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錄銓
[摘 要]高中數學作為基礎教學在中學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新的歷史時期,新課標教學在我國的未來像野火一樣,給高中數學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zhàn),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因此,這就要求教師積極開展新課程教學,高中數學教學將成為當今教育界一個熱點問題。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課標;新的機遇;新的挑戰(zhàn)
新一輪課改是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是素質教育從形式走向實質,從探索走向實施的又一大步。高中時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將來所要接受的大學教學水平高低所以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一直以來都受到社會各界以及學校家庭的高度重視。而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高中數學工作必須要有新的內容和新的突破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發(fā)展焙養(yǎng)出高素質的優(yōu)秀人才。
一、新課程改革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新要求
1.教師教學方式的變化。在教學中,教師的講授雖然仍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但必須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師生互動既要有教師的講授和指導,更要有學生的獨立思考.因此,課改中的教師應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與學生共同學習。
在我國長期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觀念中都是把課堂教學中的教師作為主體來開展教學工作主要依靠教師在講臺上將課本內容向學生進行直接灌輸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或者直接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完成學習任務。其實這是一個十分嚴重的認識誤區(qū),以這樣的方式開展教學會極大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在新課標的理念中更加注重的是教學工作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和進行一定要始終做到以學生為核心。例如肖我們學習到一個新的公式或者概念的時候我們的數學任教老師一定不要急切地直接給出最后的結論和結果,而是要采用一種引導幫助的方式赴學生對問題有充分的認識并且給出一定合理的推理過程注重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內在的需求。高中數學課程分必修和選修。必修課程由5個模塊組成,必修課程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學習的數學內容。選修課程有4個系列,對于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以及今后自己的發(fā)展方向,選擇選修課程。體現了“人人都能學數學,人人都能學到對自己有用的數學”,這一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勇于探索這一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有教學活動,所有改革,我覺得都應以“學生是否真正受益“為準則!
學數學的重要性之一不在于是為了解幾個數學題,或是應付考試,而在于它不但是其他各門學科的工具和助手,更重要的是,數學在訓練人的思維、思想方法以及熏陶人的精神方面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
一個大學數學系教授曾說過:“在美國的西點軍校,所有的指揮管都要學數學課,在實踐戰(zhàn)爭中,他們不可能用數學去計算炮彈落在哪里,但是,正是這種平時學習數學的思考方法,讓他們具備了優(yōu)秀指揮官的素質,能很好的應急各種問題。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的把握、逐漸抽象概括、形成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來源于生活實際的,它在人類社會中,是無處不在的,它并不是孤立于書本之上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編寫中更多的采用了生活化與情景化的場景,使學生覺得學有所用并能投入其中。
3.多媒體教學方式的運用。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其在我們社會生活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所以我們同樣也可以充分將多媒體技術資源利用起來投入到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中來。眾所周知多媒體具有內容豐富、信息前沿和方式新穎等多種優(yōu)勢。而這些特點洽冶符合新課標中對教學工作要有創(chuàng)新的要求所以說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現多媒體教學方式的介入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例如肖我們講解“勾股定理”這個知識點的時候加果教師只是通過對課本上內容的簡單講解往往就會讓一些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不夠從而很難清晰地掌握其各種應用岸習效果也不好。如果能夠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赴圖形、動畫以及聲音媒體等多種途徑一同加入到對相關知識的講解中無疑會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具體會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課堂內容。
二、新課標對高中數學教學的新的挑戰(zhàn)
1.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教師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教師提出問題,自己呈現解題思路,主動提供給學生答案,學生認真做筆記。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最終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而全面的發(fā)展。數學的學習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給學生提供學習材料,讓學生先自己探索!思考,然后再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發(fā)現學習的教學觀,不僅能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fā)揮,而且能獲得數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較高的創(chuàng)造能力。
2.培養(yǎng)獨立的學生觀。我國傳統(tǒng)的學生觀是把學生看作教師塑造和控制的對象,是被動的接受者,甚至是知識學習的機器,學生處于教育的邊緣位置,對學生的教育有規(guī)范性和預設性,強調學習對未來發(fā)展的意義而忽視學生現代生活的意義。新課程改革提倡新的正確的學生觀,高中數學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樹立正確的學生觀。首先,要用發(fā)展的觀點認識學生,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和個別差異性的規(guī)律。其次,學生是獨特的人,由于家庭教育!遺傳!學校教育和個人活動的不同,學生的發(fā)展有自身的獨特性,高中生更加具備自己獨特的經驗,是完整的人,因此,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移情性,從學生的立場考慮問題,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取得進步。最后,教師要明白學生是具有獨特意義的人,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講授和傳遞知識,而不是強行的灌輸,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做學生學習活動的發(fā)起者!行動者和作用者,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努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結語
隨著新課標在我國教學界中迅速開展和進行我們的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也進入新的時期面臨新的工作內容。只要針對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符合新課標要求的內容及時加以改正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同時要提高任教老師的整體素質水平就一定能夠使高中數學教學工作取得長足進步。
新課程改革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教師要充分發(fā)。揮重要作用,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反思教育教學活動,總結教育教學經驗,逐步推動新課程改革的落實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金嶺;高中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文化融入數學教學的探索[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2]“第四屆高中數學教學新思維大賽”啟事[J];中學生數理化(高一版);2014年2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