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相國
摘要:學習語文,應該把生活與語文聯(lián)系在一起,學生通過對生活的體驗、發(fā)現(xiàn)、探索,最終有所創(chuàng)新。學習的目的是得以應用,實現(xiàn)教育的價值,換句話說,把“生活的元素”引到課堂,即把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而實現(xiàn)語文新課程的根本,來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使其得到提高和發(fā)展?,F(xiàn)在我結合教學實際,從以下幾方面論述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奧秘。
關鍵詞:高中語文 寫作 教學
一個學生的語文水平是高還是低,往往體現(xiàn)在作文水平上,作文具有綜合的藝術性。語文教學是培養(yǎng)素質的教育,而作文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規(guī)定,高中的學生應該具有寫作的能力,即能夠寫記敘的文章、議論的文章、說明的文章及應用的文章。目前,從大部分學生的作文能力上來看,存在諸多不足。分析其寫作的態(tài)度、寫作的能力,一般歸結于三種類別:第一,喜歡型的,百分比是20%;第二,應付型的,百分比是50%;第三,厭惡型的,百分比是30%。
一、高中作文的分析
一些高中學生在初中時期學習不好,比較愛玩,他們的語文基礎和作文能力很差,學習其他學科也很差勁。對于他們來說,作文是困難的,因而對作文不感興趣。從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來看,尤其在高中的教學中,很多教師不重視作文的教學。更何況有些學生存在這樣的心理:認為寫作課不重要,沒必要去學;也有部分高中的學生認為:“讀書為了技術而學習的,不是為了學作文的?!边@樣的學生,作文的基礎差是可想而知了。
高中學生的作文情況,反映出了大多數(shù)的現(xiàn)象,即有的是胡編亂造,有的是虛假的故事、虛假的情感。作文教學長期這樣的話,很難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感的需要。
一些高中學生作文素材的積累是通過死記硬背的,寫出的作文格式相同、單一;作文的內容存在空洞、乏味、泛泛、枯燥、單調等缺點。而且很多學生習慣通過摘抄“優(yōu)秀的作文”來烘托自己作文段落的氣氛。
二、語文寫作的必要性
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活動時,我們應該把現(xiàn)實的生活放在其中,即把語文變得生活具體化使得學生能夠聯(lián)系學校、家庭、社會。
對于語文能力的發(fā)展,應該在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的發(fā)展下進行,通過“讀、寫、聽、說”等訓練來提高其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積累知識,陶治情操。
課堂學習是教學的重心,要能體現(xiàn)學生的生活。為了使學生能從抽象、虛擬的課本中得到解脫,能夠很好地去感受在各個方面的東西,如自然的、社會的、事實的、事件的、人物的等等,我們可以通過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使得生活化教學得以實現(xiàn)。所以,在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時,注意提升其語文的素養(yǎng)。
我們還可以把語文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這就是語文教學所在的實質,是生活聯(lián)系的核心部分。所謂“教學策略”,是指:為了構建教學的機和確定教學的方式,來實施教學所用的方法。在生活化的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習的內容聯(lián)系學生的體驗,使得學生在原有的、認知結構的基礎上,逐漸得到接收、理解??傊?,優(yōu)化學習過程是通過這個策略得以實現(xiàn)的。
三、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我們的方法是通過課外閱讀、課堂的教學以及研究性的學習等形式開展教學,促進語文的學習。
1.通過課外閱讀來提高語文。所謂課外閱讀指導,是指以學生課外自讀為主,教師集中指導內輔助的。對于這樣的教學活動,一般歸類于:統(tǒng)一閱讀、自由閱讀等兩種方式。實現(xiàn)這種的做法是:通過激發(fā)其閱讀的興趣,給予閱讀的策略,來培養(yǎng)其閱讀的習慣、讀書的方法。
2.通過改進課堂教學措施,來提高語文效率。語文的課堂教學往往是依靠教材教學,而為了提高教學的效率,需要做到的是課堂的外延。其范圍是:在時間上的外延,即在課前要預習;在課后要深化;而內容上的外延,即通過多渠道、多角度,來搜集和教學內容有關的材料;而在空間上的外延,指的是:學生從社會、圖書室、微機房所得到知識,都應用在各學科?;蛘咴谡n堂教學上的外延,即通過語文觀的樹立,使得學生的眼界得到開拓,其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以培養(yǎng)。
3.實現(xiàn)語文生活化的策略。在教學中,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能夠完成學習的任務,需要靈活運用,以下的方法和手段。
4.通過激發(fā)興趣來實現(xiàn)。對于學生學習的動力,只有產生興趣,才能實現(xiàn)。在教學中,教師的任務是鼓勵學生、肯定學生,從而使學生產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5.通過加強指導來實現(xiàn)。教師的指導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方法。
6.多向互動。在教學上,利用信息技術、網(wǎng)絡資源,來擴大學習的范圍。我們要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在閱讀理解和閱讀遷移的基礎上,使得學生的閱讀具有創(chuàng)新,使其能力得以培養(yǎng)。另外,開展活動,家長的職責是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的環(huán)境。
7.心理的調適。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指導的作用是為了調節(jié)學生的心境,保持其學習的積極性。由于,學生的學習是一個時間較長、困難較大的過程,因此,大部分學生是需要付出毅力、耐心的。
總而言之,語文要生活化,對于教師來說,以生活來教授語文課程,學生才會用生活來學語文,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劉一奎.農村中學作文教學憂思錄[J].教育教學論壇,2012(28).
[2]白麗杰.淺談初中作文教學中的觀察與積累[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
[3]柏榮芳.初中作文評改方式創(chuàng)新嘗試[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
[4]段素平.如何使作文走向"深刻"和"豐富"[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