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梅
家長的教育觀、態(tài)度、行為、文化素養(yǎng)的不同形成了家庭教育的特殊性,遺傳、環(huán)境、教育的不同,又形成了幼兒發(fā)展的個體差異,從而產(chǎn)生了家庭教育的特殊性。但僅有家庭教育的普遍模式是遠遠不夠的,對特殊家庭、特殊家長、特殊孩子必須有特殊指導方式,這樣才能使教師的家庭教育觀在指導上有的放矢,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那么,孩子的個體差異與家庭結構、家長的教育觀、態(tài)度和行為到底有何關系?通過有針對性的個別教育和指導,孩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這便是此篇個案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研究對象
1. 指導對象:許平:男,44歲,吉林省長春市贏利文化用品商店經(jīng)理,對獨生子特殊的愛,特殊的保護、依從,怕他摔跌,怕他出意外。唯恐失去兒子,從來不敢撒手,他成了百分之百的溺愛型父親。
2. 教育觀察對象:許百功:男,今年5周歲,是吉林省政府機關第一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平時他和爸爸、媽媽、姥姥生活在一起。他很聰明,知識面廣(與同齡幼兒相比)語言表達能力極強,對事物有自己的想法,不隨便聽從他人的指揮,好反抗,生活上依賴性強。
二、指導過程摘要
1. 理解為先,取得共同語言。百功是中班時來幼兒園的,父母溺愛他,不敢過早地送他上幼兒園,怕受欺負。來園初,很少有小伙伴們跟他玩,因為他一伸手不是推人就打人,抬腳就踢人,同他父母談過兩次,很不理想,母親比較通情達理,父親卻“頑固不化”,如說孩子優(yōu)點時,他便洋洋得意的樣子,說缺點時,表情一變,忙插嘴說:“不可能,不可能?!本秃孟袼匆娨粯樱茈y溝通。在與他母親交談時得知:“孩子在家時每天都和他爸爸打鬧,拳打腳踢,還經(jīng)常看武打片?!?/p>
在幼兒園的一次春游中,父母不敢讓他去,擔心不安全,百功執(zhí)意要和小伙伴一起外出活動,父母一貫依從孩子的執(zhí)拗,只好違心地答應。上車時,他爸爸看到兒子穩(wěn)穩(wěn)地坐好了,老師站在他身邊,車子開了,他才離去。按理他的做法是有些過分的,集體活動應教育孩子先人后己、互相幫助才是,但我很理解他的心情,對他的再三囑托:“孩子坐車要頭暈的,你要多注意他”等等,當他看到兒子安然無恙地、歡快活動回來,笑容綻開在他緊張了一天的臉上。一次次的外出活動,一次次的理解,增添了他對我的信任,為進一步的家教指導打下了基礎。
2. 方法指導,觀念轉變。晚飯后回家的時間到了,家長們紛紛來接孩子,百功看到爸爸來了馬上就去搶李杰南手中的玩具,南南哭了,手抱著玩具不放,百功爸爸見狀馬上對南南說:“你讓百功先玩,我們馬上就走了,你媽媽還沒來,等我們回家了你再玩吧?!闭f完就幫著兒子從同伴手中拿過玩具玩起來,看到這情景,我趕緊拉起南南的手說:“老師講故事給你聽?!卑俟ν嬉粫褐?,他爸爸與我道別。這件事使我想了又想,如何進一步去指導他呢?我決定先教育孩子,讓百功的行動、言語去促動爸爸,不要再被溺愛所困,我對百功說:“老師知道你很聰明,我講的關心愛護小朋友的道理,你一定都懂的,昨天你從南南手中‘搶了拼版,結果南南很傷心,你說應該嗎?”他笑笑,不回答。我說:“你回家問問爸爸,明天告訴我,好嗎?”他說:“好的?!钡诙?,許百強興沖沖地跑到我跟前對我說:“老師,爸爸說昨天我‘搶玩具是不對的,讓我以后改正?!蔽艺f:“你知道就好了,你爸爸如果看到你很懂禮貌,一定會比現(xiàn)在更高興。你今天回家再去問爸爸,老師說的對不對?”
3. 把握時機,及時指導。每到午睡時,百功總是坐著不動,我問他:“你怎么不脫衣服?”他說:“我是想睡的,但爸爸關照過我,衣服、褲子都不要脫?!蔽艺f:“不脫衣服、褲子睡覺會出汗的,容易感冒,被子也會臟的?!痹谖业囊辉賵猿窒拢撓峦庖峦庋澦?。第二天,他爸爸告訴我讓百功穿外衣外褲睡覺,并說是怕他氣管發(fā)炎,我給他講了許多“這樣不好”的道理,他爸爸笑笑說:“我知道,百功喜歡這樣就讓他去?!卑职值陌k代替換來了依賴性強、動作慢、不會自理的兒子,不脫衣服是怕麻煩,這是真正理由。每天午睡起床,他就如同在家一樣,坐著等老師的幫忙。我想我有責任提醒他爸爸,讓他認識到培養(yǎng)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4. 分析效果,堅定信心。以往,家里做好吃的孩子先吃。一次,姥姥做了一盤海鮮,放到桌子中央,百功不高興了,因為他很喜歡吃海鮮,為什么不放在他的面前,他爸爸跟我講了這件事的經(jīng)過。他說:“要是以前,我就要跟他姥姥吵了或者再去給我兒子買一盤,但想到老師們一再說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太寵孩子,要教育他關心、愛護別人等,我就忍下來了,另我高興的是壞事變成了好事,百功想起了老師的話要尊敬老人,以后姥姥無論燒了什么百功愛吃的菜,他都讓姥姥先吃,爸爸媽媽先吃,這使我想到對孩子嚴一點是有好處的,我也有信心去教育他了”。平凡的話語道出了我們家教指導工作的成功,許百功爸爸的教養(yǎng)觀念、態(tài)度、行為的轉變,對孩子的進步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效果
1. 家長的變化。從許百功爸爸一味地寵愛孩子到學會科學地教育孩子中,清楚地看到家庭教育指導以后的成功。首先,家園教育的一致就能起到教育的“共振”作用,使得對兒童的教育取得最大限度的成效。其次,家長有教育觀念、態(tài)度、行為的變化,才會有孩子的進步,抓孩子的教育必須同步抓家教指導;第三,家教也要講藝術、講方法、講循序漸進,使家長樂于接受??傊?,本個案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是成功的。
學前兒童的可塑性是很大的,從教育的角度說,可塑性大就為轉變孩子的思想、行為等提供了一種可能性。教師和家長可以按照孩子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有目的地引導孩子健康地成長。從可能性轉變?yōu)槌晒Φ谋厝恍裕€要靠目標的適當、方法的科學、手段的藝術、途徑的多樣。從許百功的轉變中,可以看出上述諸要素的和諧一致。
四、個案研究的幾點啟示
1. 樹立良好的教育觀是進行個別家庭教育指導的基礎。教師與家長要建立友好平等的交往關系并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如同所有的交往一樣,它會遇到某些因素的干擾,這種干擾可能是由家長引起。譬如,家長情緒不好、疲勞等生理、心理因素會引起與教師的摩擦。另一方面,教師的態(tài)度和教育觀上的方式方法問題也會影響兩者之間的關系。要排除交往關系中的干擾,就幼兒園而言,教師應接納人本主義的觀點,記住教師的職責。我認為,教師在家庭教育指導過程中,教師的態(tài)度始終應該是真誠的,沒有任何的虛偽,不論家長文化水平的高與低,地位的貴與賤,家境的貧與富,子女發(fā)展的好與差,都應一視同仁,平等地待人,真心誠意地為他們排憂解難,共商教育幼兒的對策。
在與家長的交往中,教師要既能接受家長偶爾的冷淡,也能接受家長一時沖動的責怪,還能放下架子接受家長比自己更高明的做法。教師采取接受的態(tài)度,兩者之間就較易溝通情感,教師有容納意見的胸懷,就能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和子女教育的熱情,可使教師的家庭教育觀顯露出指導工作處于一個和諧的、生氣勃勃的氛圍之中。
此外,教師還應對家長持理解的態(tài)度,要角色移位,對家長的喜悅、煩惱、無奈、厭倦和生氣做出移情性的理解。教師應該看到當前的幼兒家長自主性很強,他們都具有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觀,都對子女有很高的期望,由于缺乏教育經(jīng)驗,在子女的管教中常常遇到各種困難,因此而引起的在教育態(tài)度和行為上的偏差也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幼兒園教師與家庭教育之間的指導關系并非約定俗成的,這種關系的存在需要有一個基礎,簡單地說來:(1)前提是理解;(2)手段是溝通;(3)關系是朋友。如此,家長才能接受指導,才能推動家園關系的建立。
2. 淡化指導痕跡是進行成功的個別家庭教育指導的基礎。“我講你聽”式的指導,在很大程度上是為指導而指導,這種形式作為講座還可進行,而面對特定對象的個別指導則常常要失敗,原因就是家長被推到了受教育的地位失去了面子,因而對幼兒園的指導產(chǎn)生抗藥性。最好的辦法是淡化指導痕跡,開展隱性化的指導,在潛移默化中使家長受到啟迪,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掌握科學的家教方法。
3. 抓住契機、不拘一格是進行教師的個別家庭教育的經(jīng)常形式。個別指導并非有固定的時間和場合,由于家長和家庭情況的多樣性,常常在各類偶發(fā)事件之后需要及時開展教育,這就需要教師有教育機制,善于抓住契機,不拘形式開展指導,可以在家長來園時指導、電話指導等。
4. 研究方法,藝術指導是教師的家庭教育觀體現(xiàn)的重要手段。教師的家庭教育面對的對象是家長,對家長更要講究方式,開展藝術指導,教師不要以為自己一定比別人家長高明。無非是教師的職業(yè)地位保證了這種指導關系。藝術的指導就是講究指導的藝術性,使家長愿意聽、愛聽,聽了以后肯做、肯改、肯身體力行。
5. 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是提高教師的家庭教育效果的基礎。教師的家庭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容易事。家長水平的提高有一個過程,家長的行為影響到子女的進步更有一個過程,這就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使家長逐步提高開展家教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教師的家庭教育同時也幫助家長改正一些陋習,家長能夠在子女面前起表率和榜樣作用,教師的家庭教育效果才顯著。
6. 注重反饋、積累經(jīng)驗是教師的家庭教育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要重視教師的家庭教育的效果反饋,這能夠幫助教師不斷矯正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使之更科學、更合理、更適合實際,在不斷開展的“指導——反饋”中積累經(jīng)驗,教師的家庭教育工作會更加成熟。因此,開展教師的家庭教育要注重實踐,強化針對性和實用性,接受教師的家庭教育的指導規(guī)律,采取適合家長學習特點的教育形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