組長、金牌組長的順序晉級。進入高級組的同學有權利挑戰(zhàn)組長,競爭管理崗位。
6.模仿錯誤動作來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
模仿錯誤動作來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學生對自己的技術動作,往往缺乏明確的評斷,請其展示錯誤動作又容易挫傷自尊。教師用語言去描述錯誤動作,學生又不一定能體會和理解。這時,教師應根據(jù)觀察,適宜地把錯誤動作模仿給學生看,讓學生分析產(chǎn)生錯誤的關鍵原因,然后與正確的動作進行對照,就能較快地改正錯誤動作。但采取此種方法時,不能過分夸大,只能形象模仿,以免損害學生的自尊心。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利用鏡子來觀看自己的動作過程,以獲得正確的技術印象。
7.積極合理的評價
合理評價是對學生鍛煉價值的評判和肯定,是激勵學生持之以恒進行鍛煉的動力。根據(jù)新課標理念,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一次性終結評價習慣,重視了學生鍛煉過程的參與態(tài)度、積極性、持續(xù)性等方面的評價。在教學中,教師要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口頭評定,能很好的起到鼓舞士氣、增強信心、提高學習興趣的作用。如,在練習中,學生做出一個漂亮動作時,不管結果怎樣,我們應該馬上喝彩,能有效幫助學生形成“動力定型”。在教學時,學生如果出現(xiàn)迷茫、急躁、沮喪情緒時,教師要對他的閃光點加以肯定,扭轉學生暫時的低落情緒,然后再指出動作中存在的缺點,往往能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結語
在小學乒乓球教學中科學、靈活地選用各種教學方法,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具有較好的作用。通過教學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在乒乓球運動過程中的能動性、自覺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提高。學生在乒乓球體育鍛煉中意志得到磨煉,獲得了體育技能,進而達到身心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學生自己的練習體驗到乒乓球運動帶來的樂趣,真心喜歡并享受每一節(jié)乒乓球課,為終身體育意識的建立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統(tǒng)韜.新課程背景下關于小學乒乓球教學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2(34).
[2]郭成芬,張斌.小學乒乓球教學過程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13(05)
[3]董慶才.淺議少兒乒乓球運動員的發(fā)球訓練[J].遼寧:沈陽市皇姑區(qū)體校沈陽市.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