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道全
一、應用多媒體技術,改變學與教的方式。
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中,多媒體技術是當今教育中應用最廣的。這是一種把文本、圖像、動畫和聲音等運載信息的媒體結合在一起,并通過計算機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在屏幕上將多媒體各個要素有機地組合,來完成一系列隨機性交互操作的信息技術。它使傳統(tǒng)的說教模式變成了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變?yōu)榫唧w形象,為學生盡可能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情景,讓學生的認識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直觀、內容豐富、動態(tài)呈現(xiàn)等特點,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樣性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與保持。因此,在各學科課堂教學中應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實際需要,應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讓學生體驗,并讓學生在這種情景中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
二、語文教學中的多媒體技術激發(fā)了學習興趣。
多媒體,這一凝聚著高科技的產品,如今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正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首先,讓學生從抽象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形象的事物,只有那些語文素養(yǎng)較好的學生才能做到這一點,因此他們會對語文課感興趣,而大多數(shù)的學生則難以做到這一點,因而難以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勺詮膽昧司哂行蜗笾庇^、內容豐富、動態(tài)呈現(xiàn)的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則充分調動了全班所有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當他們對語文課感興趣時,他們在課堂上就會認真聽講了,也會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各種問題,一節(jié)課很快就會過去,他們就會憧憬著下一節(jié)課的到來。語文課堂對學生來說不再是枯燥無味了,而變成人人喜歡的課堂了。
其次,語文課堂包羅萬象,需要老師旁征博引。例如上《趵突泉》時,學生根本沒有去過趵突泉,我就應用多媒體展示趵突泉的風光紀錄片及圖片,使學生有了身臨其境之感,從而樂意學習本文。
再次,多媒體為語文課堂節(jié)約了時間,真正做到了向45分鐘要效益。例如在出示課堂練習時,不再是一題一題的抄在黑板上,而是在課前老師精心設計,課中鼠標一點,題目就出來了,即節(jié)約了課堂時間,又增加了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時間,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可增大課堂教學容量,拓展學生的視野。
語文學科是個涉及范圍很廣、信息內容豐富的學科。如何在課堂中恰當?shù)財U大學習的信息量,提高教學效果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環(huán)節(jié)。據(jù)有關專家的研究表明,人們學習知識時如果能同時動用起身體上的多種感覺器官,能收到最大的學習效果。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學生大量增加相關的聽和看的機會,而且能夠使聽和看同時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來教學信息量的數(shù)倍、甚至十倍以上。
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使學生置身于音像、語音、文字的環(huán)境中,使演示和呈現(xiàn)的速度加快,節(jié)約了課堂教學時間、增加了課堂信息量、提高了課堂效率。在教學中,筆者認為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對教學內容作一些補充,例如作家生平、作品背景的介紹,以及教學內容涉及到的眾多相關資料,讓學生在充分掌握資料的基礎上自主學習。如:在講到《月亮上的足跡》時,教師查找了人類探索月球(或者太空)的相關材料,在本節(jié)課即將結束的時候向同學們展示,從而擴大了同學們的知識面。講授專題《長城》時,教師先查找了長城的美麗、雄偉的圖片,讓學生感受長城的魅力,引起學生的贊美、向往。再展示一些長城現(xiàn)在被人們毀壞的圖片,激起學生對這種行為的憤怒,從而引導學生保護文化遺產的責任,當然也是豐富了學生課外知識。再者還可將互聯(lián)網(wǎng)引入課堂,通過網(wǎng)上瀏覽既可以彌補教學中的不足,還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更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消化理解。
但是多媒體教學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還存在著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與學生想象力的發(fā)展的沖突;多媒體的操作與語文教學個性化的沖突;多媒體制作的程序化與語文教學靈活性的沖突等問題。尤其是應用不當,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