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祥紅
摘要:污水管道在給排水工程中應用十分廣泛,本文簡要闡述了市政污水管道結構設計要點。為設計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參考作用。
關鍵詞:污水管道;結構設計
一、引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城市化步伐不斷加快,市政污水管網工程迅猛發(fā)展。近年來,城鎮(zhèn)環(huán)境整治力度加大,污水處理廠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污水管網工程隨之增多。在老城區(qū),進行雨污分流改造時,地下管網極其復雜,距離地面構筑物很近;污水管網路線長,高低曲折,地形、地質情況復雜多變,因此,要做到方案合理,經濟高效,設計人員應具有豐富的經驗。
二、基礎資料收集
一般來說,管網工程設計開始前應該要有電子版地形圖,需要管線位置的地質勘探報告。過河管道時要有河道斷面測量圖,過道路時要有其他地下管線圖等資料。市政污水管道工程一般覆蓋面較大,設計人員應該親臨現(xiàn)場踏勘,了解管道鋪設總體情況。例如管道過河流,公路,鐵路等復雜障礙物設計還需通過專門部門的評審。
三、污水管道結構特性
污水管道的結構設計應包括管體、管座及連接構造,對埋地管道,尚應包括管周各部位回填土的密實度設計要求。對管道結構內力分析,均應按彈性體系計算,不考慮由非彈性變形所引起的塑性內力重分布。
一般來說,工藝上污水管道分為壓力管和重力管。污水管通常埋地較深,多半采用重力管,導虹管或者通過泵房提升的污水管是有壓管,但是壓力較小,管材還是受外壓為主。按照管道的受力和變形特點將管道分為剛性管與柔性管。根據(jù)公式αs=EpEd(tro)3[1](各參數(shù)詳見規(guī)范),αS≥1是剛性管,<1是柔性管。剛性管變形小,柔性管變形大,管材延伸性能好。剛性管道以裂縫允許值控制,柔性管則以變形允許值控制。
剛性管材有鋼筋混凝土管(RCP)、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PCP)、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PCCP)、灰口鑄鐵管等。常用柔性管材有塑料類管材、鋼管和球墨鑄鐵管。
管道的接口從性能上分為柔性接口和剛性接口。剛性接口屬于固接連接,其接頭部位的相鄰管端不能產生轉角和伸縮。柔性接口屬于可動連接,其接頭部位的相鄰管端與管軸線可有小量的轉角和伸縮。剛性接口有鋼筋混凝土套環(huán)、焊接、法蘭連接、套筒連接等。柔性接口有承插式、企口式、卡箍連接等。柔性接口一般內置橡膠圈止水,防滲漏效果好,但是成本高,剛性接口價格低,管道接口容易開裂滲漏,而且施工工期長。
污水管(重力管)采用較多的是鋼筋混凝土管、塑料管和玻璃鋼管。普通鋼筋混凝土管價格便宜,受力性能好,耐腐蝕性能一般,但是接口容易滲漏。塑料管主要有HDPE管、PE管UPVC管等。塑料管自重輕、運輸安裝方便,接口少,安裝效率高,但是屬于脆性材料,耐腐蝕較差,由于污水管設計對環(huán)境要求很高,一旦滲漏,很難處理,所以不推薦使用。球墨鑄鐵管強度高,內外涂抹防腐材料,性能好,近年來被廣泛采用。
埋地鋼筋混凝土管遇到軟土地基時,地基變形會導致接口開裂滲漏,應配設置鋼筋混凝土基礎,減小管道變形。
實際工程中,當污水管道遇到河流、鐵路、橋梁等障礙物時,設計人員還應留出預埋管道與已有構筑物的安全距離,避讓已有構筑物基礎,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重要河流應不影響航道通航要求,穿越鐵路時應經過地鐵主管部門組織的審查。
四、污水管道施工方法
污水管的施工方法一般根據(jù)管道埋深、土層情況、現(xiàn)狀地形等條件來確定。污水管道施工方法有開挖施工,頂管,牽引管,小管徑頂管。
(一)開挖施工
當施工場地以無障礙物,溝槽深度在一般在4米以內,可選用開挖施工。開挖施工一般成本較低,施工工期較短?;娱_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開挖溝槽時需采取切實可行的基坑支護措施確保邊坡穩(wěn)定,通常采用鋼板樁支護。溝槽開挖應確保溝底土層不受擾動,且不得超挖,人工清底。溝槽開挖完畢后必須經有關人員驗槽后方可繼續(xù)施工。施工中遇管道交叉時需采取有效保護措施確保交叉管安全。
開挖后對管道周邊的回填設計至關重要。鋼筋混凝土管回填采用粘土、粉質粘土,土中不得含有機物。鋼筋混凝土管管道溝槽回填的壓實作業(yè)應符合下列要求[2]:回填壓實應逐層進行,且不得損傷管道;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500mm范圍內胸腔夯實,應采用輕型壓實機具,管道兩側壓實面的高差不應超過300mm。壓實時,管道兩側應對稱進行,且不得使管道位移或損傷。分段回填壓實時,相鄰段的接茬應呈臺階形,且不得漏夯。采用壓路機時,碾壓的重疊寬度不得小于200mm。塑料管管頂以下及管頂以上500范圍內回填中粗砂,管頂500以上非道路下回填粘性土,道路下同道路材料要求。塑料管回填作業(y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回填前,檢查管道有無損傷或變形,有損傷的管道應修復或更換。管道半徑以下回填時應采取防止管道上浮、位移的措施。溝槽回填從管底基礎部位開始到管頂以上500mm范圍內,必須采用人工回填,管頂500mm以上部位,可用機械從管道軸線兩側同時夯實,每層回填高度應不大于200mm。
(二)頂管法
頂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內借助于頂進設備產生的頂力,克服管道與周圍土壤的摩擦力,將管道按設計的坡度頂入土中,并將土方運走。一節(jié)管子完成頂入土層之后,再下第二節(jié)管子繼續(xù)頂進。頂在長距離頂進過程中,當頂進阻力超過容許總頂力時,無法一次達到頂進距離時,須設置中繼間分段接力頂進。頂管施工屬于非開挖施工,對環(huán)境和交通影響減小,適用于管道埋深較大的情況。頂管施工對土層要求不高,一般情況均可適用。頂管管道材料主要有鋼筋混凝土管、鋼管、玻璃鋼管等,管徑一般要求不小于800mm。
頂管穿越鐵路、公路、河道等管道施工障礙時,可以采用混凝土管套塑料管雙管頂進方法。兩種管道之間在施工以后壓注水泥砂漿填充。
(三)牽引管法
牽引管施工,先采用鉆孔機鉆導向孔,洞通后再裝上擴孔機具進行擴孔,反復擴孔后達到孔徑要求,擴孔不大于1.5倍管徑,再將管道與鉆桿連接,回拖管道到預定位置。管道就位后采用水泥砂漿進行壓力灌漿處理, 牽引法施工拖管完成后,兩端廢棄的引導孔道應壓注水泥砂漿填實。牽引管施工對地表干擾小,因此具有較高的社會經濟效應。牽引管管材主要采用實壁PE管、鋼管,管徑一般不大于600mm,對土質要求稍高,碎石土中不宜采用。
(四)小型頂管法
小型頂管法與牽引管施工類似,在管道兩端開挖一個工作坑和一個接收坑,在工作坑里面采用螺旋桿鉆孔,然后擴孔,孔洞形成后采用頂管將管道頂進洞內,管道施工后要求對管外空隙采用水泥砂漿進行壓力灌漿處理。
五、建議
近年來,污水管道結構設計往往不被重視,管道隨意鋪設,回填不合格,野蠻施工等,造成了路面塌陷,附近構筑物開裂等嚴重問題。管道工程看似簡單,但是作為結構設計人員,應該具有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和豐富的設計經驗。(作者單位: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GB 50332-2002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guī)范 [S]
[2]GB 50268-2008給水排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規(guī)范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