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軍
時光荏苒,數(shù)數(shù)自己漸漸泛白的頭發(fā),想起從事教育事業(yè)已近30年?;厥讈頃r的路,念念那些走過自己生命的孩子們,有著回憶,有著感動,而更多的,則是思考。教育,不是單單傳授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而多年的經(jīng)驗告訴自己,能夠成功地育人,更是為孩子們能夠更好地學(xué)習(xí),努力上進,積極接受知識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對于每一代學(xué)生,他們有著各自的特點。如何抓住當代小學(xué)生的特點對癥下藥,是在教育工作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隨著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國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支持,孩子們受教育環(huán)境越來越好,可是卻越來越聽到身邊的家長、教育者們的嘆息聲,感慨著“如今的孩子,越來越難管”,“現(xiàn)在的小孩子,怎么都這么叛逆”,諸如此類。在經(jīng)歷過“90后”大潮的洗禮,如今“00后”已算正式登上教育舞臺,在很多人眼中,他們更“有個性”,更“獨”性,更“自我”。而在我眼中,他們這一切自主的行為都表現(xiàn)著他們獨立的思考能力與特殊并帶有鮮明特點的自我想法。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和學(xué)習(xí)生活中,他們“根根分明”,但也不得不說這給教育者、管理者增加了一定難度和挑戰(zhàn)。這就要求我們?nèi)ド钊朊骱⒆拥膬?nèi)心,了解他們深層次的精神需要,理解他們一系列不恰當行為背后所隱藏的真實情感與心靈渴求。
我遇到過這樣一個孩子。他很調(diào)皮,上課喜歡搗蛋,喜歡在大家都專心學(xué)習(xí)聽課的時候發(fā)出各種聲音。各科老師都對其進行過批評,可是他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態(tài)度,依舊我行我素。在很多教師各種批評教育都全然無果的時候,我開始對這個孩子產(chǎn)生好奇,去了解觀察他。他從小就跟姥姥一起生活,爸媽都在韓國打工,而他的姥姥基本管不了他。而他的手中總是有很多零花錢,拿著這些錢和朋友一起玩。我聽說,在朋友中,他是很講“義氣”,重感情的。我開始重新審視眼前的這個小孩子,我在想為什么這樣一個有感情的孩子卻總是讓自己看起來冷酷頑劣,是不是跟他爸媽長期不在身邊有關(guān)呢。
我決定要跟他心平氣和地聊聊天,不敢說是談心,因為我不確定他是否會接納我并敞開心扉。談話的開始他還是有一搭沒一搭地隨便說著,當我問到你爸媽多久回來看你一次的時候,這個像猴子一樣的孩子突然變得像大人一樣嚴肅正經(jīng)地沉默著。我輕輕地問,“那你……想不想他們?”他還是依舊不說話,眼眶似乎濕潤了,倔強地別過頭去,不想讓我看見。我突然覺得很難過,像做錯了什么一般愧疚著,我假裝沒看到去倒了杯水給他。這一次的談話就此中止,我?guī)еコ酝盹?。我笑著和他聊天,他顯得扭捏羞澀,有些拘謹,我覺得這個孩子其實很可愛。
回來后我把他的家庭背景、他在課上和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都結(jié)合在一起仔細地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的內(nèi)心其實是有些內(nèi)斂的,他不喜歡把真實的自己表現(xiàn)出來,甚至有些自我防衛(wèi)。從小爸媽長期不在身邊,讓他缺少安全感,心里也很孤獨,他常常陷在自我的想法里。他在課上異常的表現(xiàn),是因為他渴望得到別人的關(guān)注來表現(xiàn)自己的存在感,甚至希望通過給朋友花錢得到關(guān)心和擁護。其實他心里只是住著一個渴望被關(guān)心和在乎的小男孩,但是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他怎么做才是正確的,長期的自我保護也讓他不輕易相信任何人。接下來,每隔一段時間的聊天談話,漸漸地驗證了我所有的想法。與此同時,他對我的抵觸與防御也在漸漸消失。我把他當作是我的朋友一樣,對他提出建議,如,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認可與關(guān)注,但這種認可和關(guān)注應(yīng)該是良性的,如果只是靠嘩眾取寵,破壞紀律讓別人看見自己,就算別人看見你也不會認可你的,他們心里也不會喜歡你。相反,如果你能從另外一個方向出發(fā),去做一個優(yōu)秀的學(xué)生,上課認真聽講,學(xué)習(xí)成績名列前茅,當你站在一個高度上,別人自然就看見你了,不用費心去故意讓別人看見你,而且他們更是滿心地欽佩與贊嘆,對你自己也有很大提升,這樣的結(jié)果不是更好么?諸如此類,對于他的一些不合宜的行為習(xí)慣,我委婉地指出,并提供給他更好的可供選擇的方案,他似乎也滿贊同的,并且做出了改變。在課上,他再也不吵不鬧了。即使他偶爾會忘記,我的一個眼神他就心領(lǐng)神會,安靜學(xué)習(xí)。真是個聰慧的孩子。最終,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著。過了幾年,他的爸爸媽媽把他接去韓國了。我時常會想起他,因為不僅是我改變了他,更是他教會了我。
在這個孩子身上我明白了,教育是需要用愛去呵護的,不單單是所謂的批評說教。老人們常說“孩子是最通靈性的?!彼麄兊氖澜绫却笕藗兗儍艉唵?,他們能感受到真心,我一直這樣相信著。人啊,都是相互的,都是將心比心的,對孩子們更是如此。若不是真心相待,由衷地為孩子們好,只是機械式地教著書,功利地尋求班級的成績,對那些成績差卻更需要幫助的孩子們,棄之如敝屣,嫌棄之不及,披著冠以愛之名的虛偽大衣,憑什么奢求得到孩子們的信任,如果作為教師,沒有把孩子接進自己心里,又憑什么指望教育能走進孩子們心里。
愛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更是教育者們應(yīng)終身持守的?,F(xiàn)如今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像這個孩子一樣的留守兒童?;蛟S他們有著同樣的心境,他們把自己鎖在自我的世界里,出不來,外人也進不去,充斥著類似的孤獨與迷茫,難以言說的堅強與軟弱。我深深地明白,不管他們看起來多成熟,他們心里依舊是個孩子,一個渴望被愛的孩子。只有用愛呵護,才能真正地讓教育走進他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