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彤
A內曼超喜歡打鼓——架子鼓,喜歡爵士樂的家伙都懂得:鼓,在樂隊中的靈魂作用。
他和父親生活,母親在他很小時就走了。父子倆一起捧著爆米花看電影,關系很不錯。
父親告訴他:你可以走的路多著呢,到了我這個年紀你就不會鉆牛角尖了。內曼的回答是:我就是愿意鉆牛角尖。
在他上學的謝爾佛音樂學校(據(jù)說是很拽的),有一個神一般的人物叫弗萊徹,他組織的一支爵士樂隊培養(yǎng)出了林肯樂隊的好幾個首席,都是美國爵士樂的頂尖人物。
這個樂隊需要一位鼓手,內曼為弗萊徹打了“雙倍搖擺”,還沒一分鐘弗萊徹就閃人了。
B內曼繼續(xù)在苦逼的班上讓老師和同學折磨。
弗萊徹來到班上,他要為爵士樂隊選一個候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內曼被選中,弗萊徹要他第二天6點去參加排練。
6點,內曼到了,空無一人(一個小伏筆:為什么讓他早到3小時呢?新人啊。)
快9點,樂隊的貝斯手和號手才有說有笑地陸續(xù)來了。
9點整,墻上的時鐘,分針指到12——門開了,弗萊徹來了。
頓時鴉雀無聲。
內曼看到弗萊徹瘋子般地、納粹般地大爆粗口,小號手低著頭大氣不敢出,哭著讓他扇耳光最后還是給趕走了。
內曼的任務是為核心鼓手翻樂譜。休息時,鼓手讓內曼拿著樂譜,內曼喝咖啡的工夫,放到椅子上的樂譜不見了(第二個伏筆:誰拿走的樂譜?),回到排練室,背不下樂譜跟不上節(jié)奏的鼓手被弗萊徹破口大罵。
內曼在一旁說:“我能背下來?!庇谑?,在大家復雜的目光注視下,內曼上位了,成了核心鼓手。
這個被稱為“雞血勵志”的電影,看到這里,給出的故事都是傳統(tǒng)勵志的橋段——“機會總是給那些準備好了的人”。誰沒聽過?
但是,好故事一定是不落俗套的,一個從學校出發(fā)的少年向爵士樂巔峰高歌猛進的歷程哪能如此簡單?全球90%的爵士樂手集中在內曼生活的紐約,競爭之慘烈是難以想象的。
C回到家,父親的兄弟姐妹聚餐,一家子理科生,問內曼有朋友嗎?說沒有。內曼說朋友有什么用!
說到爵士樂,家里人很不以為意,那個圈子的人酗酒加上吸毒,可謂聲名狼藉,叔叔說:在我看來34歲就家破人亡可不是什么成功。
內曼告訴家人:“我寧愿酗酒吸毒在34歲就死去成為人們晚餐桌上的談資,也不愿腰纏萬貫滿面紅光活到90歲。”
太雞血了是不是?
太偏執(zhí)了是不是?
內曼和電影院賣爆米花的好女孩交了朋友,驕傲地說:“我是樂團最小的樂手。”
然而等他回到樂隊,吃驚地發(fā)現(xiàn),弗萊徹又領來了一個更小的會打“雙倍搖擺”的男孩。轉眼間,那家伙就成了核心鼓手。
有權就是這么任性。
弗萊徹目光炯炯地瞪著內曼說:“你要真想當核心鼓手,靠本事掙去!”
難道內曼不是靠本事掙的嗎?恐怕不是,先不說那個樂譜是如何詭異地丟掉的,畢竟他的上位是因為他弄丟了樂譜。
D內曼先自廢了戀愛,和好女孩宣布分手。
好女孩淚眼婆娑地說:“你還不夠優(yōu)秀嗎?”內曼說:“我想成為最偉大的人之一?!?/p>
內曼回到自己的房間瘋狂地練習,蠻拼是不夠的,虎口顛裂了,一打創(chuàng)可貼備用,架子鼓上全是濺上去的血。他把血淋淋的手伸到冰桶里,降下溫來繼續(xù)練。
多令人崩潰的真相,就像芭蕾舞女要想跳上臺,就得跳掉幾次腳指甲一樣,總有一堆血肉模糊的舞鞋。
在排練廳,魔鬼一般的弗萊徹完全無視架子鼓上的斑斑血跡,瘋狂地吼叫:“快點再快點!”整個樂團的人徹夜不眠,陪著3個鼓手輪流上去擊打,弗萊徹圍著架子鼓咆哮,快點再快點!踢翻了所有的椅子。
我在視頻上看過,世界上最好的鼓手,60秒內可以連續(xù)擊打不可思議的1203下。蝴蝶的翅膀能在60秒內拍打1203下么?我不知道。真是不瘋魔不成活啊!
內曼終于坐回了核心鼓手。
比賽日到了,他坐的公汽讓人扎了胎,飛奔去租車又把鼓槌丟了,到了場才發(fā)現(xiàn)又飛車回去拿鼓槌,遇了車禍。
從翻了的車里爬出來滿臉是血上了臺,手傷了拿不住鼓槌,弗萊徹沖他喊:“你完啦!”
任什么人此時都會沖上去把對方打翻在地吧。
內曼就這么做了。
內曼完了。
他在家里休養(yǎng),有人告發(fā)了弗萊徹,學校來調查弗萊徹是否虐待了他,因為林肯樂隊的首席患抑郁癥自殺了。人人都認為他的死與弗萊徹的摧殘有關。弗萊徹的樂隊解散了。
內曼微笑了。思議深長呢。
E夏天的傍晚,內曼漫無目的地在街上溜達,看到一則酒吧的小廣告,演奏者是弗萊徹。
他走進酒吧,遠遠地看到那個熟悉的禿頭在彈鋼琴,一曲終了,弗萊徹看到內曼并叫住了他。
他說:“人們根本不知道我為謝爾佛做了什么,我所做的就是鞭打著你們突破極限,我努力過了,我永遠也不會為我的努力道歉?!?/p>
他說:“再沒有比‘不錯更害人的了?!?/p>
這些話內曼是認同的。說到底他們是同一類人。
分手時弗萊徹仿佛不經(jīng)意地說他還是樂隊指揮,將參加本年度音樂節(jié)的開幕演出。他盯著內曼的眼睛說:“我?guī)У倪@個樂隊,鼓手還差一口氣?!?/p>
內曼吃驚地:“那個代替我的會雙倍搖擺的男孩呢?”
“我只是用他激勵你……還有,丟了樂譜你才能上位。”
內曼:……
卡內基劇院。內曼從舞臺帷幕的縫隙看到,父親來了。
弗萊徹告訴他的樂手們:“今晚,可以改變你們的命運,下面坐著的重要人物一個電話就可以使你成為簽約樂手?!?/p>
這是內曼夢寐以求的時刻。
幸福來得太突然。
F這是一個反勵志的故事。在各種不同作料的雞湯泛濫的年代里,人們需要一點點不同的聲音。
舞臺的大幕拉開,弗萊徹一說出曲目的名字,內曼就傻了,跟排練完全不同?。∷麤]帶那個曲目的樂譜。命運就像一個大循環(huán),轉了一個大圈,內曼又回到了原點。
內曼手忙腳亂跟不上節(jié)奏,弗萊徹過來狠狠地小聲說:“我知道就是你!”是指當時告發(fā)他的那件事。
然后換了種口氣,用大家都能聽到的聲音說:“看來你沒有天分!”
這次,內曼被徹底玩死了。
他的父親飛快跑到幕后抱住兒子說:“咱們回家吧?!?/p>
內曼突然掙脫父親的擁抱回到臺上。
真正的亮點在這里——
他在樂手莫名驚詫的目光中起鼓,是最考驗鼓手的Caravan(流浪客),大量的對拍,復雜的合奏。
弗萊徹沖過來:“我他媽的把你眼珠子挖出來!”
內曼完全沉浸在他的鼓里,反正也是完蛋了,誰他媽還在意弗萊徹呢!他要放肆地在舞臺上撒個野。
血從他震裂的手上飛濺出來,這段鼓把我看得血脈僨張,一身大汗,酣暢淋漓。
整個樂隊跟著他的節(jié)奏澎湃起來,弗萊徹轉怒為喜,手舞足蹈地開始指揮。
內曼的臉上漸漸有了淚水。
G《爆裂鼓手》是那種一千個人看,就會看出一千個故事的影片。全片一個懸念跟著一個懸念,猶如Caravan的節(jié)奏,一點兒也不拖沓。那些和內曼一樣終生以追求成功為唯一目的的人,對內曼甚至對魔鬼般的弗萊徹是欣賞的。怎么著也是一股子正能量吧,他們要人生如飛蛾撲火般瞬間輝煌,為此,可以不擇手段。
也有反思的聲音,60秒打到1000次就是優(yōu)秀嗎?“可以更快一點更快一點。”藝術家真的需要這么快嗎?
內曼在去卡內基打鼓前給前女友打電話,請她聽音樂會,好女孩說:“那我得問問我男友——他不喜歡爵士樂?!?/p>
之前,他說過朋友有什么用!
之前,他宿舍的墻上寫著“少壯不努力,長大干搖滾?!?/p>
只有一點得到了人們的認同:成功的背后是人們看不到的血淚。
(此片獲87屆奧斯卡最佳剪輯、最佳音效及最佳男配角三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