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東方
一、中外文化差異不能被拋棄在英語課堂之外
1.過去的英語教學往往局限于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句子意義及語法分析而忽視了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近幾年來中考英語試題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試題所負載的文化信息量不斷增加,著重考查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不是語言知識。如果我們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識,而大量的時間孤立地教授語言知識,不僅費時費力效果不佳,而且會加重學生負擔,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僅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2.語言既是文化的載體,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人類文化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過程中,語言始終是與文化同步發(fā)展變化的。因此,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教學,更是一種文化教育。然而在現(xiàn)行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往往比較重視語言的外在形式和語法結構,而忽視了語言的文化差異,這勢必會影響我們對語言的理解和掌握。
所以,英語教師在備課時應教學目標和教學原則,選擇教學任務明確的方法,把文化知識和語言知識有機的結合在教學活動中。比如,在教學中將本國文化和英美文化進行比較,去發(fā)現(xiàn)兩種文化的異同,加深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培養(yǎng)文化意識。把英美文化知識有意識的編入語言教學中,讓學生在掌握語言技能的同時,獲得該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當然,在英語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還應該遵循適應性和階段性原則。適應性是指所教授的文化內(nèi)容必須要和學生所學的語言知識密切相關,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和外國文化的興趣,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階段性原則是指文化教學時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語言水平、認知能力心理狀態(tài),注意從淺入深、由表及里,讓學生逐步理解文化內(nèi)容的本質(zhì)。
二、作為英語老師,我們應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中外文化差異
1.從教材入手,灌輸文化信息?,F(xiàn)行新標準下的初中英語教材中的對話、課文甚至練習非常注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和社會習俗等文化內(nèi)容。教師可結合課文,介紹英美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民族、宗教、制度、飲食習慣等文化背景知識,使學生全面的認識、了解英美國家。對于一名英語學習者來說,了解和習得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識,社會習俗以及宗教習慣是至關重要的。
例如,在7年級教材中有一篇關于萬圣節(jié)的reading,可能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的是南瓜燈籠,孩子們都戴著面具并穿著奇怪的戲服和熱鬧好玩的萬圣節(jié)游戲。但陌生的是萬圣節(jié)的由來、為什么是南瓜燈籠而不是其他材質(zhì)的燈籠以及各種活動的由來。因此,我們教師在教授這篇reading時可以講一講萬圣節(jié)的由來或玩一玩萬圣節(jié)的游戲,這樣將增加學生學習本篇課文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讓學生體會中外文化差異對語法的影響。 語法是語言表達方式的小結,它揭示了連字成詞、組詞成句、句合成篇的基本規(guī)律。文化背景不同,語言的表達方式各異。英語注重運用各種連接手段達到句子結構和邏輯上的完美,如要表達“他是我的一個朋友”,不能說“He's my a friend”,而應該說“He's a friend of mine”,雙重所有格準確地體現(xiàn)了“他”與“我的朋友”之間的部分關系。讓學生了解這種思維習慣上的文化差異,體會其對語言表達方式的影響,對于學習英語語法,減少中國式英語的錯誤是有幫助的。對于語法的學習,中外文化差異還體現(xiàn)在語態(tài)、時態(tài)、語序、句子成分等多個方面,所以對于語法的學習,應適當?shù)膹娬{(diào)中外文化差異,了解了中外文化的差異才不至于說中國式英語。
3.在閱讀教學中灌輸中外文化差異??缥幕浑H的最終目的是使交際雙方使用地道的語言,并能結合目的語國家的文化規(guī)約準確得體地使用言語表達和理解對方,成功地進行交際。但由于民族文化差異,交流雙方會不知不覺地將母語文化的模式套用到所學的目的語文化上,產(chǎn)生文化負遷移。所以要想準確得體地理解文章,必須注重注重文化差異的影響。在平常的閱讀教學中,注重加強宏觀文化熏陶。要想加強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單靠教學中隨文解釋地作些文化方面的解釋顯然是不能徹底湊效的。文化教學的目的不是簡單地傳授文化知識,而是從根本上提高閱讀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最根本的途徑應是引導閱讀者了解目的語國家人們感知世界的方式,將跨文化交際所涉及的主要層面從宏觀上進行強化,加強文化熏陶。
4.在閱讀教學中感受文化。教師應該選擇文化知識內(nèi)容豐富的閱讀材料進行閱讀訓練,以利于在閱讀教學中加強文化教學。文化背景知識對閱讀理解的質(zhì)量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擴充和滲透,使語言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相結合,在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擴大其知識面,使他們進一步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文化習俗等知識,激發(fā)其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提高綜合閱讀理解能力。
三、總結
教師應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學習英語并了解英美文化提供了十分直觀的教學手段,使語言、人和語境緊密地結合,有助于學生了解語言的實際運用,交際的真實環(huán)境也有助于學生熟知西方的傳統(tǒng)習慣和風土人情,還有助于學生感知英美人的體態(tài)語言等非語言交際形式。教師平時應注意收集相關資料,以便在教學中有效地利用這些手段,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述課堂教學策略僅僅是粗淺的嘗試,是很不成熟的。目前,對中學英語文化導入的研究 還處于初步階段。但正如魯迅先 生所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我們相信,只要廣大英語教師和外語工作者充分認識到文化對語言學習的重要性,不斷探索和實踐,就一定能有效地使學生提高對中外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培養(yǎng)初步的跨文化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