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少哨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越來越多向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自主學習方式轉變。運用網絡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將為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以上海大學生為樣本,調查了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的特點及需求,提出了對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建設的對策。從豐富學習資源、提供多樣學習策略、建立積極的反饋和評價系統(tǒng)、淡化行政色彩等方面著手,以建構良好的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
關鍵詞:大學生 自主學習環(huán)境 調查 構成要素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9(c)-0212-02
心理學家赫伯特·杰喬曾說過,“未來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會閱讀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怎樣自主學習的人?!彪S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廣泛使用,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越來越多向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自主學習方式轉變。運用網絡構建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能夠使學習者更好地建構與管理其學習過程,支持學習者確定學習目標,控制學習內容和步驟,控制學習過程中的交互方式,進而實現相應的學習目標。
1 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的定義和構成要素
自主學習,歷來是教育領域備受關注的重要課題。在國外,自主學習的研究經過了提出階段、初步實驗階段和系統(tǒng)研究階段,形成了不同派別理論與觀點。該文采納了龐維國主張的從橫向和縱向兩個角度定義自主學習的觀點。他認為,橫向角度是指從學習的各個方面或維度來觀察,具體包括學習動機是自我驅動的、學習內容是自我選擇的、學習策略是自我調節(jié)的、學習時間是自我管理的、學習結果是自我判斷或評價的??v向角度是從學習的整個過程來闡釋,具體包括從學習活動開展之前的學習目標確定、學習計劃制定、學習活動中的學習進展、學習方法選擇和調節(jié)、以及學習活動之后學習效果的自我檢查、自我總結和自我評價等等。
學習環(huán)境應當是由多種支持性要素構成的,不僅僅包括學習場所、學習資源等在內的物質條件,同時也包括了學習模式、學習策略、人際互動等在內的非物質條件,且學習環(huán)境是一個動態(tài)概念。
對于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的理解應該把握以下幾個方面:(1)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是基于互聯(lián)網場域。(2)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是為支持自主學習過程而創(chuàng)設的學習空間。(3)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應以學生為本,要將以教為中心轉化到以學為中心上來。(4)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是自主學習過程中具備的各種資源和支持性條件,不僅僅包括學習場所、學習資源等在內的物質條件,同時也包括了學習模式、學習策略、人際互動等在內的非物質條件。
因此,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應當至少包含學習資源、學習情境、學習支架、學習策略和交互方式等要素。
2 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的調查分析
研究運用問卷調查為主,訪談法為輔的調查方法,以上海市在校大學生為調查總體。此次調查累計發(fā)放問卷1 200份,回收1 056份,其中有效問卷1 032份。
一是對網絡自主學習認同度高,但參與度低。隨著各種學習網站、網絡在線課程的大規(guī)模出現,大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學習是傳統(tǒng)課堂授課的重要補充方式之一。61.5%的大學生認為單純的傳統(tǒng)課堂授課不能滿足他們對知識的需求,而81.6%的大學生基本上認同網絡自主學習有助于促進他們的學習。但是大學生自身利用網絡參與自主學習情況并不理想。數據顯示,有90.4%的大學生平均每天花在網絡上的時間在2小時以上,但是這些上網時間用于學習的時間并不長,有17%的學生上網并沒有學習,學習時間在2小時以上的僅占23.2%。
二是對網絡自主學習期望值高,但學習主動性不足。據調查,75.6%大學生認為,網絡上有豐富的教育資源,且能隨時隨地進行學習,通過網絡可以獲取很多傳統(tǒng)課堂教學學習不到的知識,也能幫助解決專業(yè)學習上的疑問。但大學生進行網絡學習的主動性不足。57.6%的大學生進行網絡學習是主要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在回答“你參加網絡自主學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這一問題時,只有19.19%的大學生選擇了“多學點知識,提升自己”,63.37%的大學生選擇“拿文憑與學習知識并重”。
三是網絡自主學習計劃性弱,持續(xù)性差,自我效能感低。調查統(tǒng)計數據顯示,80.5%的大學生對網絡學習并沒有系統(tǒng)性的計劃,“基本上能按時完成自己的學習計劃”選題上的得分只有2.128分,說明大學生開展網絡自主學習的目標完成率較低。大學生雖已經成年,但自身的控制水平還不高,在面對浩瀚的網絡信息和資源時,其學習的專注性受到影響,從而放棄了制定的學習計劃。
3 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建設的對策
(1)以學生為主,符合學生學習特征。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這一理念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自主學習環(huán)境的構建不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脫離了學生的認知結構,不符合學生的需求,勢必會對學生學習的自律性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大學生是較為成熟的個體,對于學習目標的設定、學習內容的選擇和學習策略的選擇有自己的想法。自主學習既然是一種學習者相對比較獨立的學習方式,那么自主學習環(huán)境的構建也應當是建立在學習者個體的認知特點、認知結構基礎上的。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應當盡可能的提供讓學習者及時了解自己學習狀況的信息,比如建立起學習檔案,備學習者查閱學習進度;記錄學習軌跡,讓學習者隨時了解自己在何種情況下什么樣的學習最為有效。
(2)堅持重視教師引導。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只有學習者能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明白自己想學什么、怎么學,并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才能實現良好的學習效果。然而,在紛繁復雜的網絡環(huán)境下,面對千變萬化的網絡信息的沖擊,如果僅僅依靠學習者自身的控制是很容易偏離原有的學習目標,此時教師的引導會變得相當重要。比如:在學習資源庫內加入文本型、視頻型、音頻型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教師導學模塊,學習者可以在導學模塊中了解所需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此外,也可以增加討論區(qū)或在線指導等動態(tài)交流模塊,讓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動態(tài)的引導。
(3)進一步豐富學習資源,提供多樣的學習策略和有效學習工具。從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大學生對網絡自主學習環(huán)境各個要素都有強烈的需求,且要素之間也具有顯著相關性。在學習資源開發(fā)和建設方面,一是要進一步豐富學習資源,可建設涵蓋文、史、哲、經、管、法、理、工等多學科的課程資源。二是要將學習資源庫建設更加系統(tǒng)化,課程資料系統(tǒng)應包括電子教材、課件和講義、案例與試題等內容,每一門課程建設都應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有中,另一方面也要提供更加多樣的學習策略,讓學習者可以自由選擇符合自己特點的學習內容、學習工具。此外,也可以加強學習激勵計劃,吸引學生更加系統(tǒng)性的完成課程學習。
(4)建立積極有效的評價和反饋系統(tǒng)。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建構的過程是最為重要的。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合理的評價和及時的反饋是維持學習者學習動機和積極性、確保學習效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可以加入小練習、測試等模塊,讓學習者及時了解自己對學習內容、學習目標的掌握程度,評估自己的學習效果,從而檢查目標完成的水平,幫助調整學習計劃。增加評分系統(tǒng),讓學習者對于學習資源予以評價,讓網站及時了解學習者的評價。
參考文獻
[1] 王文培.網絡學習情境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4):129-130.
[2] 張艷.基于網絡學習方式分析的學習網站研究——三種不同類型學習網站的比較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
[3] 趙同領,田勇泉.國外自主學習的若干模型:述評和啟示[J].現代大學教育,2013(6):54-60.
[4] 張娜.基于網絡的大學生自主學習環(huán)境的建構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
[5] 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