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榮菊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要堅持“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的基本理念。如何抓好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提高化學教學質(zhì)量,是教師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學習心理;情感態(tài)度;教學方法;學習方法
義務教育初中化學課程改革已經(jīng)進行多年,中考與評價選拔制度改革實驗不斷發(fā)展?!盀榱嗣恳晃粚W生的發(fā)展”是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但是不少高中教師反映,初中畢業(yè)生所掌握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高中化學課程學習所需具備的知識要求差距較大,高中化學教學十分困難。高一學生也反映不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化學內(nèi)容多、理解困難、習題難做,學習興趣降低。有些甚至是初中的尖子生,進入高中后化學成績一落千丈,感到學習化學十分困難,產(chǎn)生了不少困惑,喪失學習的信心,厭倦學習化學。針對這一問題,如何處理好初高中化學教學的銜接與過渡,已成為高中化學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我校教研組為此申報了市級課題,探討這個問題。具體來說,我們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研究初、高中化學教學目標的差別
初中實施義務教育,初中化學教學是啟蒙教學,從其教學特點出發(fā),通常以概念發(fā)展組織教學,注重知識傳授和接受,對能力的要求不是太高。高中化學教育是在九年制義務教育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素質(zhì)教育,無論從知識的內(nèi)容、結構、深度、廣度,還是從能力上都比初中化學具有更高的要求。高中化學大綱中強調(diào)要使學生進一步學習基礎知識,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訓練其科學方法,使他們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和解決若干化學問題。這就使初中化學和高中化學在教學思想、教材內(nèi)容、教學方法方面存在的差異更加突出。部分學校尤其是初級中學目光短淺,僅僅圍繞中考的指揮棒轉,考什么就講什么,只注重知識的記憶,而不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化學知識,不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不注重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以致學生高分低能。而高一新生來自不同的學校,他們的認知程度和能力水平差異極大,若不能妥善處理好,進入高一就會過早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
二、研究初、高中教材中知識的銜接
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可先搞一次摸底測驗,針對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來著重考查,如:元素化合物知識,金屬活動順序,氧化還原反應,元素化合價等知識及其應用。在搞好初、高中知識相互銜接的前提下,介紹高中化學學習方法及注意事項,促使學生調(diào)整學習策略。
其次,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體系和內(nèi)容。明確哪些知識點在初中已經(jīng)基本解決;哪些知識點應在初中解決而實際并未完全解決;哪些知識點在初中未解決,應在高中拓寬和加深等,做到心中有數(shù)。比如,高一教材第一單元中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反應是高中階段的重點和難點知識,而在初中知識系統(tǒng)中只是非常簡單地介紹了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屬于了解的層次。如果初中學生只是在了解的基礎上直接進行高中這種難度的學習,無疑是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心理承受的巨大挑戰(zhàn).
三、抓好學習心理的銜接
初中化學學習相對簡單輕松,學生的心理壓力較小。到了高中,由于受學習內(nèi)容的增多、學生學習水平的接近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學生面臨的是緊張的學習和競爭,有的不能適應高中學習,心理負擔沉重,導致學習興趣及成績均下降。因此,我在教學之初系統(tǒng)地向學生介紹了高中化學的學習方法、教學思路,讓學生了解高中教學“課時緊、任務重、快節(jié)奏、大密度、重思考、動筆多”的特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從而及早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在教學過程中,我也不忘多與學生交流(尤其是后進生及弱科生),了解他們的思想、學習感受、心理狀況等,及時疏導心理壓力,解決困惑,從而防止學生產(chǎn)生化學學習的心理障礙。
四、抓好情感態(tài)度的銜接
新學期開始,教師尤其要加大感情投入,設法拉近師生間距離,使學生主動跟你接近,不望而生畏,讓學生從心理上做好準備,讓學生想學,我認為這是搞好初、高中銜接教學的有力保證。
五、做好教學方法的銜接
1.“先謀而后動,其戰(zhàn)必勝”
教師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認真?zhèn)湔n,力求教學形式不拘一格,盡可能使課堂生動、活潑、有趣。教學中要靈活應用教法,尋求更有效、更靈活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nèi)掌握較多的知識,提高能力。
2.轉變觀念,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利用教材中“資料”“閱讀”“討論”“家庭小實驗”研究性課題等欄目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自學能力、科學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實驗創(chuàng)新能力、應變能力等終身受用的各種能力。
3.在課堂教學中調(diào)動學生學習熱情,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
在課堂上一定要留足時間讓學生看書、思考,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探討問題,提出問題,通過交流、整理,他們的知識會得到升華,要堅決杜絕老師單純傳授知識,那樣只能使課堂枯燥無味,失去學生。讓學生學無興趣的課絕對不會有高效率,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爸挥邢矏鄄攀亲詈玫慕處??!毕?5分鐘要效率,應是每位教師終身追求的目標。有些同學可能初中化學學得不太好,但剛進入高中面對新老師往往信心十足,所以努力培養(yǎng)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熱情顯得尤為重要。
六、抓好學習方法的銜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古人說:“授人以魚,只備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可終生受用?!苯虒W生如何學習,使學生能有效、正確地進行各種知識及技能的學習是授人以漁之舉。初中化學屬于義務教育,內(nèi)容少,知識形象、簡單、易記、易懂,就事論事,所解決的問題基本不跳出課本的范疇。教材對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要求較低,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廣闊,基本上停留在形象思維的層次。因此,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主要是記憶、重現(xiàn)、簡單模仿。剛升入高中的學生總喜歡把初中那一套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照搬到高中,相信老的習慣,堅持以記憶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法,死記硬背,結果造成顧此失彼。高一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之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是決定能否學好化學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正確學習化學的方法。
1.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課堂上應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先積極思考,再精做筆記。筆者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逐漸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學習效率穩(wěn)步提高。
2.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愛因斯坦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重要?!崩蠋熼_始應采取鼓勵學生提問并利用自習課時間主動向個別學生提問的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習慣。對于學生的提問,老師不能直接給出答案,應該和學生一起閱讀材料,逐條分析,這樣才能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舉一反三。
3.培養(yǎng)學生回顧反思的習慣
比如要求學生對試卷進行評析,分析每道題對、錯的原因,考試后的收獲等等。
學習習慣是影響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做恰當筆記的習慣、勤學好問的習慣、及時復習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及時復習的習慣、認真實驗的習慣等。
七、我校采取的方式方法
1.開學初對高一學生做一次問卷調(diào)查,對學生的知識體系、心理素質(zhì)等進行摸底測試
2.每周二下午教師集體備課,定內(nèi)容,定主講人,在備課時,根據(jù)新課所涉及的知識進行恰當?shù)你暯友a充
3.根據(jù)我校高中生源基礎較差,很多學生沒有達到高中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要求,初中化學很多內(nèi)容都不知道的現(xiàn)狀,我們利用兩周多的時間對初中化學基礎知識部分進行了復習,重點是化學用語、物質(zhì)分類、酸堿鹽、化學實驗等相關知識進行了系統(tǒng)和深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我們常用的復習方法
(1)集中復習法。高一化學課開始時,我們往往集中用兩周時間來復習初中化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與高中化學密切相關的知識內(nèi)容以及高中化學不再重復的但初中化學里又沒有講全、講透的知識。復習教學中要低起點,逐步提高拓寬,讓學生逐步適應高中的教學要求。這是我們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
(2)專題復習法。在實際教學中若發(fā)現(xiàn)有些內(nèi)容學生掌握情況明顯薄弱,而高中又必須掌握,我們會結合高中的化學內(nèi)容,以專題形式復習整理,使初高中化學中相關的知識內(nèi)容有機地融為一體。
(3)穿插復習法。如果經(jīng)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班級情況比較好,學生基礎知識到位,初期復習可以簡單一點,有關內(nèi)容可以穿插在高中有關新授課之中。
“狠抓基礎,降低起點,先慢后快,先少后多?!睂幙蠣奚稽c速度,也不能讓學生吃夾生飯,這也是高一開始授課時的一個有效策略,能夠有效避免在高一之初把學生打懵。給學生一個適應的過程,逐漸增加課堂容量,各方面的調(diào)整工作齊頭并進,在學生逐漸適應的時候,我們的教學就會變得輕松順利。
總之,高一化學教學不僅要做到從初中到高中的順利過渡,使學生躍過初中到高中這個知識的臺階,而且要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進度快、難度大的化學教學,增強學生學好化學的信心,盡快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從而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質(zhì)量。
高一新生正處于不成熟向逐步成熟的過渡階段。一個實驗、一個人、一件事、一本書都可激發(fā)起他們心中的熱情。因此,在化學教學中要發(fā)揮實驗的優(yōu)勢,使學生一開始就“迷”上化學,并將學習興趣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參考文獻:
諸松蒲.初高中化學教學銜接的若干問題[J].化學教育,1999(9):20-2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