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愛民
摘 要:為篩選出適合當?shù)胤N植的優(yōu)質高產(chǎn)龍粳品種,采用田間小區(qū)對比試驗設計,設立10個龍粳品種進行對比試驗。結果表明:供試龍粳各品種之間的生育進程、田間抗逆能力、產(chǎn)量構成因子、實際產(chǎn)量和品質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原因主要取決于品種特性和生育性狀。龍粳33和龍粳36兩個品種的產(chǎn)量表現(xiàn)較好,實際產(chǎn)量分別為9604.5 kg·hm-2、9454.6 kg·hm-2,增產(chǎn)率分別為6.66%、5.00%,初步篩選為適合本地種植的優(yōu)良龍粳品種。
關鍵詞:寒地水稻;龍粳品種;對比試驗
近年來,我局水稻種植面積現(xiàn)已達到6.73萬余hm2,成為當?shù)氐闹髟宰魑?,糧食總產(chǎn)不斷提高,而當?shù)氐闹髟云贩N空育131已種植多年,存在栽培品種單一,主栽品種性狀退化,病蟲害加重等問題,亟需新品種引進搭配種植并逐步推廣。本研究通過對適合當?shù)胤N植的10個龍粳品種的生育性狀、抗逆能力、產(chǎn)量及品質進行對比分析,旨在從中篩選出適合當?shù)胤N植的高產(chǎn)優(yōu)質龍粳品種,為加快品種更新?lián)Q代,提高農(nóng)業(yè)綜合生產(chǎn)能力提供理論指導和現(xiàn)實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2年布設在黑龍江省農(nóng)墾建三江管理局科研所科技園區(qū),土壤類型為白漿土,肥力中等,土壤基本理化性狀為pH 5.40,堿解氮162 mg/kg,有效磷21.3 mg/kg,速效鉀98.4 mg/kg,有機質3.21%。種植制度為一年一熟制水稻。常年有效積溫2380~2450℃,無霜期130 d左右,屬于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500 h,年降雨量在550~650 mm之間。
1.2 供試材料
供試寒地水稻龍粳系列品種10個,分別為龍粳21(主莖12片葉)、龍粳22(主莖11片葉)、龍粳26(主莖11片葉)、龍粳27(主莖11片葉)、龍粳28(主莖10片葉)、龍粳30(主莖12片葉)、龍粳31(主莖11片葉)、龍粳32(主莖11片葉)、龍粳33(主莖12片葉)、龍粳36(主莖11片葉),以當?shù)氐闹髟云贩N空育131(主莖11片葉)為試驗對照。
1.3 試驗方法
試驗采用田間小區(qū)對比設計,采用人工插秧,插秧規(guī)格為30 cm×10 cm,每個寒地水稻品種插秧8行,行長34.5 m,面積77 m2。
按照三化管理模式,定期進行除草、施肥、防病工作,采取合理的水肥管理。田間施肥量為尿素(46% N)8 kg/667m2、磷酸二銨(46% P2O5,18 % N)6 kg/667m2、硫酸鉀(50% K2O)10 kg/667m2?;蕿榈士偭康?0%、磷肥的100%、鉀肥的60%、硅肥的100%,蘗肥為氮肥總量的30%,調節(jié)肥施用2 kg硫胺,穗肥為氮肥總量的30%、鉀肥的40%。葉面追肥為水稻營養(yǎng)生長期(7月10日以前)以釀造米醋、氨基酸類微肥為主,水稻生殖生長期(7月10日以后)以釀造米醋、磷酸二氫鉀等促早熟微肥為主。全生育期水層管理采用淺、濕、干灌溉,灌溉水層3~5 cm。其他田間管理措施與大田相同。
水稻生育期間調查田間生育進程,病害倒伏發(fā)生情況,成熟后每個處理取樣3點,每點1 m2調查理論產(chǎn)量并實際測產(chǎn),同時進行水稻品質調查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試驗各品種田間生育期調查
試驗各品種水稻田間生育期情況調查。可以看出,供試水稻各品種的插秧都在同1天完成,均為5月13日,5月16日返青。隨著返青后水稻各品種生育進程的不斷推進,各品種之間的生育進程開始表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這主要取決于供試水稻品種本身的生育性狀。
分蘗最早的是龍粳25、龍粳26,兩者都為為5月30日,比對照早1 d,其次是龍粳21,為5月31日,其他品種均在6月2日、6月3日開始分蘗。抽穗最早的是龍粳25、龍粳26,為7月15日,比對照早2 d,最晚的是龍粳30,與最早抽穗的相差8 d。龍粳31最早成熟,為9月3日,比對照早1 d,其次是龍粳25、龍粳27、龍粳32和龍粳36,與對照同期成熟,龍粳21、龍粳26和龍粳30成熟期最晚,比對照晚2 d。
通過對比分析,除個別品種外,供試各水稻品種的成熟期與對照的差異較小,且所有品種在本地的氣候條件下栽培均能安全成熟。
2.2 試驗各品種田間抗逆能力調查
試驗各品種水稻田間紋枯病、稻瘟病、鞘腐病、褐變穗4種病害及倒伏情況調查見表2??梢钥闯?,水稻整個生育期調查未發(fā)現(xiàn)紋枯病和稻瘟病,兩者的發(fā)病率均為0,說明這兩種病害在今年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條件下無發(fā)生,而不同水稻品種之間鞘腐病和褐變穗發(fā)病率存在較大的差異。
3 主要結論
由于供試寒地水稻各龍粳品種之間的生育性狀和品種特性差異,以及當年實際天氣條件的原因,除個別調查項目外,各龍粳品種之間的生育進程、田間抗逆能力、產(chǎn)量構成因子、實際產(chǎn)量和品質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供試各水稻品種在本地的氣候條件下栽培均能安全成熟,紋枯病和稻瘟病發(fā)病率均為0,鞘腐病和褐變穗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病,龍粳36的水稻加工品質指標最高。
對供試的10個龍粳品種的產(chǎn)量進行綜合對比分析,龍粳33的實際產(chǎn)量最高,達到9604.5 kg·hm-2,增產(chǎn)率6.66%,其次是龍粳36的,實際增產(chǎn)率為5.00%,是適合當?shù)胤N植的優(yōu)質高產(chǎn)寒地水稻品種。
(作者單位:156300黑龍江省北大荒墾豐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