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茜
陽臺上的牽牛花開得正旺,與火紅的三角梅一起相互映襯,新鮮動人。春天來了,沉悶了一個冬天的情緒,需要在陽光下釋放、表達,于是就有了文學。
由于一個沒來由的故事,一棵草原上怒放著的不知名的花朵,起了諸多幻想,圓滿了這個故事。又為這花朵起了表露心意的恰當?shù)拿?,悟到了故事的真諦、花朵生命的意義,并為講述這個故事、描繪這朵小花的形態(tài),動了感情,使這個故事或者這樸素堅強的花朵含了人的情義,這同樣也是文學。
當這些文學作品,供人閱讀,使閱讀的人生出許多感悟,與寫作者產(chǎn)生同樣的思想,或者是更為精深的理論,要與人分享,便又有了指導人們行為、方向,反映人類思想的哲學書籍、史學經(jīng)典、人文科學。于是,哲學、歷史、文化、文學、藝術由此延展,組成浩大的精神空間,提供給人營養(yǎng)。
讀書是一件優(yōu)雅的事,一件高尚的事。但如果讀書的時候不會用自己的頭腦思考,不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缺乏獨立的思辨、應用能力,那么讀書就成了重復他人思想活動的行為,充其量是一種淺薄的模仿。
人的精力十分有限,而圖書浩如煙海,茫茫無邊。讀書只能讀很小的一部分,而這一小部分,是要嚴格保證質(zhì)量的。或者根據(jù)自己的專業(yè)和特點選擇,或者選擇有品質(zhì)的圖書。在五花八門的圖書中,無聊、邪惡、骯臟、沽名釣譽之作,充斥各處,為害社會。浪費讀者的時間、金錢和精神,使人不能成為一個靈魂高尚、精神清潔的人。
什么樣的圖書,開卷有益,有著長久的生命力呢?
無論何時何代,都存在兩種寫作,一種是真實的。寫真實生活,有真實情感,純粹為了表述胸臆,為了文學的寫作;一種是貌似文學,實則虛偽、鼓噪、追名逐利、喧囂過度的寫作。
閱讀真實的作品,能體會作者思想活動的精華,如果讀偉大作家的作品,還可以悟出比作家本人的思想生活更為豐富的內(nèi)容,并通過思考領會高級的精神文化,使自己漸漸達到超越自己的境地。
富貴榮華為庸碌之輩所享受,他們大多無暇讀書、無暇思考、醉生夢死。世界上光耀史冊、名垂千古的大文豪、大思想家卻大多受到虐待,遭災殉難。生前除了極少數(shù)人,多不曾被賞識和關心,常常流離顛沛,貧寒疾苦。然,高貴的思想者和創(chuàng)造者總是在不屈不饒、頑強努力中奮斗。讀這樣的作家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又怎能不如飲清冽之泉水,超逸、清凈、優(yōu)美,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
書的品質(zhì)是人的品質(zhì),是天地之大道,是把圓滿的東西分了給不夠圓滿的東西。世界上最柔軟的東西是仁慈、仁慈。假如再有神的照耀,以珍珠換瑪瑙;假如有生命沖動,情感的安頓,就會照亮人間黑暗。這一切,都在書里。讀書吧,它會使你的內(nèi)心得到安寧。
(作者系青海作家)