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摘要】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廣泛應用,為語文教學改革提出了一種新的模式,把整個語文教學過程變成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發(fā)現(xiàn)、合作交流”的過程創(chuàng)造了廣闊的天空,給教育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只要有度講究趣味性、有機運用直觀性、有力把握啟發(fā)性、有意張揚拓展性、有心突出創(chuàng)新性的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就會收到意想不到教學效果。
【關鍵詞】講究趣味 運用直觀 把握啟發(fā) 張揚拓展 突出創(chuàng)新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取得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直是廣大語文教師凝神思考、孜孜追求的目標。而其中的關鍵是選擇恰當?shù)慕虒W手段促使課堂教學內容、方法的最優(yōu)化。實踐證明運用多媒體手段,充分發(fā)揮其教學功能,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的有效方法之一。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引進多媒體技術,把聲、像、圖、文、情境與聽、說、讀、寫有機結合起來,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能使課堂教學變得更為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經過這幾年的實踐探索,我認為,小學語文課采用多媒體教學應遵循五項原則。
一、有度講究趣味性原則
采用多媒體上語文課,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趣味性強是它的明顯特征,豐富的畫面、美妙的音樂可以將傳統(tǒng)教學中無法展示的東西栩栩如生地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盡情地欣賞千姿百態(tài)的四時風光,如臨其境地聆聽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響,從而增添無窮的趣味,刺激學生的各種器官,寓教于樂,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F(xiàn)代心理學告訴我們:“新奇、多變的事物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采用了新穎的方法,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p>
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多媒體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觀性、生動性,通過圖文、動畫、音響及色彩等形式,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刺激學生的感官,實現(xiàn)多渠道信息傳遞,加強學生對知識感知的鮮明度,從而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自覺自主地參與學習活動。
二、有機運用直觀性原則。
直觀,是多媒體的優(yōu)勢。將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和視頻等多種媒體集成在一起,使純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內容變成形、聲結合的畫面圖式,使抽象的、靜態(tài)的審美對象活躍成為具體的、動態(tài)的畫面,從而使抽象的語言文字化為學生的直觀感覺。有些平時不易看到或接觸到的東西,用多媒體展示,更方便學生了解。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我們可以把簡單的文字說明變成一幅幅生動的圖片展現(xiàn)于學生面前。像《爬山虎的腳》一課教學,可以讓學生配樂朗讀課文,分析課文時,再出示爬山虎長長藤蔓、細絲樣根須、不同時段葉片顏色的特寫投影圖片,由學生仔細觀察后講出爬山虎的特點,引導學生從小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再如有一位教師在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時,首先精心布置了教室:講臺上端放著兩盆碧綠的萬年青;黑板上方正中,懸掛著周總理的遺像,遺像上披著黑紗;學生的課桌上放著每人精心制作的小白花。教室里充滿了莊嚴、肅穆的氣氛。
考慮到課文所產生的歷史背景與學生所處時代有一定的差距,單憑教師講述很難喚起他們的感情共鳴,引起他們的思想認同。于是我在課堂教學中,選擇了首都人民在長安街上送總理的實況錄像,將課文內容用字幕顯示在錄像下面,再配上哀樂,先讓學生邊看邊聽教師范讀,使他們沉浸在對周恩來總理的沉痛緬懷追憶中。整個音樂、文字、聲音、畫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場,真正營造了一個可感、可知的情境,讓人如臨其境,心靈受到難以言狀的震顫,從而被悲痛欲絕的送別場面所深深吸引與感動。然后我再讓學生們在用畫面、文字、背景音樂集合而形成的情境氛圍中,一邊看錄像、一邊自己讀課文。由于之前的鋪墊,氣氛的渲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無需老師多加講解,竟能把對周總理的無限哀思與敬佩之情讀得淋漓盡致。當讀到“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約而同地站直了身體,摘下帽子,眼睜睜地望著靈車,哭泣著,顧不得擦去腮邊的淚水?!薄叭欢裉?,他靜靜地躺在靈車里,越去越遠,和我們永別了!”等句子時,許多同學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這堂課,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技術,把聲音、圖像、文字有機地結合起來,圖文并茂,聲情兼?zhèn)?,對于學生來說不管是語言的發(fā)展,思維的訓練,還是熱愛、懷念周總理的情感都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三、有心突出創(chuàng)新性原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xiàn)實,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边@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將靜態(tài)的教學材料變得鮮活而富有生命力。語言文字不是單純的符號系統(tǒng),而是一個民族認識世界、闡釋世界的意義體系和價值體系,它與深厚的民族文化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語文課件的制作不宜與數(shù)學、藝術等課相比,講究動畫、插圖的數(shù)量與美觀,而要注重聽、說、讀、寫的訓練,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認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個性、靈氣等。采用多媒體,就要讓它豐富的表現(xiàn)力引發(fā)學生無限的遐想,激發(fā)學生無窮的聯(lián)想,思維高度活躍而引發(fā)創(chuàng)新的火花,激發(fā)主動探究的欲望。
如有一位教師在教《秋天到了》時,針對低年段學生的訓練重點,我在處理教材時把注意力放在了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上,但如何才能使學生想說、樂說、能說、會說呢?首先就要使他們有內容可說,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有全面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官,才能激發(fā)想象力,使他們在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下自主、積極地學習。
由上可觀,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確有它獨具的優(yōu)勢,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也將愈來愈廣泛地被應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中,它為教學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極為廣闊的前景,也對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體教學是一個全新的課題,需要我們努力去探索,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進與積累,并隨時用先進的教育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新世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