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玲
【摘要】正確的語言是進行正確數(shù)學思維的前提,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數(shù)學教師在數(shù)學課堂中也應當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聽、說的能力。
【關(guān)鍵詞】數(shù)學學習;教學
一、充分認識到傾聽的重要性及具體做法
(一)、聽的意義。
傾聽,是訓練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挖掘?qū)W生非智力因素的一種手段。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有助于孩子們在課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助于孩子們記憶力的增強。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在數(shù)學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老師除必須具備淵博的知識,標準的普通話外,在授課時必須幽默風趣,語感講究抑揚頓挫,時時以表演者的神態(tài)吸引學生,想方設(shè)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運用多種手段調(diào)動學生傾聽的能力。例如,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設(shè)計一些聽算練習題,不僅可以讓學生認真聽的能力還可以加強計算速度和準確率,并且有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心算意識和口算能力。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認真聽老師講,還要讓學生學會耐心聽同伴說。
(二)、教給學生科學的傾聽方法,使學生善于傾聽
1、細化“聽”的要求。
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首先應該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細化了的要求。如在教學中就明確提出“學會傾聽要五心”,即傾聽時做到: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fā)言,都要聽清老師或發(fā)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三要細心,當別人的發(fā)言有錯時,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fā)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fā)言的基礎(chǔ)上或者提出新穎的想法。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并重,相互促進。
2、教給學生科學的傾聽方法
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教師結(jié)合課堂實際,教會學生傾聽的方法:比如要邊聽邊動腦子,篩選比較,分析綜合,抓住中心,記住要點;要學會“聽話聽音”,聽出“話中之話”,言外之意;要邊聽邊“察顏觀色”,留心說話者的語氣情感,以求進一步理解對方講話的含義。
如在教學“商不變性質(zhì)”時,設(shè)計這樣的一個片段:
師:下面做一個游戲,老師寫出一個式子,請你說出一個和它相等的除法算式。
師:12÷4
生1:24÷8?????生2:36÷12???生3:6÷2
師:15÷3
生1:30÷6?????生2:45÷9????生3:5÷1
學生只有認真地傾聽別人的答題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與別人相同,就會不斷地思索還有別的答案嗎?通過這樣說一說、聽一聽、想一想、評一評的練習,極大地激發(fā)了全體學生的參與熱情,課堂氣氛活躍,這樣,不僅使學生能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表述和反省,而且還使學生學會了傾聽別人的意見。
二、充分認識到說的重要性及具體做法
(一)、讓學生認識到說在數(shù)學課堂中的重要作用,有說的欲望。
計算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碰到在新知識沒有教學之前,學生已經(jīng)能準確計算,但不能明晰其中算理。算理的掌握必須要帶領(lǐng)學生經(jīng)歷完整的計算過程,使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悟出來。不明算理的計算只能是做題,不明算理的方法也是沒有生命力的,是不能進行拓展與延伸的。新課程實施以來,教材的編寫特別注重為學生提供有趣的,與兒童生活背景密切聯(lián)系的情境和素材,為學生的語言訓練提供了條件。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及學具,指導學生進行看圖說話、看式說題等訓練,通過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來促進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邏輯性的提升。
(二)、教給學生說得樣子,建立說話模型。
幫助學生準確建立說話模型:主要是教師示范,學生有針對性練習的方式。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shù)學語言直接影響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的為學生提供準確的語言模式,讓學生知道應該怎樣有條理的說。
比如:在教學“9加幾”時,為了引導學生明確算理、算法,根據(jù)學生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學會敘述自己的思維過程??煞秩齻€層次訓練。
第一層:根據(jù)教師在教學中提供的語言模式讓學生說計算過程。先讓學會觀察,教師邊演示、邊敘述:(盒里共有10個小格,有9個格子都放有皮球。盒外有3個皮球)計算9+3,先把3分成1和2,1和(格子里的)9湊成10,10再加(格子外面的)2得12.接著讓學生學著老師的說法,自己試著說一說,然后找表述能力較強的學生說給大家聽。再讓學生互相說一說,檢查對錯。個別學生說不完整,可由教師領(lǐng)說、學生再說。
第二層:教師根據(jù)學生形象的思維過程,設(shè)計好板書,為學生提供思維圖式(9+3=12,3分解成1和2,1與9相加得10,10與2相加得12),學生看著思維圖式,完整的敘述計算。使學生由形象思維活動逐漸過渡到簡縮的思維活動過程。
第三層:脫離各種模式,借助表象進行思維。讓學生看到“9+3”就能說出得數(shù)和計算算理。再舉一反三的讓學生說說“9+5”“9+7”“9+8”的算法,通過教師的語言示范,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敢說、說好的習慣,學生的表達能力一定會提高。
三、聽、說相結(jié)合,使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
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如何引導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是聽說教學的關(guān)鍵?!奥牎笔侨藗冞M行交際最基本的形式,學生要學會說必須過好“聽”這一關(guān),而“說”是一個復雜的實踐活動過程。再如:在教學“有幾支鉛筆”時,可分三個層次進行訓練。
第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教師示范先拿出2支鉛筆,再拿出3支鉛筆,一共有5支鉛筆。教師把關(guān)鍵詞“先……再……一共……”板書在黑板上,這樣便于學生引導說出3句完整的話。說話的形勢可以形式多樣。目的是能把這3句話聲音宏亮驕傲的說的出來。
第二:引導學生把一共有5支鉛筆,改成一句問話。也就是一共有幾支鉛筆?
第三:引導學生完整的說兩句話,把一個問題連起來說。即:先拿出2支鉛筆,再拿出3支鉛筆,一共有幾支鉛筆?
心理學認為: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nèi)核”,兩者相互依存。數(shù)學語言的培養(yǎng)是教學工作中一項長期的任務,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時機,適時為學生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對學生注重數(shù)學語言的培養(yǎng)和訓練,尤其要重視低年級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知識和數(shù)學的思想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循循善誘,使學生養(yǎng)成科學使用數(shù)學語言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